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17日文章,原題:了解有關中國經濟逃犯問題的5個方面 以下為了解中國抓捕經濟逃犯戰略的5個方面:
一、資金外逃。私人交易、挪用公款和收受賄賂,這些都是中國過去30年來創造巨額財富的后遺癥,并且北京表示,犯罪分子太容易攜款潛逃海外。總部位于華盛頓的全球金融誠信組織稱,在截至2012年的10年內,中國的非法離境資本已超過1.25萬億美元。
二、追逐房產。美國全國房地產同業公會表示,在截至2014年3月的1年內,美國房地產吸引的外國投資接近翻番,達到220億美元,而中國現金占近1/4。盡管其中大部分資金合法,但坊間傳聞暗示一些涉嫌犯罪的人至少已將部分贓款用于購買不動產。
三、新的外交舞蹈。中國領導人希望美國和其他國家提供幫助。但美國上一次按照中國的引渡要求采取行動已是2004年的事。中美合作通常局限于一事一議。某些西方政客不愿意將嫌犯遣返回中國,因為他們擔心逃犯得不到公正審判,或者面臨死刑。
四、避風港關閉。華盛頓確實有興趣與北京在逃犯問題上合作。美國也在竭力阻止本國公民逃稅和限制可疑資金外流,并希望北京提供幫助。兩國都在此類事務上加大工作力度。華盛頓也不希望傳遞出美國歡迎犯罪分子前來尋求避風港的信號。
五、中國追蹤的腳步。中國正在采取措施,贏得其他國家的信任。北京還謹慎提防任何法律上的失誤,以期西方政府能遣返中國逃犯。去年,中國司法機關開展的“獵狐”行動已抓獲境內外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749人。外交部部長王毅表示,中國的目標是“將反腐敗國際合作這張天羅地網織得更密,讓再狡猾的狐貍也無處可逃”。▲
(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