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萍,陳小燕,李 銘,陳冬梅,馬 軍*
(1.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海南三亞572000;2.瓊州學院,海南三亞572000)
瓊枝麒麟菜屬于麒麟菜的一種,提取卡拉膠得率高,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海南島麒麟菜資源有野生和人工養殖2種來源,野生麒麟菜主要分布在西沙群島,一年四季都有生長,主要附著在鹿角珊瑚等枝狀珊瑚上。歷史上麒麟菜以采收野生資源為主,在玉琢礁和浪花礁等處產量較大,由海南漁民采集。目前,海南野生的瓊枝麒麟菜由于海洋環境污染、水質惡化以及人為采摘破壞等原因,資源逐年縮小,若不加以保護將面臨瀕臨滅絕的狀態。人工養殖可以彌補部分野生瓊枝資源的緊缺。
最早于20世紀50年代海南瓊海沿海就已經開始種植麒麟菜[1]。養殖區域目前主要分布在海南的瓊海、文昌和昌江等地區。一年可采收4次,冬季產量受溫度的影響較低。隨著麒麟菜養殖技術的完善和推廣,在海南麒麟菜人工養殖基地逐漸增加,目前是麒麟菜原料的主要來源。
麒麟菜的生長受到海洋環境因子的影響,其營養成分、顏色和形態等會有不同程度的變化。筆者選擇來自西沙群島野生麒麟菜和昌江的養殖麒麟菜,進行形態特征和營養成分的分析與對比,以考察不同生長環境和來源的麒麟菜對其形態和成分的影響。
1.1 樣品的采集 野生瓊枝麒麟菜,于2014年4月采集自西沙群島;養殖瓊枝麒麟菜,于2014年5月采集自昌江海尾鎮海尾村麒麟菜養殖基地。
1.2 預處理 用清水洗去泥砂,用紗布吸去表面浮水,于60℃干燥。將干燥后的樣品用粉碎機粉碎,過100目篩,分
1.3 樣品形態特征的比較 樣品的外觀和形態可從分枝數、分枝長度和寬度等方面進行比較,測量時2種樣品各隨機取6份,測量后取平均值。
1.3.1 分枝數。對每個樣品主枝上的分枝進行計數,然后取平均值。
1.3.2 分枝長度。使用游標卡尺測量分枝的底端到頂端的距離。
1.3.3 分枝寬度。使用游標卡尺測量分枝的寬度。
1.4 成分分析 ①粗蛋白含量的測定采用半微量凱氏定氮法[2]。②粗脂肪含量的測定采用索氏提取法[2]。③總灰分含量的測定。550℃干法灰化,將樣品于電爐上灼燒至無煙,再移入550℃馬弗爐中煅燒至恒重,準確稱量并測定總灰分含量[2]。④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測定采用減差法,按照以下公式計算:碳水化合物含量=100% -(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水分含量+總灰分含量)[2]。⑤膳食纖維含量的測定采用重量法。將樣品于硫酸作用下水解除去糖、淀粉、果膠質和半纖維素,再用堿處理去除蛋白質及脂肪,于10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減去灰分含量即為膳食纖維含量[2]。⑥可溶性糖含量的測定采用硫酸蒽酮法。測定前對麒麟菜進行預處理,即麒麟菜干品→浸泡(0.5 h)→90℃熱水浸出(2 h)→冷卻→過濾→濾液離心→離心后上清濃縮→加3倍體積95%乙醇沉淀→離心取沉淀→干燥→麒麟菜可溶性糖,再用硫酸-蒽酮比色法進行吸光值測定[3]。⑦卡拉膠的提取。按照以下步驟提取麒麟菜中的卡拉膠:干品麒麟菜→浸泡→加水加熱提膠→過濾→沉淀→干燥→卡拉膠產品[4]。
2.1 形態比較 從不同地區采集麒麟菜外觀性狀的測定結果見表1。
2.1.1 分枝數和分支長度。野生麒麟菜藻體較大且伸展,分枝多而長,卷曲程度小;養殖麒麟菜藻體小,分枝短而數目較少,藻體呈現向內卷曲。
麒麟菜藻體大、分枝多而長是生長狀態良好的表現。根據李俊等[4]的研究結果分析,其可能原因是西沙海水水域污染少、水質好且透明度高,因此西沙野生麒麟菜生長情況較好。
2.1.2 顏色。養殖麒麟菜顏色較深,整體呈現深紅色,黃色和白色面積少。西沙麒麟菜顏色相對較淺,表面黃色和白色面積相對較多,腹面比表面顏色深,偏紅色。
根據李俊等[5]、梁磊[6]和方哲等[7]的研究結果,分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養殖麒麟菜比野生麒麟菜的海水透明度低、生長水域深,從而導致麒麟菜受到的光照減弱,麒麟菜的生長隨著光照的減弱需要較多的光合色素來補償光強的不足,藻膽蛋白的合成量增加,使得藻體顏色加深,這是海藻對光限制的一種適應行為[8]。
2.2 成分對比 由表2可知,麒麟菜成分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利用減差法測得野生麒麟菜和養殖麒麟菜碳水化合物的量各自占到麒麟菜干品的79.57%和83.72%,2種麒麟菜的蛋白質和粗脂肪的含量均不高,且差異不大,野生麒麟菜總灰分含量較高。筆者又對2種麒麟菜膳食纖維和可溶性糖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表明野生麒麟菜多糖含量高于養殖麒麟菜。近幾年對麒麟菜多糖的研究較多,發現其具有抑菌、保濕、抗氧化和抗腫瘤的功能[9-10],對其相關產品的開發也正在開展[11];另外,2種麒麟菜膳食纖維含量均較高,分別為50.76%和63.36%,而養殖麒麟菜的膳食纖維含量比野生的麒麟菜更高,總體上麒麟菜是提取高活性膳食纖維的好原料,是一種高纖維,低脂肪,低熱能的保健食品原料。另外,筆者采用水提法[4]對2種麒麟菜中卡拉膠分別進行了提取,其提取率為三沙市57.23%,昌江64.24%。

表2 野生和養殖麒麟菜基本成分的對比
筆者對海南野生和養殖2種不同來源的麒麟菜進行了外觀和成分對比,外觀性狀主要測定了分枝數、長度、寬度和厚度等,考察2種麒麟菜生長狀況以及環境對麒麟菜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三沙野生麒麟菜分枝數多、分枝長,生長狀況相對較好?;境煞謴拇值鞍踪|、粗脂肪、總灰分、碳水化合物等方面測定分析,結果表明2種麒麟菜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均不高,差異也不大,麒麟菜成分以碳水化合物為主,主要是膳食纖維和可溶性糖,野生麒麟菜可溶性糖含量高于養殖麒麟菜,而養殖麒麟菜膳食纖維含量和卡拉膠得率更高,所以2種麒麟菜成分組成各有優劣,應根據麒麟菜的實際用途來選擇最佳的原料。如果用于提取膳食纖維和卡拉膠,選擇養殖麒麟菜得率會更高;如果用于提取麒麟菜多糖,則選擇野生麒麟菜更好。
[1]王紅勇.麒麟菜的幾種栽培方法[J].中國水產,2013(3):61 -63.
[2]周光理.食品分析與檢驗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60-98.
[3]杜云建,趙玉巧,黃國軍.麒麟菜中多糖的提取研究[J].食品工業,2012(33):75 -77.
[4]吏升耀,劉萬慶,李智恩,等.中國海南島麒麟菜屬卡拉膠的制備與性質[J].水產學報,1986(3):5-9.
[5]李俊.海洋環境因子對瓊枝麒麟菜形態特征的影響[J].廣東農業科學,2013(13):127-129.
[6]梁磊.瓊枝麒麟菜生物學特性及其養殖技術研究[D].海口:海南大學,2010.
[7]方哲,鮑時翔.瓊枝麒麟菜的生物學特性與養殖試驗[J].水利漁業,2008(2):55-56.
[8]方哲,劉敏,梁磊,等.光照強度對瓊枝麒麟菜生長及色素含量的影響[J].水產養殖,2012(10):44 -46.
[9]郭凌,包惠燕,葉紹明,等.瓊枝麒麟菜和異枝麒麟菜硫酸多糖及其水解產物的抑菌作用[J].暨南大學學報,2002(6):80-83.
[10]王劍.海藻多糖抗腫瘤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實用醫藥雜志,2012(7):655-666.
[11]曲有樂,李明,李玉龍,等.海藻多糖片的制備工藝研究[J].藥物生物技術,2009,16(2):166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