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2014年9月6日,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終將以其獨特的“廳團合一”的全新面貌,以及由擁有世界最前沿的音樂工程技術的頂尖團隊——“四維音樂工程設計”為其度身打造的錄制系統及殿堂級后期制作棚重現公眾視野,以此迎來她在遠東的嶄新起點。
據悉,由世界級的建筑大師磯崎新和聲學大師豐田泰久,共同創新設計而成的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坐落于上海文藝核心——復興中路1380號,其由1200座的演奏廳(簡稱“主廳”)和400座的室內演奏廳(簡稱“演藝廳”)兩個表演大廳組成。徐徐步入大廳,暖金的色調溫暖著每位聽眾的視野;正所謂“聲未到,心已入”,席壁而掛于主廳和演藝廳上方的,即是設計大師磯崎新的完美杰作:點、線、面的結合,將每個有關于音符的細枝末節不帶任何遺漏的傳送到每個角落。整個上海交響音樂廳演奏廳沒有一個擴聲音箱,引用時下最流行那句話——“不插電”傳播。如何將現場聲音最為原始地予以呈現,永遠是音樂廳建聲設計的靈魂。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坐擁被行業專業人士公認為“混音界A級錄音室模擬‘心臟”的模擬混音調音臺——Rupert Neve 5088。這臺由“四維音樂工程設計”定制化配置的調音臺,結合了與時間同步的數字音頻工作站(Digital Audio Work Station,簡稱“DAW”),能夠將藝術家們的即興表演完美無暇地保留下來。
借用此刻工作人員的一句話:“如果明天電影‘阿凡達創意組想與我們合作,我們只能說‘Why not(為什么不呢)?因為,此刻你所感受的,就是最先進的,沒有其他。”
然而,隨著當代聽眾音樂審美能力的不斷提升和對現場體驗感需求的不斷深入,一顆A級心臟還遠不能滿足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音樂放飛”之夢,只有擁有了更強的翅膀才能飛得更為高遠。而標準監聽環境的“5.1環繞后期制作棚”和全球首個音樂廳的“3D全息聲音后期制作棚”——正是這雙強而有力的“翅膀”,勢必將進一步奠定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在藝術、技術領域的頂尖地位。
據“四維音樂工程設計”技術負責人介紹,5.1環繞后期制作棚,是由“四維”團隊為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量身打造的、符合國際聲學ITU1116標準的后期制作棚。由5個環繞聲音箱和1個低音炮組成,配合“圣桑聲學”品牌特制的聲學模塊,將聲音錄入達到完美“無損”水準。打個比方,如果將兩聲道比喻成當年初入角尖的“M”帶寬,而5.1則是現在公認的光纖了。所以,毫無疑問,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已經走在了錄音制作的前端。
全球音樂廳中首個讓聲音“觸手可及”的全息系統
更值得一提的是,“四維音樂工程設計”將全球領先的全息聲音技術完美應用于該錄制系統,進一步將聲音“全息式”呈現。
據了解,源自于德國的全息聲音技術,可以在空間中360°任意方位進行精確聲像定位,甚至可以隨音響工程師的要求進行實時移動。這是任何當今其他的系統都無法比擬的!從觀旁者的角度,“身臨其境”是她的代名詞;從專業者的角度,她是令聲音“觸手可及”的工具。而更為業內人士津津樂道的是,這是一個可以同時滿足多種音頻格式的系統。換句話說,它可以向下兼容兩聲道立體聲、5.1環繞聲等各種音頻格式,這更令大師們無比垂涎。
而借助于四維音樂工程設計的尖端力量,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將“觸手可及”的全息系統予以融合收納,同時其也成為了全球首個擁有全息聲音系統的音樂廳。
“中央存儲系統”將“音樂沒有國界”變為現實
依托于“云”端,在線高質量、無國界的音樂表演將成為可能。據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相關負責人透露,其目前正在與德國柏林愛樂樂團進行合作洽談,在不久的將來,一種別具一格的音樂交流形式即將問世。當然,這將完全歸功于強大的“中央存儲系統”!它不僅是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數據存儲保證,也是新概念的內容交流平臺,更將大師貝多芬“音樂沒有國界”的名言變為了現實。
而令諸多業內人士所驚嘆的是,以上所有的新穎、專業、獨有、前端的錄制系統方案都是由“四維音樂工程設計”為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量身定制的。對于上交、四維的此次攜手合作, 中國獲“格萊美”獎第一人的國際知名錄音師陸曉幸教授評價道:“為了使得音樂廳能呈現出最完美的聲音,麥克風吊位便顯得非常重要。此次借助“四維音樂工程設計”的精準設計和定位,對廳內麥克風的吊位進行了升級調整,尤其是 “sE Electronics”品牌高端電子麥克風的組合配套——通過此前的兩次試錄排演,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團內高層的高度認可;我也認為,目前在上海乃至全國還沒有僅用最簡單的Decca Tree 系統的情況下,使得回響、空間感等多方面達到如此平衡精準的效果,所以,我覺得這次與“四維”的合作是相當成功的; 同時,我更有這樣一種感覺,這次合作也標志著國內藝術和技術的結合達到了一個全新的水準,所運用的3D全息聲音技術,可以說,是該頂尖技術于此類音樂廳的全球首次應用;而這更是代表音樂工程產業未來發展的一大關鍵趨勢——即在此基礎上結合“云技術”的應用,在未來,百姓家中的“家庭影院”便將能實現全球音樂會的3D播放,為千萬家庭帶來更直觀、更切身的感官體驗,也將音樂廳的有限空間無限延伸到了全世界。
作為此次項目的重要合作方之一,“四維音樂工程設計”是來自美國的、擁有國際化頂尖平臺的音樂工程公司,其旗下聚集了國內外的音樂工程、音視頻媒體創意、音樂聲學、室內聲學、室內設計等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導師,諸如為公眾所熟知的英國著名聲學設計大師Andrew Munro先生、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Jürg Jecklin教授、同濟大學原聲學研究所所長盛勝我教授等。不得不說,“四維音樂工程設計”在音頻領域所展現的成就,正借著此次與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合作輻射開來,雙方將“藝術”和“技術”予以進一步地創新緊密融合,更譜寫出了令中國乃至全球音樂愛好者驚嘆不已的輝煌樂章。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