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計量學院 曹 儀 王彭杰 王 鑫 高世婭 苗 娟 王俊杰 胡玉華
固體廢棄物污染與大氣污染、水污染并列為當今世界的三大污染。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也日趨增多,我國逐漸成為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國家,人均每年垃圾產量已達440 kg,有2/3的城市都苦于應對每天源源不斷的垃圾[1]。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處理對于城市環境保護和規劃管理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已經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部分。
近年來,全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規模不斷擴大,投資規模也隨之劇增。《中國城市環境衛生行業發展報告(2013)》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達1.71億噸,同比增加4.18%,連續6年保持了上升趨勢;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為14 489.54萬噸,同比增加10.5%。[2]“十一五”期間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投資規模561億元,完成規劃值863億元的65%,而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了2 636億元的投資規模。規劃中,相較于其他領域的投資,生活垃圾處理投資規模絕對量和增量巨大。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和資源化的處理技術有了較大發展,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逐步提高。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建設滯后,收運能力不足,導致大量生活垃圾露天堆放,未進行集中處置。中小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水平和設施建設相比大城市嚴重滯后,大量城市生活垃圾未經合理、有效處理。垃圾處理存在著數量不斷增長、組分特別復雜、危害有目共睹、沖突時有發生等問題。
近年來,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化工作主要是在標準化組織機構建設、標準的制修訂、標準規劃編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發展,對提升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和水平、促進產業有序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國大多數有關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標準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或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組織機構的下屬標準化部門制定發布或聯合發布。國家機構在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標準制定過程中占據著重要作用,而建設部門和環保部門等標準制定部門為同級部門,在標準的制定過程中職責存在重疊,并不利于行業整體的標準化體系建設。雖然早期的全國環保產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275)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分技術委員會的發展和建設為垃圾處理行業標準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示范,但是標準化組織機構建設依然緩慢。所以,完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我國關于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涵蓋了垃圾處理的工程項目建設、垃圾處理技術、垃圾處理設備、基礎通用等方面標準,從而形成了以技術標準為主體,方法標準、基礎標準相配套的標準體系。據統計,目前我國已發布并實施的與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密切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350余項,其中國家標準135項,行業標準218項(具體數量統計見表1)。

表1 現有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數量
隨著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管理和技術水平的發展,其標準規劃編制建設日益得到重視。“十二五”以來,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及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編制了相關規劃,明確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化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具體標準項目。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標準體系建設起步較晚,在出臺各種技術標準以規范垃圾處理工作的同時,沒有編制出有效的標準體系。在今后的垃圾處理行業中,應將標準規劃編制與體系建設作為工作的重點之一。


盡管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化工作已取得了重要進展,但隨著城市化以及城市規劃迅速發展的客觀現實,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化工作的實際需求不斷提高,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亟需大力改善。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一是標準制修訂工作中政府干預過多,使得行業發展緩慢。技術標準的制修訂依賴于國家政策導向,不能良好地適應于垃圾處理技術水平發展的需要。
二是我國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管理標準較少,對管理標準的重視程度不夠,技術標準相對較多。現實情況下許多城市仍然面臨垃圾圍城的困境,這與我國垃圾處理行業管理標準的缺失密不可分。
三是標準體系不健全,標準協調性不強。在垃圾處理行業中沒有綜合考慮選址、技術水平、運營費用等各種因素的標準體系,缺乏對于各地區適用的垃圾處理方式、地點、物流等環節綜合選擇的整體考慮,垃圾處理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沒有得到有效銜接。
四是現有標準宣貫、監管力度較為乏力,使得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低且易造成二次污染。
組織與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密切相關的部門和企業,編制先進、科學、合理的標準體系表以及相應的標準明細表,以作為標準化決策和管理的依據。標準是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因此還要進一步加快相關領域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對于標準體系中標準缺失部分加快研制,緊跟垃圾處理技術發展的步伐;對于標齡過長、不適合實際情況的標準應及時廢止或修訂。
應通過相關部門的協調,召集相關領域專家,組建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專業標準化技術組織,專門負責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的研制與推廣。各相關部門應加強內部管理,明確其任務,及時跟蹤國際上相關垃圾處理技術標準的制修訂狀況,及時跟蹤城市垃圾處理領域科技發展的動態,了解國家、行業相關標準的制修訂。在運作上,可以建立由政府統一領導、各部門分工負責的運行管理機制,由環保、規劃等部門協調配合,城建、財政、水利、國土、公安、農業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歸口落實各項措施,進行全方位的綜合管理。
首先,政府應實施技術標準戰略政策和發揮專項資金的作用。加大在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方面的投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領域的重要專項標準制定和修訂工作,提高相關標準的研制水平。其次,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有關企業應建立標準化工作專項基金,保證每年投入標準化工作經費,形成穩定的經費投入渠道,用于建立健全先進標準體系建設,同時企業應建立精通業務、結構合理的標準化工作團隊,培養專職從事標準化工作人員。
政府要高度重視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化工作的宣傳和貫徹,在組織培訓會的同時以調研為載體,加強生活垃圾處理標準的宣傳貫徹工作。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的宣傳培訓,由行業協會和相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共同組織行業內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的宣貫活動。加強政策引導,重點是與產業政策制定、企業技術改造、行業準入條件設立、科技成果轉化等行業管理工作緊密銜接。加強市場化手段,探索建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化制度。
根據本文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化現狀與需求分析,認為推動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化工作,應大力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標準的制修訂,以及標準體系構建規劃、標準化技術組織建設、增加標準研制經費和推進標準的宣傳貫徹落實等,這些需要政府、企業、公民的共同努力,以滿足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對標準化工作的需求。
[1] 季春芳.對我國城市垃圾處理現狀的思考[J].科技傳播,2013,(13):47.
[2]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中國城市環境衛生行業發展報告(2013年)[M].北京: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201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