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太李,謝衛民,李蕭慧,李飛燕,李智專(. 江西銅業集團公司 貴溪冶煉廠,江西 貴溪 5;. 江西銅業集團公司,江西 南昌 0096;. 湖北大冶有色金屬公司,湖北 大冶 5005;. 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80)
銀錠國家標準修訂的探析
謝太李1,謝衛民2,李蕭慧1,李飛燕3,李智專4
(1. 江西銅業集團公司 貴溪冶煉廠,江西 貴溪 335424;2. 江西銅業集團公司,江西 南昌 330096;3. 湖北大冶有色金屬公司,湖北 大冶 435005;4. 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101)
介紹了銀錠的國內外主要貿易市場及銀錠標準對化學成份的要求;介紹了GB/T 4135-2002《銀》標準修訂的原則以及我國白銀生產工藝質量情況,并結合調研和數據分析結果對標準修訂過程中的焦點問題進行了探析,提出了修訂意見和建議。
銀錠;標準;修訂;質量;規格
《銀》標準是我國各種含銀物料生產廠家和交易各方共同遵循的銀錠產品規則,是指導企業銀錠生產、反映我國現有銀錠產品質量水平的重要依據。本文試就GB/T 4135-2002《銀》修訂過程中的焦點問題及修訂原則進行初步探析,并提出建設性觀點建議。
GB/T 4135-2002《銀》標準的性質為國家標準,標準于2002年9月發布,2003年4月實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發布。標準規定了銀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內容[1]。
白銀貿易按交期分為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國際的四大交易市場是: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CME),目前COMEX白銀合約成交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印度大宗商品交易所(MCX),于2003年11月在孟買成立,至今為止,MCX已占有印度商品期貨市場超過80%的份額。印度MCX交易所推出三種白銀期貨合約,分別是1kg的微型(Micro)白銀期貨合約、5kg的迷你(Mini)白銀期貨合約和30kg的白銀期貨合約;倫敦金銀協會(LBMA)是一家總部位于英國倫敦市、負責黃金白銀現貨交易的全球金銀行業同業公會。LBMA同時為該協會會員和倫敦金銀交易市場參與者提供服務的貿易行業中介機構。英國倫敦現在是全球最大的金銀場外交易市場,LBMA的核心客戶及其會員包括世界各國央行、黃金白銀生產商、精煉商、金銀加工企業和貿易企業等等;上海黃金交易所是國內主要白銀現貨交易市場,白銀交易品種有Ag99.9、Ag99.99現貨實盤交易和Ag(T+D)現貨保證金交易。近幾年白銀交易逐漸活躍。我國白銀市場以現貨為主,交易市場主要有:華通白銀交易市場、廣東省貴金屬交易中心、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湖南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天津貴金屬交易所、無錫君泰貴金屬交易中心、湖南維財大宗貴金屬交易所、北京貴金屬交易所、深圳瑞兆貴金屬交易所等;國內市場白銀交易主要以“GB/T 4135-2002”標準為產品質量及規格的檢驗標準,主要有99.95%和99.99%兩種規格,該標準主要技術指標的化學成份同等采用了美國的ASTM B 413-97a標準的相應牌號,表1為國內外銀錠標準化學成份表。

表1 國內外銀錠標準化學成份對比表
白銀是貴金屬之一,早期主要用于裝飾品、餐具和貨幣,在民間流傳較廣。隨著工業的發展,開發了新的用途,如電接觸器、釬焊合金、催化劑和照相材料等,是電子電氣、化工試劑、化工材料、工藝飾品行業[2]的主要用材,貨幣制造和紀念品制造也占有一定的份額。目前銀的工業用途占到總量的60%左右。我國銀儲量較大,全國各類銀礦保有儲量居世界第五。2001年1月開始,我國放開白銀市場,白銀同其它賤金屬一樣完全進入市場。由此,我國的白銀產量、出口量及消費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白銀的精煉工藝主要有分銀爐精煉、TROF轉爐熔煉、真空熔煉、卡耳多爐熔煉、電解精煉、化學法精煉等方法。熔化設備主要有中頻感應電爐、高頻感應爐、高溫電阻爐等[3]。銀錠產品主要有15kg和30kg兩種規格,15kg銀錠為國內市場交易產品,通常采用立模澆鑄,30kg(約1000盎司)銀錠為國際市場標準錠[4],通常采用平模澆鑄。通過函調和現場調查方式,對國內30余家主要生產企業,總產量為7500t左右的銀錠產品質量狀況進行調查。從調查結果(見表2)可以看出,我國的銀錠產品質量均較高,主品位平均達到了99.992%,最高的達到99.999%,但也存在個別雜質高影響品級率的情況。為了使《銀》國家標準做到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產品安全可靠,能充分體現當前我國銀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的質量現狀,盡量滿足各方用戶的要求,2012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標準修訂計劃,由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相關企業承擔《銀》GB/T 4135-2002的修訂。
GB/T 4135-2002《銀》標準在行業中應用近10年,對銀的生產、貿易、使用過程,起到了很好的規范引導作用,對銀的國內生產技術水平的發展和產品質量的提高起到積極的作用。但隨著銀冶煉原料的復雜性,銀錠產品中雜質含量種類及其實測值的變化,用戶對銀質量要求的變化,部分內容已不能適應市場要求,有色標委會2013年開始啟動標準的修訂工作,修訂過程中的主要焦點問題有以下幾點。
5.1 標準主旨
GB/T 4135-2002《銀》標準規定了銀錠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內容,同時也規定了粒狀銀的物理規格、檢驗規則和包裝要求,但不夠明細。而GB/T 4135-2002《銀》標準的主體是銀錠,因銀包含了銀粒、銀粉、銀箔、銀棒等與銀相關的產品,標準名稱定義太寬,有必要重新定義標準的主旨為銀錠。
5.2 銀錠產品類型
原標準規定了IC-Ag99.90、IC-Ag99.95、ICAg99.99三個牌號,產品類型難以滿足不同層次用戶的需求。中國銀整體產業水平較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較低,但在深加工方面得到快速發展,如銀化合物、銀基釬料、銀基接觸材料及電子漿料等。根據中國商務部網站信息,中國電子電器工業、銀基合金及釬焊料、銀工藝品首飾,抗菌產品等其它新興領域對高純度白銀的需求在逐年遞增。市場對銀錠品質有更高層次需求,有必要在修訂過程中增加高品質牌號,制定相應標準為企業和市場的向導,以能夠滿足高端用戶的需求,引導銀錠的高端市場,為銀錠生產和應用企業提供一種選擇,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保持標準的先進性。
5.3 銀錠產品技術要求
標準中雜質元素含量的差異化規定,不符合產品質量標準規范。GB/T 4135-2002《銀》標準規定,“IC-Ag99.99牌號中的鉍質量分數為不大于0.0008%,鉛系統回收銀IC-Ag99.99牌號中的鉍質量分數可不大于0.001%”;這種差異化規定,放寬了鉛系統IC-Ag99.99牌號鉍的要求,雖然有助于提高鉛系統回收生產銀錠的品級率,但降低了其在市場的競爭力,同時造成市場上銀錠品質的混亂。《銀錠》是產品質量標準,按同一標準生產出的銀錠質量應該一致。只有按照先進的、高水平的產品標準組織生產,才能有符合市場需求的高質量的產品,才能有不同源料生產銀錠企業同臺競爭的機會,才符合產品標準的要求。
5.4 雜質元素含量
隨著原料及用戶需求的不同,雜質元素限量需進一步優化。產品標準水平的高低,決定了產品質量的優劣,決定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在函調和現場調研中,用戶對IC-Ag99.99牌號銀錠中Cu的含量提出加嚴要求,理由是銅含量過高,會對銀加工產品的品相產生較大的影響。生產企業提出:原標準對Te元素含量的過高要求是影響銀錠品級率的主要因素,而Te元素含量的高低對加工產品質量的影響甚微,建議可放寬Te元素含量要求。根據2010年至2012年國內主要企業生產銀錠化學元素含量統計表(見表2)看到,我國銀錠產品總體質量較好,基本都能達到原標準IC-Ag99.99牌號要求;Cu的平均含量為0.00137%,與原標準要求(0.003%)相比,加嚴銅的限量符合我國銀錠總體的高品質情況和生產技術水平,也能滿足用戶的要求。針對調研中提出Te影響銀錠品級率的因素,對標前蘇聯(гOTC 6836-80)、日本(JISH 2141-1964)[5]銀錠標準,其對CP99.99牌號中Te限量是不作要求的。與國外同類標準比較,由于原標準(GB/T 4135-2002)雜質含量要求主要參照采用美國ASTM標準[5],對比表2中Te的含量情況,Te元素含量要求過嚴,不符合國內銀錠質量現狀,據調研,近年來由于受源料的影響,國內生產銀錠中Te含量明顯上升;而Te在銀電解過程中還沒有一種有效的方法除去,部分企業為了不丟失市場,采取上小轉爐,延長氧化吹煉時間等方法降低Te含量,以達到國標對Te含量的要求,但是帶來了冶煉爐渣難處理,污染環境,能耗增加、成本增加等系列的問題;同時,據調查,Se、Te對下游企業沒有太大影響;LBMA、日本、蘇聯等標準中對Se、Te也沒有要求。對照國外標準表明:國內標準存在過嚴、質量過剩的問題,標準要求與國內產品的實際不盡相符。過高的要求,帶來的是企業生產成本的增加,不利于生產企業的長遠發展。標準是市場及用戶的需求導向,是企業生產技術水平和企業經營思想的綜合反映,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產品開發以及市場競爭能力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更先進的產品標準無疑是重要的,但易產生質量過剩問題。而切合產品實際的標準,才能突顯標準的實用性。

表2 2010年至2012年國內主要企業生產銀錠化學元素含量統計表%
5.5 銀錠標準規格
原標準銀錠規格有15kg、25kg、32kg、37kg銀錠四種,由于受模具、成本、運輸、用戶要求等因素影響,市場上流通的主要是15kg、30kg兩種規格銀錠。但因標準對銀錠規格外形尺寸沒有明確要求,在生產、使用和貿易過程中沒有起到規范引導作用。原標準規定“銀錠頂端縮坑不得大于:長10mm,寬3mm,深5mm”,不同規格銀錠采用同一外觀質量標準,在檢查驗收過程中,經常產生爭議。對我國15kg銀錠和30kg銀錠兩種規格生產工藝技術進行調查,結果為我國15kg銀錠生產基本都采用平模澆鑄和立模澆鑄補頭或切頭兩種方式,銀錠頂端縮坑基本不存在;30kg銀錠生產采用平模澆鑄方式,沒有切口。所以,應根據國內生產銀錠工藝及表面質量實際情況對銀錠規格作明確規定,銀錠規格類型應進行優化縮減。
為了使修訂的《銀錠》國家標準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盡量滿足各方要求,在修訂標準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修訂后的標準要充分體現當前我國銀錠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的質量現狀,并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合理開發產品品種,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修訂標準時應充分考慮生產廠家、用戶和貿易商的意見和建議。修訂的標準切實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3)修訂后的標準應有利于產品的進出口,同時起到規范市場和引導消費的作用。
根據以上的修訂原則及函調、現場調研結果,建議對GB/T 4135-2002《銀》標準進行如下修訂。
(1)將《銀》標準名稱改為《銀錠》,刪除銀粒、銀棒的取樣和規格等相關內容。
(2)在原來3個牌號的基礎上,增加ICAg99.995牌號標準,并將雜質化學元素規定為質量分數不大于,Cu:0.001、Bi:0.0005、 Fe:0.0005、Pb:0.0005、 Sb:0.0005、 Pd:0.0005、 Se:0.0005、Te:0.0005;同時建議有關部門增加配套的化學分析方法。
(3)將原標準IC-Ag99.99牌號中鉍質量分數統一規定為不大于0.0008%;按牌號將鉛冶煉系統回收生產銀錠與其它系統生產的銀錠進行統一。
(4)將IC-Ag99.99牌號銅含量修改為不大于0.002%,碲含量修改為不大于0.0008%;使標準銀錠品質與國內銀錠質量基本相符,提高銀錠品級率。也可針對IC-Ag99.99牌號中同族元素硒、鉍、碲,參照GB/T 467-2010《陰極銅》[6]中模式,按元素組分別要求不大于0.0008%,元素組總含量不大于0.002%。用戶對元素組中個別雜質有特殊要求時,可在合同或訂貨單中提出。
(5)將原標準的四種銀錠規格改為以15kg、30kg兩種銀錠規格為主;并明確規定銀錠規格外形尺寸及物理規格要求(見表3);明確銀錠表面質量要求為“銀錠頂端縮坑深不得大于12mm;銀錠頂端切口高度不得超過端面5mm”。

表3 銀錠外形尺寸及重量要求
先進的、科學的、可操作性的標準是標準修訂人員追求的目標,是生產企業和用戶期待并應共同遵循的技術規范。為使修訂后的GB/T 4135標準在規格、雜質元素含量和成本等方面能夠更好地滿足生產、加工、貿易的要求,需要各方作出共同努力。文中觀點代表個人意見。
[1]GB/T 4135-2002, 銀[S].
[2]李培錚. 銀生產加工技術手冊[M]. 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 2003:33-40.
[3]孫戩. 金銀冶金[M].2版.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 2001:542-576.
[4]有色金屬工業質量技術監督. 國際黃金市場的“ISO”倫敦黃金市場的金銀錠質量認證[E]. 北京: 有色金屬工業質量技術監督, 2001.
[5]宋文代, 范順科. 金銀精煉技術和監督手冊[M].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 2003:95-105.
[6]GB/T 467-2010, 陰極銅[S].
Research and Analysis National Standard Revising of Silver Ingot
XIE Tai-li1, XIE Wei-min2, LI Xiao-hui1, LI Fei-yan3, LI Zhi-zhuan4
(1. Guixi Smelter, Jiangxi Copper Corporation, Guixi 335424, Jiangxi, China; 2. Jiangxi copper corporation, Nanchang 330096, Jiangxi, China; 3. Daye Non-Ferrous Metals Co, Daye 435005, Hubei, China; 4. Shenzhen GEM Co., Ltd, Shenzhen 518101, Guangdong,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main domestic and foreign trade market of silver ingot and silver standard chemical composition requirements; introduced the revised GB/T 4135-2002 "silver" standard principles and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silver quality of production process, combined with the investigation and data analysis results, focused on the problems during standard revision process, the advising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was proposed.
Silver;standard;revision;quality;specifications
G307
A
1009-3842(2015)03-0019-04
2015-01-07
謝太李(1984-),男,云南楚雄人,工程師,主要從事銅陽極泥中貴金屬提取工作。E-mail: xietaili1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