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祥
不知何時開始,幾乎所有的媒體都被互聯網話題所占據,而活躍者大多都為互聯網的追捧者。2014年,最熱的話題基本都被互聯網所覆蓋,互聯網焦慮癥似乎成為整個社會的魔怔。求變成為多數企業謀求出路的方向,如何變卻又成為它們頭上的那團霧水。
的確應該求變了,因為互聯網正在改變世界,其迅猛之勢不可低估,但是無論如何改變,互聯網給商業帶來的變化,依舊應該遵循商業的基本規律,或者說更貼近商業本質。任何一個企業決策者,都不可回避商業的基本規律,這也將成為未來決策的依據,無論企業面臨的是升級、轉型還是顛覆。
當互聯網思維一次又一次沖擊企業決策者大腦時,我們很多時候忘記了參與市場競爭最根本的三個要素:1.未來的趨勢是什么?2.自身的資源優勢在哪里?3.核心的競爭力是什么?這是企業戰略決策不可回避的三個問題,互聯網思維為企業戰略決策提供了新的思維方向,而互聯網技術則為企業運營戰術組合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互聯網對未來趨勢帶來深遠的影響,最本質體現為用戶中心極致化。這是商業又一次巨大的進步,但并不是新生事物,因為供過于求標志著制造中心的商業時代結束,商業競爭在那時就已悄然進入了用戶中心時代,只不過互聯網技術讓用戶中心變得更加徹底。企業決策者對未來趨勢的把握,其優劣只體現為誰能將用戶中心做到更加極致。
任何一個企業參與商業競爭,都難以跳出自身資源這一基礎,這也是決策者作任何決策的物質基礎。任何忽略自身資源特征的決策,都將把企業帶入誤區甚至是萬劫不復的深淵。星巴克在美國將O2O作為其有效的競爭策略構成部分,依舊以線下門店資源為基礎,以服務為連接線上和線下的核心,選擇有效的線上平臺為補充,最終形成了有效的O2O閉環。對于任何一個企業決策者,自身資源決定了一個企業對互聯網應用的深度,很多時候互聯網是應用的工具,但并不一定是必需的。不少企業決策者單純地將互聯網作為營銷工具和傳播工具,是因為它們并未認識自身資源特征。
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是任何一個企業發展的驅動力。試問:互聯網是否將成為所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答案一定是:No。一旦如此,那將無核心競爭力可言。在核心競爭力構建上,我們決策者大可不必為互聯網抓狂,而應根據行業屬性的要求和自身資源的現狀尋求出路。
2015年,中國商業環境的變化無疑還將加速,這對企業決策者是一個考驗。對于互聯網企業的決策者來說,傳統商業規律和運營精髓是他們的必修課。對于傳統企業的決策者來說,構建互聯網思維和加深對互聯網技術的理解,是他們跟上時代變化難以回避的現實。2015年,企業決策者面臨的挑戰其實是一樣的:思維方式和決策能力的跨界,即使互聯網企業決策者和傳統企業決策者的跨界方向相反。但是無論發生什么變化,對商業本質的把握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