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香港知名電影制作人、娛樂業大亨、慈善家邵逸夫爵士在家中安詳離世,享年107歲。
造夢大師書寫一代傳奇
邵逸夫,1907年11月19日生于浙江寧波市鎮海鎮。邵家八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六,舊上海時代人稱“邵老六”,來港后尊稱“六叔”。邵逸夫在1958年于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拍攝過逾千部華語電影,另外他旗下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慣稱無線電視)亦主導著香港的電視行業,多年來占據本地的收視領先地位。邵逸夫的影視王國(邵氏電影和香港無線電視)冠絕亞洲,歷年來,培育出華人演藝界的無數顆巨星,以及多位幕后精英。1977年,邵逸夫被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為下級勛位爵士,成為香港娛樂業獲“爵士”銜頭的第一人。
邵逸夫慈善為懷,歷年捐助社會公益、慈善事務超過100多億港元。尤其對教育事業和科技事業,邵逸夫捐贈的教育資金遍布神州大地,全中國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樓”。而邵逸夫晚年更撥出資金,成立有東方諾貝爾之稱的“邵逸夫獎”,表彰人類科技拔尖的人物,支持香港、中國大陸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科學研究。
邵逸夫的發妻為黃美珍,于1937年結婚,育有兩子兩女,長子邵維銘、次女素雯、三女素云及幼子維鐘。1997年,邵逸夫跟事業拍檔方逸華于美國拉斯維加斯注冊再婚。2010年1月1日卸任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行政主席職務,由其妻方逸華接任,但仍出任董事局非執行主席。2012年1月1日卸任TVB非執行主席及非執行董事職務,邵逸夫則獲頒授公司榮譽主席。邵逸夫爵士也是全球最長壽、任期時間最長的上市公司CEO。
兩個女人成就一代影視大亨
邵逸夫拍攝了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見證了中國電影從默片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的全部歷史。更讓人稱奇的是,邵逸夫不僅人生傳奇,他的愛情故事也像他的公司拍出來的電影一樣,充滿了浪漫的傳奇色彩。
第一任妻子黃美珍:一見鐘情,沖破世俗結合
邵逸夫從小天資聰穎,他最大的夢想是能在電影行業中大展身手。1926年,剛從中學畢業的邵逸夫,應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開始涉足電影業。
當時,新加坡最聞名的富豪余東璇十分賞識邵氏兄弟,邀請他們到家中做客。那天,他們應邀來到余府,余東璇親自出門迎接,身旁還站著一位身著白色連衣裙、清新脫俗、氣質高貴典雅的美貌女子。余東璇介紹說:“這是黃美珍小姐。”
1937 年,30歲的邵逸夫沖破世俗的種種成見和約束,與黃美珍在新加坡舉行了婚禮。那天,余東璇還送來了50萬元的大禮表示祝賀。每次提起余東璇,邵逸夫就熱淚盈眶,對這位寬厚仁慈的前輩心懷感激。結婚后,邵逸夫與黃美珍都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婚姻。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邵氏影院被催毀殆盡,邵逸夫自己更因為“拍攝反日電影”被日子憲兵打得皮開肉綻,關進大牢。黃美珍一邊獨力支撐家業,一邊托關系找到原來在邵氏兄弟公司做事的日本人山本和中野,花重金請他們趕到日本憲兵部,替邵逸夫說話,才將他救出。
黃美珍伴隨著邵逸夫走過了他事業和人生中最波折、動蕩的時段,這份歲月磨礪出來的真情讓邵逸夫深深感懷。即便日后,他身旁美女如云,但也都是過眼云煙,黃美珍在他心中的地位從不曾動搖過。后來,黃美珍一心在家相夫教子,為邵逸夫生育了兩男兩女。
第二任妻子方逸華:紅顏知己放棄名利與其相扶到老
1952年的一天夜晚,邵逸夫來到邵氏戲院樓上的夜總會聽歌。剛開始的幾場表演看得他昏昏欲睡。正準備離去時,主持人說:“下面請紅遍南洋的女歌星方逸華小姐演唱。”因為十分喜歡她的歌聲,他便讓侍者送上一大束鮮花。
1957年的初秋,邵逸夫離開奮斗了30年的南洋,與合作了30年的三哥分手,從獅城來到了香港。方逸華不顧一切地退出了歌壇,退出人們的視線,追尋這個發現她,讓她認為值得可以相守、相扶一生的男人邵逸夫。
從進入邵氏后,方逸華與邵逸夫相伴40多年,無怨無悔將一個女人最寶貴的光陰、聰明才智和深情統統付給了邵逸夫和他的事業。1987 年,邵逸夫的發妻黃美珍于美國病逝,享年85歲。
1997年5月6日,90歲的邵逸夫與62歲的方逸華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正式注冊結婚。原來,在拉斯維加斯注冊結婚,無須預約,只要付出35美元便即時成為夫妻。而且,香港政府是承認的。到此,這段長達40年的愛情長跑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也成就了六叔的情義兩全。
邵氏出品,必屬佳品
談到邵逸夫,離不開“邵氏電影”及“TVB”。有人說: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邵氏電影和香港無線電視的節目。”邵逸夫的影視王國享譽世界,歷年來培育出華人演藝界無數巨星及多位幕后精英。
1958年,邵逸夫與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邵逸夫任總裁。邵氏公司拍攝了逾千部華語電影,“邵氏出品,必屬佳品”的宣傳語在華語圈街知巷聞、深入人心。《江山美人》《不了情》《梁山伯與祝英臺》及《獨臂刀》等電影都曾獲得觀眾強烈反響,叫好又叫座,成為中國電影的經典。
香港無線電視(TVB)于1967年成立,邵逸夫是創辦公司董事之一。1980年,邵逸夫以TVB最大私人股東身份,出任董事局主席至2011年12月31日卸任。
邵逸夫慧眼獨具,于1971年在TVB開設無線藝員訓練班。這個訓練班不只為電視臺,也為整個香港演藝圈輸送了大量中堅人才。現在華人娛樂圈呼風喚雨的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郭富城和劉嘉玲等頂尖巨星,都是出自這個訓練班。
TVB制作的節目尤其是劇集,影響力遍及華人社會,創造了一代電視王國的光輝歲月。《上海灘》《射雕英雄傳》《義不容情》《萬水千山總是情》《金枝欲孽》《我本善良》及《大時代》等經典劇集風靡大江南北,在華語電視圈掀起一輪又一輪收視高潮。
TVB主辦的一年一度選美盛事“香港小姐”,同樣也捧出不少當紅女星,包括1973年首屆香港小姐競選第四名趙雅芝、1983年港姐亞軍張曼玉、1988年冠軍李嘉欣及1990年冠軍袁詠儀等。
2007年4月16日,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現場,大會為邵逸夫頒發了“世紀影壇成就大獎”,以表彰他對香港電影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散盡千金濟眾生
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錢的人,但卻是一名大慈善家。可以說,他在香港的影響力源自于他的影視王國,而他在內地的口碑則主要是因為他的慈善捐贈。
從1985年開始,邵逸夫持續捐助內地。據不完全統計,邵逸夫共捐贈內地的科教文衛事業逾45億港幣,捐建項目總數超6000個。其中80%以上為教育項目,受惠學校千余所。
邵逸夫還熱心捐助受自然災害影響的地區,例如在1999年捐出2500萬港元,救助臺灣“9·21”大地震災民;2005年,捐出100萬港元予南亞海嘯受災地區;2008年,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1億港元。
1990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為了表彰他為中國教育事業做出的貢獻,將中國發現的2899號小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
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邵逸夫“中華慈善獎終身榮譽獎”,以表彰他長期致力于慈善事業的精神。
為了推動世界各地的科學研究,邵逸夫在2002年創立“邵逸夫獎”。第一屆頒獎禮于2004年舉行,選出全世界在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學家,各頒授100萬美元獎金以作表揚,而這些領域是諾貝爾獎所未涵括的。此后每年頒獎一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