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干部怎樣“走基層”
開篇的話
當前,新一輪“走基層”活動正在四川深入開展。
對于廣大黨員干部以及群眾而言,“走基層”已不是一個新鮮詞匯。2013年11月,第一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整改落實階段時,四川集中開展了“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并以此為載體,有力推進教育實踐活動。
然而,當前教育實踐活動已經結束,群眾期盼的“走基層”活動何去何從?“走基層”往哪兒走、怎樣走、如何走出效果?
新一輪“走基層”活動的開展對此作了全面回應。在四川,“走基層”已固化為常態,省委要求“每年11月開始用3個月左右時間集中開展活動”,鞏固和深化教育實踐活動成果。
在新一輪“走基層”活動中,為確保聯系服務群眾常態化長效化,不僅確定了活動的四項主要內容,還進一步明確了具體措施和辦法:以“三個帶頭”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走村入戶解決基層實際困難;強調健全和完善幫扶基層的機制體制;不接受宴請,不組織聯誼,不給基層和群眾增加負擔……一連串“不”也為“走基層”劃定了紅線。
透過這一系列的舉措,我們看到了“走基層”活動的新常態。新常態要有新認識和新作為。在“本期關注”中,我們以黨員干部為視角,關注他們在活動中展現出的新方式、新氣象、新變化,從而真切感受干部“走基層”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