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峰(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網絡及教育技術中心,山東 青島 266555)
校園一卡通在高校信息化中的作用
韓立峰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網絡及教育技術中心,山東青島266555)
摘要:新時期高校信息化建設要求統一的數據標準、統一身份認證和數據的共享與交換,而校園一卡通通過開放接口集成了各校園應用系統,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應用環境。一卡通如何適應高校信息化發展的新要求,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我們通過實踐和思索得出了相應結論。
關鍵詞:高校信息化;校園一卡通;應用系統集成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正式發布,其中第十九章專題論述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由此,高校信息化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按照統一數據標準、統一身份認證、統一數據共享與交換的思路進行建設。而校園一卡通的設計與建設較早,使用專網、獨立數據庫,通過標準接口與第三方系統集成,提供基于一卡通的身份認證和電子支付功能,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應用生態系統。一卡通如何順應新時期校園信息化的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
1990年,美國克萊蒙特大學凱尼斯.格林教授教授首先提出并開始了高校信息化的研究。所謂高校信息化就是以信息通訊技術作為工具,將信息技術充分應用于高校管理、教學、科研和圖書資源等方面,進而促進高校的管理、教學及科研的水平和效率,并且培養出適應信息社會要求的人才的系統建設工程。1993年開始的“211工程”拉開了中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序幕;1995年我國開始建設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此后二十年不斷促進著高校的信息化發展。
我校自20世紀90年代后半期就開始了校園網的建設,其后10幾年陸續建設了千兆校園以太網,數字化的圖書資源,多媒體教室、機房以及校園一卡通系統,學校各部門也自主建設了各自的管理信息系統。
2012年,隨著我校《“十二五”信息化發展規劃》的制定,校園信息化建設進入了新時期。首先制定了信息化的總體規劃,然后按照規劃強化了校園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了學校云計算機中心;制定了統一的數據標準,建設了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統一門戶和共享數據中心;新建了人事、學工、教務、科研、OA等管理系統,并且與統一認證平臺和共享數據平臺進行了集成,實現了校園各系統的統一認證和數據共享交換。
我校一卡通始建于2004年,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學校教學、管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卡通系統提供了標準的第三方接入接口,校園應用系統通過調用第三方接口,共享其身份認證和電子支付的功能。目前與一卡通集成的應用系統有圖書管理、醫院管理、機房管理、多媒體教室講臺管理、大學生體測、新生刷卡采集照片、刷卡自助打印復印等,真正實現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園”。
我們還建設了一卡通網上服務平臺,它兼具一卡通網上充值和網上支付的功能。應用系統通過調用一卡通網上服務平臺webservice接口,就可實現費用的網上繳納。目前我們已完成了學生網絡計費、四六級考試報名、計算機等級考試報名等系統與網上服務平臺的對接,實現了相關費用的網上支付。
2014年,我們還開發了一卡通手機客戶端系統,將體系龐雜的一卡通業務移植到手機客戶端,方便了用戶的處理,并且形成了從網上支付到移動支付的完備體系。
一卡通和校園信息化基礎平臺集成方面,我們實現了一卡通網上服務平臺與校園信息門戶基于學工號的統一認證和單點登錄;實現了一卡通身份庫與共享數據中心的數據同步,確保了一卡通身份數據與人事、教務系統的一致性。
根據校園信息化的總體規劃,我們認為一卡通居于校園信息化基礎服務系統的地位,發揮著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4.1基于校園卡的身份認證
目前我校信息化已實現了基于學工號的統一身份認證和單點登錄,從校園信息門戶“數字石大”輸入學工號和密碼就可直接登入圖書館、郵箱、人事系統、教務系統、財務查詢、一卡通網站等平臺,無須輸入各系統的用戶名和密碼。這種基于portal或者客戶端的認證,需要使用PC或移動終端登錄。但是校園很多應用場景可以發揮一卡通以卡為介質的快捷認證,比如門禁、會議簽到、圖書借閱、機房上機、新生照片采集等。一卡通卡內存儲了持卡人的學工號,可以通過刷卡快速完成認證,無需用戶手工登錄。
4.2基于一卡通的統一支付
目前我校師生的學工號是統一身份認證的賬號,但是它并沒有綁定個人的資金賬戶,比如銀行卡,無法完成支付的功能。而一卡通是身份和金融密切結合的應用,每個身份都對應了個人的資金賬戶,應發揮一卡通校園統一支付的功能。而且一卡通支付的手段體系完備,包括刷卡支付、網上支付、移動支付等,通過與校園各應用系統集成,打造基于一卡通的統一支付環境,給師生的結算支付帶來極大便利。
4.3基于一卡通的教學管理和校務管理
校園一卡通是數字化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將學校的教學、管理、后勤服務等資源數字化,并對資源進行整合和集成,幫助實現教學、管理和服務過程的優化,從而提高學校整體的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率。在教學管理方面,我校相繼實施了基于一卡通的機房管理系統和多媒體教室管理系統,前者對學生上課進行管理,只有系統預設課表中的學生才能登錄計算機;后者對教師上課進行認證,只有該節課的任課教師才能刷卡打開多媒體講臺。而基于一卡通的樓宇門禁管理系統、會議簽到系統、宿舍用電系統、班車售票、新生刷卡采集照片、教務和人事部門的刷卡自助打印系統等,都體現了一卡通在校務管理方面的顯著作用。
在高校信息化發展中,一方面,校園一卡通作為一個應用系統應做好與校園信息化平臺的集成,實現數據的共享與業務的融合;另一方面,一卡通應通過廣泛地集成校園各應用系統,發揮信息化基礎服務系統的功能,打造一個完善的基于一卡通的應用生態系統。
參考文獻:
[1]韓立峰.校園一卡通網上自助服務平臺[J].科技信息,2012(29):130-131.
作者簡介:韓立峰(1977-),男,山東博興人,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校園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