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燕萍
黃珊汕一姐們的偶像
本刊記者 張燕萍

黃珊汕,1986年生,福州人;2004年雅典奧運會獲蹦床女子個人項目銅牌,成為第一位在奧運會上獲得蹦床獎牌的中國人,2010年獲廣州亞運會蹦床女子個人金牌、2012年倫敦奧運會蹦床女子個人銀牌;2013年退役后出任中國蹦床隊教練。
從雅典奧運會18歲的小姑娘,到倫敦奧運會26歲的“老選手”,黃珊汕走過了一段V型的曲折經(jīng)歷。這位中國女子蹦床隊的第一代偶像,在雅典“摸石頭過河”,為中國贏得榮譽,在北京厲兵秣馬,卻無緣決賽,在倫敦盡力一搏,雖不完美,但無遺憾。
她選擇蹦床,僅僅只是因為“在跳起來的那一瞬間,覺得沒有煩惱,所有強加于你的東西都沒有,只有自己和它。全世界就只有我們兩個,就是互相的信任。我愛它,它也愛我。”
2013年9月3日,在遼寧省葫蘆島市奧體中心體育館舉行的第12屆全運會蹦床男子網(wǎng)上個人決賽賽場上,出現(xiàn)了驚險的一幕。
山西隊的涂瀟幾次空翻后,偏離床面,直接正面栽下蹦床,重重砸在了海綿墊上。彼時,涂瀟雖還不是世錦賽冠軍,但在各類國際大賽中,也是拿過無數(shù)團體和雙人賽冠軍的。
他這一摔,連剛剛進場檢錄的黃珊汕都驚呆了。“沒有想到,完全沒有想到,”回想起那一幕,黃珊汕還一陣后怕,“就感覺心一下提了起來。我沒有想到他會摔下來。”
摔下蹦床的滋味,黃珊汕并不陌生。就在全運會前3個月的全國蹦床錦標賽上,黃珊汕剛做到第五個動作,便“飛”到網(wǎng)下去了。
在15年的蹦床生涯里,她拿過許多獎牌,也“摔”沒了許多獎牌。
2001年,黃珊汕第一次參加全運會。“大家都說那塊金牌應(yīng)該是我的。”黃珊汕說。
上場前,她看前面的選手發(fā)揮都不錯,臨時決定加難度。“那時候還真的挺自負,覺得所有事情只有我想不想做,沒有我能不能做的。”結(jié)果,她以一摔結(jié)束比賽。
2008年北京奧運會,被視為奪冠大熱門的她,在資格賽出現(xiàn)重大失誤,摔在了蹦床上,這一次,她連決賽都沒進。從蹦床上站起來的時候,黃珊汕有些懵了,發(fā)呆了幾秒鐘后,撐著笑,做完了余下的動作,失魂落魄地下了蹦床。“那次其實是摔得最不驚險,但是最刻骨銘心的。賽前想過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但就是沒有想到我會在完成這么好的情況下,出現(xiàn)了這種問題。”
2013年全運會比賽前,黃珊汕在微博上寫下了這么一句話:“15年的輝煌因它開始,15年后的今天也從它結(jié)束。”全運會之后,她就要退役了,這是最后的戰(zhàn)役,她想為自己的蹦床生涯畫上一個完滿的句號。
預(yù)賽第一的黃珊汕,最后一個登場。“那時候我覺得那一下就是我的舞臺,所有人都在看我。我就覺得我一定要做好,因為不想給關(guān)心我的所有人留下遺憾。”
“緊張,真是緊張。當我站在那個網(wǎng)上的時候,其實我都沒什么勁兒了,這是實話。但一開始起跳,我覺得力量又回來了。”就在大家都期待這位老將完美落幕時,一個意外發(fā)生了。
黃珊汕跳著跳著,就歪到了靠近教練卓賢麟的那一邊,有幾個動作幾乎是在蹦床邊上完成的。“前面三個動作高度其實比我以往的高度要高。平時沒做這么高,突然一下那么高,可能制空能力就不好了。那一下發(fā)力,心里面有點發(fā)虛發(fā)顫,因為不是熟悉的那個點。”黃珊汕將當時自己的情況分析得頭頭是道。
當時,她的腦子里閃過許多念頭。“那下感覺腦子里面東西特別多,想得特別快,平常不知道腦子能轉(zhuǎn)那么快。歪掉的時候,我就想說不要跟陸春龍一樣失敗,我一定要回來,”黃珊汕的語速明顯變快,手勢也變得多了起來,“一定要完成這套動作,即使摔也要摔在蹦床上。”
“我不能失敗。我不能失敗,我一定要忍下去。”黃珊汕在腦中進行自我催眠。
提著一口氣,她有驚無險地做完了最后的幾個動作。“沒喘氣,真的不敢喘,我就怕一喘就啪地出去了。”
在結(jié)束的那一瞬間,她忍不住“啊”地叫出聲來,臉上的笑容怎么也停不下來。“呀,圓滿了,特別開心。陸春龍在最后一場比賽中摔了下來,而我站穩(wěn)了,我已經(jīng)很滿足了。”最終,黃珊汕以一枚銅牌,告別了伴隨她15年的蹦床賽場。
在2013年的全國蹦床錦標賽上摔出去后,黃珊汕爬了起來,略帶緊張地活動了一下四肢,然后揮手向大家致意,并向裁判敬禮,照例露出了燦爛的笑臉。觀眾席上,掌聲響起。
“不管發(fā)生什么情況,心里有多痛苦,她都會面帶笑容,這一點我很敬佩。”在一旁觀戰(zhàn)的董棟發(fā)出贊嘆。
黃珊汕4歲開始練習體操,8年后轉(zhuǎn)練蹦床。18歲的時候,她出戰(zhàn)雅典奧運會,在中國蹦床隊的奧運首秀上一戰(zhàn)成名,奪得了一塊銅牌。這是中國蹦床史上的第一塊獎牌。
彼時,中國蹦床隊才成立兩年,這個尚不成熟的團隊,幾乎全部由“半路出家”的運動員和教練組成。因此,黃珊汕能拿下這塊獎牌,并讓中國蹦床隊從此躋身世界強隊,不能不稱為奇跡。

對黃珊汕而言,現(xiàn)在媽媽就是“最大的事”。
在蹦床這項運動里,最不缺的就是新人。董棟記得,2005年自己剛剛進隊的時候,黃珊汕已經(jīng)是奧運會銅牌得主。如今,他已成長為奧運冠軍,而黃珊汕依舊堅守在這里。“她真的不容易!”董棟說。
在隊里,黃珊汕被稱為“珊姐”好多年。以她的年齡,在蹦床界絕對算不上年輕了,就連董棟這些男隊員都比她小上三四歲。小隊員有時也會跟她開玩笑:“你還要練到什么時候,有完沒完啊?!”
黃珊汕4歲就被母親鄭鑾嬌送到了福州市體校練體操。她家住在福州倉山區(qū),到市體校足足有半個多小時的路程,黃珊汕每天風雨無阻地去訓(xùn)練。
“此前教練收的隊員基本都是5歲以上,我當時還擔心珊汕會被拒絕,但教練黃美艷慧眼識才,將珊汕留了下來,珊汕也就成為當時隊中年齡最小的隊員。”說起女兒,鄭鑾嬌的臉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雖然年齡小,但黃珊汕學(xué)動作很快,一般的技術(shù)動作在教練示范之后就能迅速掌握。正是因為她表現(xiàn)出來的悟性以及很好的身體柔韌性,1998年福州開始組建蹦床隊時,黃珊汕被教練卓賢麟看中,成為了福建第一批練蹦床的運動員。
常年的訓(xùn)練讓黃珊汕傷病不斷,有時候覺得練不下去了,她也會不自覺地流下眼淚。對此,黃珊汕自嘲:“我最大的特點就是沒心沒肺,不然不可能一直走下來。”
在中國蹦床隊,“珊姐”的位置無可替代。然而,比賽場上充滿了太多的意外,靠實力,也靠運氣。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黃珊汕意外落馬,何雯娜橫空出世,一舉奪冠,從此,外界的焦點都集中在了何雯娜的身上。
“那次失敗讓我第一次懷疑自己,還有沒有繼續(xù)走下去的意義。”時隔多年,黃珊汕依然對當時自己瀕臨崩潰的心情記憶猶新。
北京奧運會預(yù)賽失利的第二天,黃珊汕和隊友一起來到訓(xùn)練館。她心里很清楚,這堂訓(xùn)練課,對接下來的奧運賽程來說,沒有什么意義了。但當卓賢麟布置讓她簡單活動一下時,她仍然倔強地說:“不!我平時怎么練,今天還要怎么練!”
規(guī)定、自選總共3套動作,黃珊汕的表現(xiàn)一如既往,輕松自如、優(yōu)質(zhì)完美。“在這種情況下還能這么輕松完成,自己昨天到底是怎么了?”還沒走下彈網(wǎng),黃珊汕的眼淚就大滴大滴地掉下來。
不到兩周后,她參加了在俄羅斯舉行的蹦床世界杯總決賽,輕松地拿下了金牌。那場比賽,讓黃珊汕堅定了決心:繼續(xù)4年!
2012年,黃珊汕第三次踏上奧運賽場,奪得了一枚銀牌。“我已經(jīng)完成了2008年自己在蹦床邊許的夢——我可以再站在奧運會上的領(lǐng)獎臺上。”
“2008年的一摔,把我所有的努力都摔沒了,我接受不了。但我還是要看看自己究竟行不行,我堅持了下來。”人們往往只注重結(jié)果,只認金牌,但在黃珊汕的心里這枚銀牌,甚至要比許多金牌的分量更重。“我拿到了銀牌,總是差那么一點,但沒有十全十美,這樣就會一直去努力。”
“珊姐很厲害,自我進入蹦床隊,她就一直是我仰慕的人。在北京奧運會上,珊姐是因為失誤才無緣冠軍的,她如果沒有失誤,我是肯定無法與她競爭的。”何雯娜說。
不久前剛拿了第30屆蹦床世錦賽冠軍的劉靈玲也說:“珊姐是一個傳奇人物,我一入隊就跟在她屁股后面,她在比賽中展現(xiàn)出來的那種舍我其誰的霸氣,是我一直以來學(xué)習的目標。”
對于中國蹦床隊的隊員而言,黃珊汕永遠都是他們的偶像。
在黃珊汕的全運會告別賽上,戰(zhàn)勝她的是廣東隊的李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面對別人稱呼她為“一姐”,李丹認真地想了一下,說:“我不認為我是‘一姐’,我只是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珊姐永遠像最初一樣是我們的偶像,因為她靠實力去贏比賽,讓人心悅誠服,即使輸了比賽,她也有一顆很寬容的心。”
1998年,第一屆全國蹦床錦標賽上,黃珊汕脫穎而出,拿下了個人冠軍,并幫助福建蹦床隊取得了團體亞軍的好成績。之后,她入選國家隊,一路走到了雅典奧運會上的領(lǐng)獎臺上。
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到來之前,她已經(jīng)把全運會、亞運會、世界杯、世錦賽的金牌都拿下了。若能再拿到奧運會的冠軍,那么,她就實現(xiàn)了職業(yè)生涯的大滿貫。可惜,最終她拿到的是銀牌。在“唯金牌論”的影響下,她的社會知名度遠不如自己的小師妹、奧運冠軍何雯娜。特別是在北京奧運會失利后的4年中,何雯娜的風頭完全蓋過了她。
“其實剛開始可能會有些失落。但是仔細想想,勝敗是很正常的,何雯娜確實是成功了,拿了金牌。再說像現(xiàn)在,她在前面,大家都在關(guān)注她,那我的壓力就更小了。”黃珊汕坦言,“我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挺過北京奧運會失敗的刻骨銘心后,黃珊汕把得失心徹底拋開。
“之前可能在乎名次,后來完全不在乎了,就覺得名次算什么呀。”黃珊汕說,“在領(lǐng)獎的那一瞬間,沒有像以前那樣對獎牌那么執(zhí)著了,更在乎的是過程。這過程讓我體會到了那種很刺激也好、很開心也好、很緊張也好的感覺,它已經(jīng)勝過了最后掛獎牌的那一瞬間。”
第12屆全運會的收官之戰(zhàn)后,卓賢麟曾說,如果不是跳歪了,黃珊汕是可以拿金牌的。但黃珊汕自己看得很開:“我該拿的金牌都拿了,除了那一塊奧運金牌。但奧運金牌對我來說不是全部,我認為該是我的就是我的。”
離開賽場前,黃珊汕和隊友陸春龍、董棟、何雯娜一一擁抱作別。“蹦床帶給了我很多榮譽,但榮譽是死的東西,我更注重友情。”她說。
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黃珊汕已確認無緣參加。畢竟,她已經(jīng)連續(xù)參加了三屆奧運會,這對于職業(yè)生涯相對短暫的女蹦床運動員來說,已是極為罕見。“我不會再堅持下去了,身上有一些傷病,不是想堅持就能堅持的。”
帶著小小的遺憾,黃珊汕回到了福建的家中。對她而言,現(xiàn)在媽媽就是“最大的事”,“除了媽媽,我什么也不關(guān)心。”三次奧運之旅、國家隊的位置、未來的人生路,她統(tǒng)統(tǒng)不去想。她要在這段時間里,好好地做一回女兒。
這十幾年,為了練蹦床,黃珊汕一年到頭和家人聚少離多。每當想念女兒,鄭鑾嬌都會走進書房。書房的櫥窗里,滿滿掛著80多塊獎牌。望著女兒帶回的一塊塊獎牌,鄭鑾嬌的眼眶有些濕潤:“這里的每一塊獎牌都是女兒的心血,她在我心中是最棒的。”

2001年,黃珊汕第一次參加全運會,勝券在握,卻鎩羽而歸。“回家的時候,爸爸也說好可惜,本來想說拿到牌子,請大家吃個飯什么的。那時候我才知道,我把一切都看得太簡單了。沒有想到,家里面對這塊金牌的渴望那么大。”黃珊汕回憶道。
更讓黃珊汕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年,一直支持她練習蹦床的父親突然離開了人世。黃珊汕強忍著悲痛,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除了訓(xùn)練,還是訓(xùn)練,一心沖著2005年全運會的個人金牌奔去。
“那時候就覺得,不管付出什么,我必須要拿到這塊金牌,”黃珊汕把“必須”兩個字說得很堅定,“以前覺得所有的東西都是可有可無的。自己想,就去爭取一下,自己不想,那就無所謂。但那塊金牌確實是我特別想要的,所以在那4年里面,我應(yīng)該說用盡了我所有的力量。最后拿到的時候,覺得特別地滿足。我說爸爸你看到了嗎?我拿到了。”
“在這個過程中,還不小心把奧運會的第三名給拿到了。”說起這個,黃珊汕笑了起來,“其實那個是很無意的。我不是沖著奧運會去的,我是沖著后面那一年的全運會個人金牌去的。”
這么多年來,黃珊汕一直想用一枚奧運金牌祭奠父親的在天之靈。但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明白了,父親當初送她走上競技體育的道路,并不是期望一枚金牌,而是希望女兒能夠在努力付出、揮灑汗水后平平安安的歸來。
“現(xiàn)在的我,沒拿金牌也很釋然了。”黃珊汕笑道。

在2013年全運會蹦床比賽結(jié)束后,觀眾、運動員和工作人員都已經(jīng)散去,黃珊汕獨自一人來到了蹦床前。
她繞著蹦床,靜靜地走著。當手輕輕拂過這個奮斗了10多年的舞臺,她停了下來,正面白色的網(wǎng),若有所思。
一年后,黃珊汕出現(xiàn)在天津舉行的全國蹦床冠軍賽的比賽場地中,不同以往的是,這次她的身份是教練,帶了6名年齡從11歲到14歲不等的小運動員。
當教練,對黃珊汕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嘗試。雖然沒什么執(zhí)教經(jīng)驗,但她可以說是中國最早開始從事蹦床訓(xùn)練的運動員,大賽經(jīng)驗之豐富,在國內(nèi)很難有人能超越。
剛剛擔任教練的黃珊汕,主要工作是指導(dǎo)小隊員,這種事她駕輕就熟。還是運動員的時候,她就經(jīng)常協(xié)助卓賢麟教練指導(dǎo)年輕隊員。“現(xiàn)在我是邊學(xué)習,邊指導(dǎo)運動員。國家蹦床隊有很多優(yōu)秀教練,他們也給了我很多幫助。”
對于她的執(zhí)教水平,福建省蹦床隊領(lǐng)隊嚴惠敏表示:“教練水平需要一個長期的考核。現(xiàn)在珊汕只是剛剛完成轉(zhuǎn)型。在這段時間,她非常盡心,是一名做事細致認真的教練。”
退役后,黃珊汕進行了一場手術(shù),病因是“十字韌帶斷裂”。才出院,她就拄著拐杖到蹦床館內(nèi),在場邊看小隊員訓(xùn)練,同時忍著劇烈的疼痛做康復(fù)訓(xùn)練。“小孩子看到了,會覺得我很堅強很厲害吧,也能稍微聽話些。”黃珊汕半開玩笑地說。
“手術(shù)后,我的膝蓋不能彎曲,所以每天都要仰臥著練習。只有進行康復(fù)訓(xùn)練,才能盡快恢復(fù)。”黃珊汕解釋道,“我都不敢露臉,因為訓(xùn)練時表情很痛苦,我可不想被別人看到這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