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琦
(長春大學旅游學院基礎部,吉林長春130607)
獨立學院一直采用分自然班的模式進行大學英語教學,但由于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同,教師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大學英語教學遇到很大的阻礙。長此以往,教師不能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因不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而對英語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因此,對學生進行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是獨立學院的必要選擇。
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最重要的理論依據是“i+1”理論,即美國應用語言學家Krashen在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中提出的“語言輸入假說”。Krashen認為,人類只有獲得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才能習得語言。所謂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用公式表示,就是i+1。其中,i表示語言學習者目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語言學習者現有水平的語言知識。如果語言輸入遠遠超出學習者的現有水平(即i+2)或者接近甚至低于學習者的現有水平(即i+0),就難以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我們只有充分理解含有i+1的語言輸入,并按照自然序列,才能從i層次過渡到 i+1層次。[1]
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分為三個層次,即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2]獨立學院也應該根據教育部提出的教學要求,實行分級教學模式,滿足不同層次學習者的英語學習需求。
獨立學院的大部分學生處于Krashen“語言輸入假說”中的i+1層次,即教師的授課難度略高于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學生認為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是對原有知識的補充和完善,可以做到學有所獲;而另一部分學生處于i+0層次或i+2層次。也就是說,在這兩個層次上的學生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即學生在大學英語課堂中基本或完全聽不懂和學生對教學內容可以基本或完全掌握。學生處于“吃不飽”和“營養過剩”的狀態中,對英語學習都是十分不利的。長此以往,學生會對大學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因此,對獨立學院學生實行英語分級教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
大學英語精讀是一門綜合訓練課,主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等能力。由于班級人數較多,很多教師對聽說教學的反饋感到力不從心。即使對學生進行聽說教學,也很難讓所有學生參與其中,而只能對幾組學生進行教學結果檢查,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倘若這種不良的學習狀態形成惡性循環,學生會更加對英語學習產生倦怠情緒,從而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心情和教學進度。
教師在授課中一般使用傳統的語法翻譯教學法,缺乏教學創新意識。久而久之,學生會對固定的教學模式產生厭煩情緒。基礎較差的學生認為無論在哪個層次學習,學到的東西都是一樣的,只是教學進度存在差異,從而安于現狀,期末考試成績往往低于平時測試成績。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教師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其需要,所以學生表現出懶散、沉悶的學習狀態,英語水平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面對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中的種種困難,部分教師表現出懈怠狀態,如備課不認真,主觀臆斷地講授課文內容,對知識不求甚解,甚至難以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聽力訓練方面,只給學生相關答案,對篇章沒有整體的把握,使學生聽過講授和了解答案后也不知所云;口語訓練方面,在學生完成對話、討論、辯論后不進行點評,對學生的普遍性錯誤不及時糾正;教學管理方面,對基礎較差的學生采取放棄態度。教師不負責任的教學態度勢必對基礎較差的學生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挫傷其英語學習積極性。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補充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選擇以聽說能力為主的教材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教材,并通過填寫自主學習記錄的方式對每個單元的教材內容進行監測。口語方面,教師可以在每個單元給學生留一到兩個可選擇的話題,讓學生以對話的形式寫在自主學習記錄上面。為進一步跟進自主學習的效果,教師可以兩周進行一次聽力考試來鞏固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
其次,教師要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可以對整個班級進行分組,并選出基礎比較好的作為小組組長。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在組內采取“一幫多”英語學習互助組,課余時間討論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組織組長定期開會,反映學生近期的學習心理變化。
最后,教師可以采用科學跳級制。分級后的學生處在Krashen所提出的三個層次上,即i+1、i+0和i+2。通過對學生期末考試成績以及平時成績進行考核,采用學生自愿主動、教師推薦的方式,使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過渡到i+1層面,基礎較好的學生達到i+2層面,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興趣。
分級教學中,針對大學英語精讀課課型,教師所選擇的教學內容應該有針對性。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應選擇注重聽說能力的教材和教學內容;而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應選擇注重提高基礎知識的教材和教學內容。在所選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合理性方面,教師應該打破固有的教學觀念,與時俱進,本著最大限度滿足學生需求和最大程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則,選擇授課內容。在提升師德意識方面,負責分級教學的教師應該轉換角色,秉承“教育是一種服務”的理念,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尊重每一位學生,并對每一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真正做到教書育人。學校應該對教師給予相應的獎勵,如完善教師培訓制度、提供國外訪學機會、獎勵分級教學中表現突出的教師等。
獨立學院實行分級教學模式改革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也為教師、教學管理方面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迎難而上,不斷實踐和探索,從而完善教學體制,讓學生滿意,保證學生有效地進行英語學習。
[1]Krashen,S.D.Sen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n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