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示未來科技的早期明信片
文/李忠東
明信片是一種不用信封就可以直接投寄的載有信息的卡片,投寄時必須貼有郵票。它的正面為信封的格式,反面具有信箋的作用。優點是不用信封,缺點是篇幅小而無隱密性。明信片的問世,距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據史籍記載,1865年10月,一位德國畫家的朋友準備結婚,他在硬卡紙上畫了一幅極為精美的畫,打算作為紀念品寄給對方。但是郵局出售的信封無法將畫片裝下。這時郵局的一位工作人員建議畫家將收件人地址和姓名等一起寫在畫片背面寄出,幾天后沒有信封的畫片寄到了朋友手里。就這樣,世界上第一張自制明信片誕生了。1869年,奧地利成為世界上最早發行明信片的國家。由于使用簡便,郵資便宜,頗受歡迎,僅3個月就投寄了300多萬張。緊接著德國、英國、美國、法國和瑞士等國的明信片也相繼問世。時至今日,明信片已成為人們愛不釋手的一種文化用品,被許多愛好者收藏。
人類總是對未來充滿無盡的想象,正是這種想象力帶來了創新并推動了整個世界的進步,這點在明信片上得到了充分地體現。1899年到1910年期間,法國藝術家讓·馬克·科特等人繪制了一系列預測“2000年生活”的彩色明信片,內容是幻想巴黎等城市在2000年的生活景象。這套名為《在2000年》(En L’An 2000)的系列明信片曾在法國廣泛流傳,一共有87款不同的圖案。第一批是專門為1900年巴黎世博會繪制的,并在會展期間被裝入香煙盒中分發給來賓,結果大受歡迎。
該系列明信片中的內容豐富多彩,離奇驚人,充滿創意,其中不乏尚待研究和利用的大膽設想。有的出現背后長有翅膀的消費隊員、警察和罪犯,有的展示了郵遞員騎著會飛的自行車在空中送信的場景,有的表達了對21世紀理發方法的猜想,只需要操控一系列杠桿和按鈕就能夠為顧客剪出滿意的發型。另一組明信片則傳遞了大部分法國人21世紀的休閑時光是在海底度過的信息,如在海底騎海馬,或者潛伏在水下捕捉接近水面的海鷗。
也許有人可能會認為,100年前生活在充滿煙霧和使用蒸汽動力機械的城里人,幾乎無法想象我們今天的現代世界。然而,由藝術家繪制的老明信片卻有先見之明——我們生活的21世紀并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么神奇。雖然一些離奇預測至今尚未實現,比如會飛的消防員、水下門球、由藍鯨拉動的水下觀光車等,但是一些創意卻得以通過某種方式實現,像真空吸塵器、“會說話的報紙”(類似于廣播)、視頻電話和大型潛艇等,令人深感震驚。
這些明信片的主人艾德·弗萊斯表示,總的來講,19世紀的人們在探索未來科技方面確實做得很不錯,但他們的想象力卻受到了身處時代的局限。藝術家們似乎都認為當時的時尚潮流不會改變,所以明信片中所有的人物在2000年時依然穿著19世紀的服飾。弗萊斯是微軟游戲機Xbox的創始人之一,在離開微軟的10年里一直都在從事名為“隨機收集未來”的工程,曾為多家公司出謀劃策,涉及3D打印、感測空間深度的照相機和閱讀腦電波的耳機等領域。2014年5月初,他在舊金山舉行的“神經游戲研討會”上展示了這些自己情有獨鐘的明信片。“改變未來的人需要有瘋狂的想法,并且不懈追隨。”他指出,“這就是我為什么喜歡和怪人在一起的原因。比如參加‘神經游戲研討會’,這里很可能就有人會改變世界。”
下面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通過13種老明信片回味19世紀的藝術家對21世紀的預測和期盼。

使用的簡易的分離式投影設備、手持聽筒的簡易電影

利用投影的方式來實現的可視電話

充滿緊張氣氛的辦案場景,警方用X光監控器辦案

通過電線將書本知識傳送到學生腦中,老師將不在課堂上教學生

看起來頗像化學實驗室的現代廚房

洗地機洗刷地面

理發師通過操縱一個同時裝有不同理發工具的機器為客人服務

超前的機械化農耕場面,使農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利用機器加速雞蛋變成小雞的孵化過程

把車和房巧妙結合的設計初露端倪

救火員用用形似翅膀的個人飛行裝備在空中滅火救人

人們通過氣球和踏板在水上站立和行走

依靠鯨魚的力量帶動公交車在水下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