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蒂姆·約翰遜
在加納利群島觀星
●(英國)蒂姆·約翰遜
為何加納利群島的拉帕爾馬是世界上當之無愧的觀星勝地?

銀河即景
首先,與北非海岸相去100公里的距離意味著這兒離赤道很近,因此人們可以觀賞到南北兩個半球的星群——而且這里的氣候溫和、天氣宜人,這在熱帶氣候中實屬罕見。
其次,到了晚上,整個島嶼都是漆黑一片,這就意味著夜間唯一可見的要么是夜色的橙黃(這種顏色不會對望遠鏡產生干擾),要么就是灑落大地的滿天星光。
再次,也是最為關鍵的,就是無盡的海風。源自亞速爾群島高壓系統的信風,在海面上長途跋涉了2000多公里。待到抵達北海岸,天空已如水晶般清透湛藍。微風習習,氣候宜人,頭頂的星光看上去愈發璀璨清晰,無論是肉眼觀測還是透過望遠鏡,都絕對是一場視覺饕餮。
所有這一切都是得到公認的:2012年,拉帕爾馬成為全球首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星光公園。地球上最重要的天文臺之一也坐落于此。這里共存放著16架高倍望遠鏡(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在內)。
許多年來,天文臺都是一座封閉的研究場所,鮮少對外開放,每次開放都會吸引成千上萬名好奇的游客。但自2013年天文臺旅游常態化以來,天文臺開始對外開放,最近又開通了導游星光之旅,讓游客們得以感觸遙遠星系的魅力。
和藹可親的英國女士希拉·克羅斯比曾在羅奎克·德·羅斯·穆察克斯天文臺當了多年的軟件工程師,是有資質的觀星導游,她一邊載著我們在拉帕爾馬彎曲蜿蜒、崎嶇不平的道路上奔馳,一邊向我們解說天空與大地與天空、天文與地理之間的聯系。這座島的奇觀之一便是流云瀑布了。她指向一座高聳的翠綠色山脊。我看見了奇異而壯觀的景象:白云飄動,緩緩沖上云霄,宛如一條宏大的瀑布,霧氣蒙蒙,打著滾兒似的朝我們撲面而來。這是因為云朵在山脊的東側不斷聚集,待越過峻嶺時,便奔騰不息,形成了這般秀麗的異美風景。這種流云瀑布和漫天綺麗的星斗一樣,都是大西洋信風過后留給這座島嶼的盛景。倘若島嶼不是置身于此地,或者沒有了巨型火山,島上的流云瀑布、微氣候以及那晴朗而潔凈的夜空,所有這些都將不復存在。
克羅斯比補充說,拉帕爾馬的火山土異常肥沃,加上植物漫長的生長季節和適宜的微氣候條件,這里吃喝一點不愁。她表示:“我們這兒有40種不同的酒品,豐獲的土地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會經常去農貿市場買些西蘭花和鱷梨,上面都還沾著露水呢。新鮮得很。”
我們環游小島,參觀了香蕉種植園,在圣安東尼奧火山黑色的火山灰里漫步,攀上了塔武連特山(火山爆發形成小島的地方)的山脊,最后來到了目的地:靠近其2396米的山巔處的天文臺。這里四周都是帶有γ射線、像機器人一樣的反射望遠鏡。它們嚴陣以待,準備還原宇宙最深處的奧秘,在光禿禿的山頂上匯成了一道奇異得近乎怪誕的風景。

星空美景
天文臺的主基地,是一座低矮的建筑,造型單調但卻是研究者的必要場所,這兒有些雙層床鋪和一間自助餐廳。進去之后,我們戴上安全帽,我們走到了天文臺500噸穹頂下方,穹頂中存放著世界上最大的單孔望遠鏡,即:高倍加納利大型望遠鏡(GTC)。這款GTC的鏡片由36個獨立窗格構成。用望遠鏡探索廣袤夜空時,能夠感覺到腎上腺素在極速上升。銀色的穹頂看上去就像是《星球大戰》中的設備,它慢慢地旋轉,打開一面窗格,便看見璀璨星光。隨后,我聽到一陣沉悶的“隆隆聲”,只見眼前這座載有望遠鏡的385噸重平臺,像浮在一圈油上似的,擺向了固定的位置。
首席天文學家吉安盧卡·隆巴爾迪負責操作望遠鏡進行夜空繪圖。我問他,為什么喜歡擺弄這些GTC設備,為什么喜歡端坐在大洋中間的山巔。
他回答說:“在這里,抬頭看到頭頂的銀河,喜悅之情難以言表,這就是我當一名天文學家的初衷所在。”
第二天晚上,與努涅斯一起在巨型火山的側崖上仰望星空時,我拿出了自己的小型簡易望遠鏡。盡管我的望遠鏡沒有36個窗格,也沒有上百噸重,但它仍舊見證著美輪美奐的夜空,星光閃爍,許多奧秘等待我們探索發現。我清楚地看到了金星、木星和土星,每一個都帶有冰光環。我看到了世界上的黑暗物質、蟹狀星云和馬頭星云,以及通常由短命星球爆炸產生的星際云層,還有云層中的塵埃與氣體。另外,正如隆巴爾迪所言,我感受到了異乎尋常、無以言表的巨大喜悅。■(編輯/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