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日前,美國《時代》周刊刊文指出女性天生有健康優勢。世界各國的數據都顯示,女性的平均期望壽命要比男性長,比如美國的8萬百歲老人中,85%為女性;中國老年學學會發布的最新數據也顯示,我國百歲老人中女性數量明顯多于男性,占到總數的四分之三。
女性天生有長壽優勢
很多研究指出,女性的生理結構天生就比男性更有長壽優勢。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研究發現,女性身體細胞修復再生能力更強,細胞更加“持久耐用”;相比之下,男性的細胞像“一次性用品”。早在1986年,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就發現,X染色體上有一個基因對DNA修復有重要作用,而有兩條X染色體的女性延緩老化的能力相對就“多了一層保障”。
此外,雌激素也有利于調節血脂代謝?!芭?0歲之前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要顯著低于男性?!焙颖笔∪嗣襻t院婦科主任秦英教授表示,雌激素能促進高密度脂蛋白的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俗稱“血管清道夫”,是冠心病的保護因子,因此女性在絕經期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也相對比較低。很多女性在絕經期以后才出現一些心腦血管疾病和骨質疏松等,就是因為雌激素減少的緣故。
在一些災害和意外事故中,女性幸存的幾率比較高,這可能也與女性生理結構有關。“女性每月月經出血量多時可達80多毫升,在一些短期大量出血事故中,女性對應激反應的耐受性要比男性大一些,生存的幾率也就相對較大?!鼻赜⒔淌谡f。
社會角色更單純
北京中日友好醫院老年科主任李海聰教授表示,社會上男性的責任仍然要比女性大很多。一些高危行業仍然是女性的禁地。
就拿記者行業來說,據中新網報道,2013年共有71名記者遇難,其中96%的受害記者是男性。而在建筑、礦場等危險行業中,也鮮見女性。
俄羅斯科學院社會研究所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加經常抱怨工作對健康產生的不利影響,而這種影響不單是工作條件和困難程度,更多傾向于精神壓力方面。
“女性一般同時也是母親、妻子,要照顧家庭,不能總往外沖?!北本┐髮W第一醫院婦科主任醫師白文佩教授表示,雖然現在女性在職業生活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整個社會對女性的期待仍然低于男性,因此女性在職場中面臨的壓力就比男性小。
進入老年后,兩性在社會參與度方面也有一個明顯差距。“我們在進行社區活動時發現,很多老年男性不愿意參加,他們認為應該做一些有技術含量的事,社會融入度就低,不利于心理的健康。”中國老年學學會心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楊萍也有感受,相比而言,老年女性更愿意融入到社區中,更愿意和周圍人玩在一塊兒,也就更容易產生積極的情緒。
“我們呼吁真正的社會性別平等,而非形式上的希望兩性在社會角色上獲得更好的平衡。不要思維定勢,兩性身上有利于健康生活的細節,都應互相借鑒和學習。”楊萍建議。
生活習慣更健康
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不久前在《國際癌癥雜志》上發布我國2003-2005年以人群為基礎的癌癥生存數據,女性的生存率總體高于男性?!斑@與女性生活習慣比男性一般要好有關?!卑孜呐逭J為。
“由于觀念與文化影響,女性更關注生活細節,更加注意健康和衛生,而男性由于其長期在外打拼的社會角色,慢慢弱化了這些功能?!睏钇加^察,女性在外應酬的機會比男性相對要少,更多在家吃飯,避免了糖分、鹽分、油脂、酒精的過多攝入。
女性也比男性少了一些不良習慣。中國疾控中心、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控中心聯合發布的《全球成人煙草調查——中國部分》顯示,我國女性吸煙率為2.4%,而男性吸煙率則高達52.9%!而吸煙是引發各種慢性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白文佩建議,男性也應該適當摒棄一些男人的“標志”,不但有利于健康,也避免了家人被動吸煙。
除了生活習慣,女性在情緒釋放方面也有優勢,“男兒有淚不輕彈”便是最好的佐證?!翱奁茏屌阅芗皶r宣泄,很好地減壓?!睏钇颊f,其實,男性適當表現柔弱的一面,更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助于工作和生活的良性循環。
女性的社會角色決定了女性的家庭事務與生活自理能力較強,適應性較強,因此,女性的社會適應性要比男性好一些。
(摘自《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