◎文/楊璞
床桌椅高低準則
◎文/楊璞
“其寢寐床榻,不須高廣。比常之制,三分減一。低,則易于升降;狹,則不容漫風。”這段話出自北宋陳直所著的老年養生專著《養老奉親書》,這里提出了老年人睡覺的床榻高與寬的設置問題。
“比常之制,三分減一”,簡單地說就是比我們平時睡的床鋪低三分之一。為什么呢?就是便于上下床,預防老年朋友下床的時候由于重心不穩而導致摔跤。具體一點說,老人床的適宜高度應該為40~50厘米。由于人的身高不一,以床高度到達老年人膝蓋稍上方為宜。
老年人床的寬窄也有講究,《養老奉親書》中提到“狹,則不容漫風”。我們不提倡晚上睡覺把臥室門窗關得嚴嚴的,這樣不利于空氣流通,但是晚上風吹進來老人還是容易受涼。稍窄一點的床鋪睡起來更利于保暖,但是不能太窄,如果睡床過窄,勢必擠壓束縛身體,影響血液流通。一般床的寬度要比老人平躺時寬30~40厘米為宜。
此外,老年朋友們用的桌子也應該稍低一點,尤其是閱讀的時候需要老花鏡的老年朋友。書桌稍低,閱讀起來會比較方便。與老人床鋪高度“三分減一”所不同的是,老人坐的椅子不能太低,否則不僅從椅子上起來時比較困難,甚至易摔跤,而且坐得太低,也影響老人腿部的血液循環。一般高度以基本與老人坐下時膝蓋平齊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