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睿
記敘文寫作要想出彩,打動讀者,絕非將一件事的來龍去脈寫清楚就可以了。一篇文質兼美的記敘文,在內容的安排上需要講究技巧。
一、減少抒情議論,突出敘述描寫
眾所周知,抒情議論表達方式的正確運用,能較好地表情達意,有利于作者情感的傾瀉及主題的揭示。但需特別留意的是,記敘文應突出敘述描寫,在敘述中體現真善美,抒發真情實感。即便必須使用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也應該是點睛之筆。否則會不符合文體特征,且容易造成虛偽矯情之嫌。例如習作《握住別人垂下的藤索》中的一段:
回到教室,夜的翅膀已經覆蓋了大地,老師拿著一支蠟燭走過來,我第一次發現原來她的笑容是那樣的美,就像咖啡一樣。剎那間,我感覺到心中的冰塊像是被擊碎了。她坐下來給我講了許多。她告訴我要扔掉那個所謂的光環才能融入集體,才能感受到大家對我的愛。何必非要強裝一副自強自立的模樣拒人于千里之外?有時候太過相信自己或許是自負。
那夜無眠,我不得不承認恰恰是自己的自負,將自己陷于暗無天日的洞穴之中,是老師垂下的一根藤索解救了自己。
這段文字之所以能產生力量,就在于作者能很好地處理描寫與抒情之間的關系。在前面敘述的基礎上,作者非常自然地表露了自己內心的感受,讓讀者清晰地洞察到了其外剛內弱的性格。老師的一番話,讓作者解開心結,拯救了自己。
二、凸顯主題,善于伏筆烘托
內容的安排,可以波瀾不驚,但亦可“伏擊”重重。例如習作《同桌之間》一文中關于伏筆描寫的部分:
政治課上,老師組織大家討論“敘利亞問題和朝鮮半島局勢”。
人群中,數同桌的聲音最高:“我不贊成戰爭!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還不夠嗎?只要全世界人民團結一心,鑄劍為犁終會有時!”
看著他那眉飛色舞、慷慨激昂的樣子,我的氣就不打一處來,小樣兒,你以為你是誰呀!聯合國秘書長啊!心里這么想著,我嘴里也沒閑著:“我呢,正盼著戰爭呢,而且越大越好。世界人口這么多,戰爭可以幫助地球減負嘛……”
“你怎么能這樣看問題?”同桌義憤填膺地質問我,“人口問題有人口問題的解決辦法,但絕對不應該是戰爭!”
“你懂啥?這世界本來就是弱肉強食,這叫什么?這叫自然法則!這是規律,懂不?”
“太可怕了!你……到底是人還是獸?怎么這么沒有愛心,沒有人性?”
……
同桌怒了,我也惱了,一場唇舌劍就此展開,同學們百般勸解也無效,因為我不想敗在同桌手里。
作者為了描寫同桌富有正義,厚道寬容及他們之間的友誼,用大段篇幅來敘寫與同桌激烈爭辯一事,這樣用自己的好強、自私與之對比,展現出同桌正義的一面。這樣安排,文章顯得生動有趣。
三、記敘事件,鎖定精彩瞬間
事件的敘述最忌事無巨細,不加取舍。其結果往往是重點不突出,精彩被淹沒。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根據情感主旨的需要,學會將精彩瞬間定格。例如畢淑敏的《藍色蘿卜》中有一節描寫很細膩很感人:
特別前幾天搬家,從塵封的舊物中滾出一個鐵蛋似的東西,我撿起一看,原來是那個藍色的蘿卜。誰也不知道它是怎樣被保存下來的。我把它放在手心,還感到兒子當年的無奈。我從中聽到了強烈的抗議和熱切的渴望。我想贖回我當年的粗暴和虛榮,想完成我曾經答應過的承諾……
她說到這里,頭深深地埋下了,花白的頭發像一簾幕布,遮住了她的眼睛。老婦人抱著橡皮泥桶,緩緩地走了。
作者記敘的是一個老婦人為其已三十多歲的兒子買橡皮泥的故事。老婦人的兒子很小的時候,手很巧,能捏出各種各樣的東西。老婦人拿了一根藍色蘿卜到單位參展。后來參展取消,兒子想要回蘿卜,放回原來同色的橡皮泥桶里,以便捏其他的物件。可老婦人粗暴地拒絕了。兒子請求老婦人再買一桶藍色橡皮泥,老婦人總是不耐煩地一拖再拖。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老婦人的兒子在藝術方面很有天賦,就如看過他捏的藍色蘿卜的大人們所說:這絕非出自小孩之手,說不定是哪個工藝師的作品。孩子當年的無奈以及文字中溢出的老婦人的濃濃愧疚,叫人唏噓,叫人心酸。讀者能感受到這樣的情感得益于作者善于捕捉精彩瞬間,并用準確的語言將其表述出來。
四、詳略安排,突出生活細節
有很多同學在寫作過程中,不懂得詳略安排,一味地平均使力。結果,毫無重點可言。好的記敘文,善于借助生活細節來刻畫人物形象,抒發人之性情。例如《我第一次“偷”酒喝》中描寫“偷酒喝”的細節:
我貓起腰,踮起腳,悄無聲息地向餐廳走去。我閃到餐廳后,眼睛迅速瞄了瞄周圍,安全!慢慢地、謹慎地打開了酒壇,一陣酒香席卷而來,我忍不住又飄飄欲仙了。
我怕我喝醉被發現,就拿了一個最小的杯子,倒了一小口,又看了看周圍,保證沒人在看我,搖了搖酒杯,想起外公他們都是端起酒杯,一干而盡的,我于是學著他們的樣子,把頭高高仰起,喝了個底朝天。
瞬間,一股熱流從我的喉嚨直通我的胃里,咻一下,我的頭頂冒出了豆大般的汗珠,臉一下子變得通紅,眼淚直涌,嘴巴里猶如一大堆烈火在熊熊燃燒,火燎燎地從我的嘴巴燒到喉嚨,燒到腸胃,然后又迅速反躥上來,直躥我的臉龐,我的頭腦。我仿佛置身于太上老君的八卦爐內,渾身無一處不是燙的,那股辣味,瞬間辣麻了我的嘴舌,像是吃了無數根朝天椒,辣完后就是苦,那苦澀,比苦瓜不知苦了多少倍,偷喝了一小口酒,宛如經歷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煞是難熬。
這段文字是文章的主體,緊扣標題中的“‘偷酒喝”。而“偷”前的“貓”“踮”“閃”“瞄”等一連串動詞的使用,讓調皮可愛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偷”喝酒時的身體及心理反應的細節描寫,更是寫得真實,生動,具體。
當然,記敘文內容的合理安排,除了注意上述幾個方面外,還得注意選材的新穎典型。都要從服務好中心主題或情感表達這個大局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