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智能家居,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昂貴的造價,麻煩得近乎“科幻”的安裝方式,當然還要面對不可知的出故障的幾率。這些都是阻礙智能家居在市場上普及的重要因素,對國內市場而言,居高不下的成本才是用戶不能接受這些產品的原因。而最近幾年,大多數廠商試圖通過物聯網這一概念來重新定義智能家居產品,如今我們看到的諸如智能冰箱、智能微波爐,甚至是智能馬桶都是這種概念下的產物。不過很遺憾,物聯網概念下的產品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智能家居的成本并將安裝的步驟進行了簡化,但對大多數用戶來說,智能家居產品還是太過昂貴。
最近兩年是智能手機發(fā)展最為迅猛的時間,智能手機廠商們想盡了一切辦法讓自己的產品顯得更有亮點,什么美顏自拍神器、可以拍星星、2K屏幕、Hi-Fi等等概念全都加入了智能手機產品,稍等,我好像還忘記了“情懷”這樣具有格調的概念。在6月,蘋果正式宣布推出了Homekit,規(guī)范了智能家居產品如何和iOS終端連接和通信,這也意味著移動產品(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將在智能家居行業(yè)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改變智能家居市場的固有格局。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由移動設備占主導地位的智能家居產品更多地代表著智能家居產品“輕型化”的趨勢,這在最近一年多的時間中表現的尤為明顯:通過APP來實現家庭中的多屏互動,通過手機來遠程控制電器,這些類似的功能我們都聽到或看到過,在過去,這些功能實際上是不成體系的、彼此之間是孤立的,但在Homekit中,這些功能將被有機地整合起來,通過一個統(tǒng)一的接口來對智能家電進行控制。當然,現在Android智能手機在這方面還有所欠缺,不過也有廠商在進行嘗試,比如為手機加入遙控功能,通過紅外接口對家中的電器進行控制,可以預見的是,Android操作系統(tǒng)必然也會采用類似Homekit這樣的統(tǒng)一規(guī)范,讓智能手機更多地參與到智能家居的領域中來。
這樣以來,消費者想要體驗智能家居產品的成本將會大大降低,甚至還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智能家居夢想。這或許是件很折騰的事情,但生活的樂趣不正是這些折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