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冬冬
(渤海大學經法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由于國際與國內環境變化莫測工業經濟面臨著風險和挑戰,就目前來看,遼寧省工業經濟處于平穩持續發展中,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近些年工業經濟和國際市場的變化莫測,已經顯示出遼寧省工業經濟競爭力不足的跡象。因此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必須邁入一個新的階段,必須緊隨世界國際市場步伐。提高遼寧省工業經濟在國內市場甚至世界的整體地位。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要從工業結構,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等方面抓起,保質保量的穩抓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過程,加快實現遼寧工業經濟強大的未來展望[1]。
現今工業經濟環境呈現新趨勢[1]。全國正處在大發展大改革的調整中,遼寧省工業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上,有著很好的機會,但是也有著艱巨的挑戰,國際工業經濟給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帶來深刻影響不容忽視[2],雖然遼寧有著面對工業轉型升級有著優勢,但經過隨機抽取城市進行對比,數據表明,遼寧省在全國經濟發展還有一定差距,工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從表格中我們不難看出,遼寧雖然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是生產總值相比其他城市,并不理想,面對全國經濟,遼寧工業轉型升級面臨怎樣的形勢呢。
經科學調查現在的市場供求在發展著變化,“供不應求”在向著“供大于求”方向發展,產業競爭大大加劇,并且我國經濟也在向著“全球化經濟模式”轉變。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戰略,提高了全球國際和全國市場資源的配置能力,雖然為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帶來了新機遇,但在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和升級過程仍然存在諸多復雜因素,如資源、能源、市場、科技等一些類因素,目前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和升級伴隨著一定的挑戰[3]。
由于國際市場對中國工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工業經濟發展方向必須指向新興行業,加速了全國新起行業的發展。遼寧省新起行業已取得了一定突破,把握了新機遇,加強戰略規劃,有一定的可能在全國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贏得優勢。搶占新興科技和產業發展至高點日益激烈,如果應對不當,延誤時機,將拉開遼寧省與全國工業新興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差距。
隨著科技信息技術和先進生產技術的融合。柔性生產、虛擬生產成為全國工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全國經常形成新格局,客觀上為遼寧省利用全國要素資源,提高遼寧省工業經濟競爭創造了條件。但遼寧省工業經濟在全國工業地位的任務十分艱巨,落后的生產方式拖累著遼寧省工業經濟的轉型升級腳步。
在工業經濟發展中,不僅僅要注重外銷,其次也應該加強內需,內需能力將成為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之一,遼寧省在這方面還有欠缺,所以造成了資源浪費,但在提高內需的過程中生產成本、人力、物力、材料的提高也為遼寧省工業轉型升級帶來了壓力和制約。
信息化和工業化發展方式成為經濟發展內在動力,協作發展開拓市場,加大了遼寧省對外工業經濟技術的交流,遼寧省工業經濟體系不斷完善,遼寧省的經濟活力日益增強。但遼寧省信息化和工業化仍然和一些一線城市有較大差距,遼寧省工業經濟仍處在完善階段,經濟增長內動力有些不足,遼寧省工業經濟科學發展仍然需要一個過程。
全國工業提出能源節約、綠色發展、減少排放、淘汰落后技術等一系列節能環保、新能源等發展要求。但由于遼寧省工業長期處于粗放式發展中,遼寧工業能源消耗大,排放量扔存在問題。現我國原油、鐵礦、鋁礦、銅礦等資源稀缺,資源的剛性需求上升,生態環境約束加劇,對遼寧省工業轉型升級發展形成了 “倒逼機制”[4]。
遼寧省工業轉型升級,應堅持走特色新型工業,開發新型技術,促進科學生產,有效保障戰略性發展遼寧省工業轉型升級,實現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可行性,著重提高遼寧省工業創新能力。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應首先從思維進行轉變,產業模式轉型,路徑轉變等方面實施,是一個戰略性、全局性、系統性的過程。
遼寧省想要正確實施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應當注重增長、結構、質量、效益和環境的保護與安全生產。不能盲目生產,最終導致產業失衡,要保證提高工業經濟附加值為突破口,優化投入和供給結構,提高工業整體素質,強化企業安全保障,提升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質量為最終目的。
突破產業制約、優化核心技術、增強產業競爭能力、完善產業制度是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企業生產力代表著競爭強度,增強產品開發能力和企業品牌,戰略性發展新興行業,將實現加速遼寧省工業轉型升級的轉變。
制定完整的激勵與制約機制,應用科學節能先進排放技術,推廣環保生產。改善工業經濟環境循環,加強資源利用,保障安全生產建設,向綠色環保、安全轉變。
在科技日益強大的今天,信息化在在工業經濟的發展中起到重大作用,合理協調信息化在工業經濟的引導作用,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現有的生產經營中,促進“生產制造”向“服務制造”轉變,推進遼寧省工業經濟向數字化、服務化、智能化、網絡化方向轉變。
完備的公共設施和平臺建設,將達到促進產業聚集的良性作用。政府應加大力度推廣產業基地工業園區新型產業建設,優化工業經濟結構,推進工業布局向集約、協調化轉變,有效改造產業基地。
穩定外需,擴展內需,使其均勻發展。做到深度改革轉變,充分發揮市場資源基礎性作用,激發工業經濟,將宏觀調控向市場力量轉變。
確保加速實現“想”到“行”的實施,想要有效的進行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升級,必須行動起來,不能光靠思想。確立起“以保增長為首要任務,兼顧工業經濟結構調整”的工業經濟工作方針,在具體工作上,處理好把握好工業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關系,首先要通過保障經濟穩定和增長為經濟結構創造有利條件和環境,也要通過優化結構提升經濟效益和質量。促使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在戰略上既要有效緩解近期突出的矛盾,更要目光長遠,深層解決隱患問題,使得近期結構調整有利于長遠優化。在宏觀方面,要充分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來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和升級,協調好政府與工業產業的關系。在思想方面,視野要開闊,有效利用自身優勢,處理長遠目標,提高自身定位,瞄準國際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方向,相應采取措施,加快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不斷升級優化。
產業結構是經濟結構的重要部分,想要加快經濟結構發展轉變,首先要實現產業結構由“低”向“高”的轉變,做優質工業,加大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加強產業核心規劃,發揮規劃在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引導作用,不要讓規劃成為一紙空談,有效提升工業經濟的發展水平。加速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必須從硬件做起,改造傳統生產技術與設備。使遼寧省工業經濟由“低技術、大規模”小優勢向現代化的“高科技、大集成”優勢轉變。加強企業培養,引導企業發展產業相關鏈條,打造企業特色產業整體競爭力。發展高新科學生產技術,開發新材料、新能源戰略。提高工業經濟在遼寧省經濟總量的比率。在硬件方面多引進,積極發展制造業,大力開展“水利工作、核能、太陽能、石化等領域,淘汰傳統落后哦你也,將小化工、小鑄造、小造紙等污染性大的小企業進行整頓和關停,提高工業產業門檻,提高整體工業產業結構質量,進一步加快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腳步。
注重產品結構,將產品結構由“舊”向“新”進行轉變升級。對工業經濟結構進行調整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最終達到的目的就是調整產品結構,扎實的產品結構,才能實現工業經濟轉型升級落到實處。遼寧省想要做到產品結構調整,必須加強自主創新,通過技術來實現產品結構從“舊”到“新”的轉變。要牢牢跟住世界科技改革帶來的機會,保障遼寧省科技的創新度和科技成分,切實的增強創新優勢,為產品結構的良好穩定的運作提供保障。在加快科技創新的過程中,要切實的結合自身優勢,抓研發、重技術跟要注重科技引進吸收。工業產業的創新必須因地制宜,選擇合理,不能盲目進行,最終浪費資源、財力、物力卻沒有達到應有效果,充分利用自身資源,達到最好下效果。要學會重合作,善于借鑒,敢于超越,從借鑒尋出路找突破,開創自己的新路子。
將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和升級策略和品牌戰略緊密結合起來,打造馳名商標,形成“品牌遼寧”體系,利用遼寧省工業經濟現有優勢,積極發掘和培養區域品牌,知名品牌具有對國際和國內市場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
所有的企業、產業、經濟、發展都必須以人為本,聚集人才招賢納士,構建人才基地,建設新科技人才隊伍,將大大的有利于提升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速度,推動企業創新的速度,加強新科技的開發引進力度,有效的提高了工業發展前景。
應實現遼寧省工業進出口結構由“弱”到“強”的轉變,進出口是經濟發展的一大塊項目,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加強開放型經濟、貿易進出口轉型升級,有效提高遼寧省在全國市場甚至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將出口產品向出口技術方向轉移。實現“走出去”戰略,進一步創造招商引資機會,堅持本地、全國、世界“三管齊下”的市場開拓分布方式。
實現遼寧省投資環境由“差”向“優”的轉變,投資結構的轉變將直接影響遼寧省工業經濟轉變升級的重要環節,所以想要切實的實現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和升級必須從投資結構抓起。從現在的遼寧省投資結構來看,依然存在著“短、平、快”的特點,缺乏戰略和長遠目標,投資環境必須進行轉變,政府必須加強引導,出臺扶持政策,鼓勵指導企業投資方向,積極的推動工業園區信息化平臺建設,形成一定規模、有特色、有競爭力、高科技的工業集群,有效改善投資環境,并對遼寧省能源、資源進行宣傳,吸引投資商,在遼寧省進行投資建設,全面展開遼寧省的清潔生產、安全生產和循環經濟的積極作用,保障提高遼寧省工業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實施。
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如能正確實施,將大力推動遼寧省經濟良性發展,如果行動緩慢,不僅僅環境難以承載,戰略機遇上也將錯過,在面對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問題上,遼寧省必須積極創造有利條件,積極解決矛盾問題,促進工業經濟結構優化,加快實現遼寧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步伐[5]。
[1]周墨菁.我國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湖北經濟學院商學院,2012,13(11):119-124.
[2]李志搏.中國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經濟信息人才,2011,11(14):132-136.
[3]王慧靈.我國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現狀和發展中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_ [J].教育學院經濟學院,2012,13(07):119-126.
[4]戴軍.中國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現狀和對策和研究 [J].東華經濟管理學院,2012,13(05):109-112.
[5]祁永壽.中國工業經濟轉型升級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J].青海財經學院,2012,13(02):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