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水
承上啟下—2015年陸軍武器裝備發展
春 水

陸軍是軍隊中最古老的軍種,幾乎自人類社會出現戰爭,陸軍就開始存在。雖然歷經風雨,但是陸軍隨著軍事科技的進步和人類社會的發展,在軍事變革中不斷適應新的形勢,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和舉足輕重的地位。
時間如白駒過隙。即將過去的2015年雖然只是陸軍漫漫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但是不乏讓人眼前一亮的武器裝備出現。

“艦隊”主戰坦克
2015年,三場國家閱兵式備受矚目: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朝鮮勞動黨建黨70周年閱兵。閱兵是一國展示武器裝備的重要窗口,在這三場規模宏大的閱兵上,三國都展示了大量陸軍新型武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世界陸軍武器裝備發展的特點和趨勢。
坦克是陸軍重要的突擊武器,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它在正規陸戰中的主體地位仍不可動搖。多種新技術的運用延長了坦克的生命周期,使之可以應對越來越復雜的未來戰場環境。俄羅斯在閱兵上展出的“艦隊”是坦克家族中的明星,成為絕對的焦點。

T-15重型步兵戰車
“艦隊”是俄羅斯烏拉爾機車車輛廠在“艦隊”通用重型裝甲平臺基礎上研制的第四代主戰坦克,最大亮點是采用了無人炮塔布局,可搭載3名乘員的乘員艙設在車體內部,乘員艙前置,動力艙后置,這種革命性的設計顯著增強了坦克和乘員的生存能力。“艦隊”的主要武器是1門2A82-1M 125毫米滑膛炮,彈藥基數45發,配備自動裝彈機。從炮塔上方的車長周視瞄準鏡、炮長瞄準鏡、相控陣雷達等設備來看,該坦克配備了先進的火控系統,具有很強的態勢感知能力和射擊精度。在防護性能方面,“艦隊”采用金屬、陶瓷和復合材料制成的復合裝甲,可加掛爆炸反應裝甲從而增加被動防護能力;主動防護系統是一大看點,配備的“阿富汗尼特”主動防護系統可發射攔截彈,攔截反坦克導彈和火箭彈等。
在T-90坦克上修修補補多年的俄羅斯坦克工業終于拿出了一件跳出窠臼的作品—“艦隊”主戰坦克,無人炮塔、毫米波相控陣雷達、主動防護系統等一系列新技術都是在以往坦克上難以見到的東西。
當前,各國對“何為第四代主戰坦克?”尚未達成明確共識,因此“艦隊”露面后關于其定位一直是爭論的重點。但是,不置可否的是,“艦隊”的許多技術已經體現出第四代坦克的特點,對坦克的未來發展可能會產生深遠甚至革命性的影響。
步兵戰車是主戰坦克的黃金搭檔,2015年,俄羅斯閱兵上展出的T-15重型步兵戰車掀起了重型步兵戰車話題的討論。提到重型步兵戰車,以色列“阿奇扎里特”重型步兵戰車家喻戶曉。這款由T-55坦克改裝而來的重型步兵戰車的最大特點是“皮糙肉厚”,許多反坦克武器都拿它毫無辦法。反恐戰爭、低烈度武裝沖突等戰爭形式讓以往針對常規戰爭設計的步兵戰車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況,主要體現為防護能力無法滿足要求。重型步兵戰車的設計將防護放在首位,防護水平甚至達到主戰坦克的水平,可為乘員提供前所未有的防護。目前,除以色列和俄羅斯外,美國的新一代步兵戰車AGV也傾向采用重型步兵戰車的設計,這意味著未來步兵戰車重型化是一大趨勢。

朝鮮新型300毫米多管火箭炮
作為“戰爭之神”的火炮一直是各國陸軍武器裝備發展的重點。2015年,俄羅斯的“聯盟”SV自行加榴炮和朝鮮的新型300毫米多管火箭炮首次露面。“聯盟”SV自行加榴炮的最大亮點是采用全自動裝填的無人炮塔,可有效提高火炮射速和火力打擊密度。由于該炮配備了自動化的火控和觀測系統,整個系統乘員僅為3人(1名駕駛員和2名火炮操作人員),自動化程度非常高,被稱為是繼美國“十字軍戰士”之后出現的全新概念自行火炮。
朝鮮新型300毫米多管火箭炮是朝鮮半島上最神秘的武器,雖然頻繁試驗,但始終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在10月10日的朝鮮閱兵上,神秘的新型300毫米多管火箭炮終于一展真容。從照片上看,它采用了與M-1991多管火箭炮相同的羅馬尼亞DAC型6×6卡車底盤,每門火箭炮配有8個定向器。大口徑多管火箭炮是近年來各國陸軍遠程火力武器發展的一個重點,具有射程遠、威力大等優點,是陸軍遠程火力打擊的利器。根據韓國媒體報道,朝鮮新型300毫米多管火箭炮配備了制導火箭彈,朝鮮官方媒體近年也多次提到超精密化戰術火箭彈的試射消息。制導化是當下遠程多管火箭炮重要的發展趨勢,以適應未來戰爭和滿足陸軍對精確制導彈藥日益旺盛的需求。
多管火箭炮是陸軍遠程精確打擊的給力武器,而多用途反坦克導彈的拿手好戲是近程精確打擊。俄羅斯閱兵上出現的多用途反坦克導彈系統名為“短號”-D,裝在“虎”式高機動輪式裝甲車上,每輛車配備了2個升降式的導彈發射架,每個發射架集成了4聯裝導彈發射裝置和光電搜索系統,能同時對2個目標進行打擊,最大射程8~10千米,可攻擊低速空中目標、坦克、工事等,具有很強的多用途能力。

V-280傾轉旋翼機
中俄朝三國閱兵展示了許多先進陸軍武器裝備,但不可能囊括全部,因此有必要欣賞一下閱兵之外備受矚目的陸軍武器裝備。
9月,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陸軍V-280“勇士”傾轉旋翼機機體開始建造,不久的將來,美國陸軍將迎來一種全新的飛行器。傾轉旋翼機是一種將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的特點融為一體的新型飛行器。與直升機相比,傾轉旋翼機具有飛行速度快、飛行航程遠等優點。以美國著名的CH-46D直升機為例,其最大巡航速度為268千米/小時,航程僅為366千米,而傾轉旋翼機的最大巡航速度一般超過500千米/小時,航程超過1000千米。此外,傾轉旋翼機還具有與直升機不相上下的垂直起降性能。
V-280傾轉旋翼機是貝爾直升機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聯合研制的第三代傾轉旋翼機,是為美國陸軍“未來直升機”計劃專門打造的機型。貝爾直升機公司宣布,V-280第三代傾轉旋翼機設計方案已被美國陸軍聯合多功能技術驗證機項目選中。V-280的外觀有點類似CH-60“黑鷹”直升機和V-22“魚鷹”的結合體。盡管采用和V-22一樣的傾轉旋翼構型,但是V-280的定位卻并不是V-22的替代者,而是作為美國陸軍“未來直升機”計劃的一部分。V-280在低速靈活性、機動過載、燃油效率等各方面都大大優于V-22,并且航程更遠,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目前,傾轉旋翼機已經成為陸軍新型飛行器發展的一個熱門,意大利、中國等都在航展上展出了各自的傾轉旋翼機計劃。
除了傾轉旋翼機,巡飛彈在2015年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武器。英國媒體報道稱,英國陸軍正在進一步完善“火影”巡飛彈,以提高陸軍的精確打擊能力。巡飛彈是一種能夠在目標區上空巡弋飛行、待機執行多種任務的新概念彈藥,是先進無人機技術、常規彈藥技術和巡航導彈技術融合的產物,既有導彈的許多特點,也有無人機技術的許多特征。巡飛彈一次性使用的特性決定了其具有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的特征。作為一種高新技術的集成物,它涉及小型低推力長航時動力技術、制導控制技術等多個高新技術領域。“火影”巡飛彈可配用殺爆戰斗部、侵徹戰斗部等多種類型的高毀傷目標先進戰斗部,其彈體前端配備了光電探測系統,在具備較強的戰場偵察監視能力的同時,還具有一定的目標打擊能力。“火影”巡飛彈采用全球定位系統/慣性制導技術進行飛行中段導航,能夠確保其順利進入預定目標區。

“火影”巡飛彈
大部分武器裝備都是在一定軍事戰略和建軍目標的指導下出現的。進入21世紀后,在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轉變的大背景下,各軍事大國都提出了新的陸軍建軍目標和裝備發展思路。以美國為例,2014年發布“2025年部隊”發展構想,目標是構建一種分布式一體化,更精干、更敏捷、更具殺傷力與遠程作戰能力的陸軍部隊,能更好地為聯合作戰做準備,更有效地應對所謂的“反介入/區域拒止”的威脅。為達到“2025年部隊”的構想,美國將賽博戰、機器人(包括有人和無人空地協同)、傾轉旋翼機、高超音速武器等武器裝備作為未來武器發展的重點。
網絡化受到重視未來的信息化戰爭是高技術、非線性、非對稱的體系對抗,呈現出空間多維化等特點。為適應信息化的要求,各國陸軍越來越重視陸軍武器裝備的網絡化。網絡化基于軍事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將信息源、數據庫、信息庫、數據傳輸網絡、信息應用系統以及信息化作戰平臺的“軟硬”攻防和對抗系統等有機融合在一起,所有平臺通過網絡平臺連為一體,體系作戰能力依賴于體系中所有節點的協同配合。近年來,美國陸軍確定戰術通信網絡是其當前現代化建設的重中之重,認為未來每名分隊作戰人員和每個作戰平臺都應聯接戰術通信網絡,具備接入和分發信息的能力,以獲得作戰優勢。
隱身化是趨勢隱身技術可以大大提高陸軍武器裝備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被認為是21世紀武器廣泛采用的重要技術之一,陸軍武器要想在越來越透明化的戰場中提高生存能力,采用隱身技術可以說是大勢所趨。目前,隱身技術的內容主要包括雷達隱身、紅外隱身、可見光和聲隱身等。2015年首次亮相的“艦隊”主戰坦克就采用了隱身設計。隱身坦克將外形隱身和材料隱身兩方面作為主要著力點。在雷達隱身方面,采用可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的外形設計,雷達隱身涂料和材料的使用進一步降低了其雷達散射截面;在紅外隱身方面,運用隔熱措施和隱身材料降低了坦克紅外輻射。此外,坦克聲隱身也獲得了重視。從目前出現的隱身陸軍武器裝備來看,其隱身化的著力點也主要集中于上述幾個隱身技術內容,但由于陸軍武器作戰環境的特殊性,紅外隱身和可見光隱身被放到更重要的位置。
智能化和無人化在“非接觸”和“零傷亡”等作戰理論的牽引和信息技術的推動下,陸軍武器裝備的智能化和無人化程度不斷提高。智能化是指武器裝備具備人工智能程度的提高,武器具備“思考”能力,能夠自主作戰。智能化技術推動著武器無人化的發展。無人機和無人地面車輛等陸軍無人化裝備已在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的巡邏、掃雷排爆和后勤保障等重要戰術領域發揮作用,并正在迅速向武裝攻擊型發展。2015年,美國陸軍無人化裝備達到裝備總數的1/3,未來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無人化武器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戰場上,無人機、機器騾子、機器人等等都是智能技術和無人技術發展的結果。智能化和無人化武器裝備的發展帶來的最大好處是減少了軍事行動中的人員傷亡,減輕了人員的負擔。
責任編輯:葛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