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雨(臨沂大學沂水校區,山東 臨沂 276400)
科 技 創 新 論 壇
山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成長體系研究
袁春雨
(臨沂大學沂水校區,山東 臨沂 276400)
摘 要:本文從系統主體、客體和載體三個方面對如何搭建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成長體系進行分析,以期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持久創新能力,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成長體系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經濟創新體系中最具效率和最為活躍的組成部分,是培育具有持續自主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產業的中堅力量。科技型中小企業雖僅占我國企業總數5%,但其專利和新產品開發總數均占到了全國總量的七成以上。可以說,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我國實施創新創造技術體系的重要載體。為了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山東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在科研、人才、資金、土地等方面實施了很多扶持策略。
1 積極搭建市場服務體系,技術市場服務四位一體(行業、科技中介、技術經紀人、政府),出臺全國首個全方位扶持科技中介的政策,技術交易市場的技術交易中介機構、技術經紀人均實現了高質高量的發展。
2 積極搭建融資服務平臺,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特點不斷拓寬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渠道,2012年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專項扶持資金”,2014年出臺《山東省科技型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暫行辦法》。
3 積極推進創新載體建設,孵化器項目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迅速便捷的獲取外部資源的載體,通過整合外部資源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成長和成功。山東各地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器項目,如青島孵化器項目截至14年5月,入駐企業1900余家,國家級孵化器12家,市級孵化器35家,本科以上人員2000余人,博士200余人。
在系列政策的刺激下,山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獲得創新基金數量從2011年的18955(全國排名第9)增長到2013年的23905(第4)。然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成長體系依然存在一定問題,如科技型中小企業區域發展不平衡,資金支持力度仍然有限,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落后經營風險較大等。
1 主體。系統主體主要是指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以創新創造為發展動力,以高新技術產品的研制、開發、生產和服務為主要經營業務。科技型中小企業主要有以下特點:(1)以高新技術產品的研制、開發、生產和服務為主要經營業務,科技含量高,以知識產權為主的無形資產占比大。(2)因其技術領先擁有明確的市場和技術優勢,擁有較快的成長速度。(3)管理層有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市場開拓能力和持續創新意識,這也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認定標準。(4)具有較高的經營風險,創業初期因技術不成熟、企業制度不規范、市場需要波動大等原因導致經營失敗。(5)規模小,組織結構簡單,管理靈活,對市場敏感。
2 客體。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系統的客體主要是各級政府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具體而言:(1)政府。除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自身的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外,政府部門給予的支持對其發展將同樣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是因為企業生存發展的經營環境既包括市場經濟規律,也同樣更受到政府政策的作用。政府應加強東西部的協調發展,具體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財稅優惠,通過降低企業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激勵著中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其次,財政支持,增加自主創新的財政補助;第三,人才引流,提高人才津貼,推動企業完善人才成長機制;第四,促進科研機構與相關行業的合作,推動產學研一體化建設;最后,營造穩定的政策環境,降低企業經營的政策風險。(2)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自主創新以高校、科研院所為主力軍。高校科研院具備豐富的智力資源、信息資源和硬件資源,這些技術創新的有利條件正是多數企業所缺少的。科研機構在創新創造的整個過程發揮重要作用:產品構思階段進行充分的可行分析,研發階段以豐富的智力資源、技術資源攻克技術難關,產品成型階段提供技術咨詢。總體而言,科技型中小企業要將產學研一體化機制融入企業內部,通過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提高資源利用的效率,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降低研發風險的同時,營造企業和科研機構互利共贏局面。
3 載體。作為主體對客體施加作用的載體,創新研發服務平臺擁有強大的專業優勢和網絡資源,能夠整合各類科技資源和科技設施,大大提高公共科技資源的服務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活動的效率。比較典型的載體如孵化器、創業區和大學城等,雖然不同載體的運行機理、組織架構、管理方法都有所區別,但都擁有流暢的信息溝通機制、活躍的創新創造氛圍和完善的資源整合機制。這些載體能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營造一個適于創新創造的集聚空間,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成果的市場轉化,幫助企業完成由技術到商品的跳躍,降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術風險和經營風險。
以孵化器載體建設為例,相關支持政策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各區域各單位均獨立建設孵化器,提高區域就業率,促進特色發展。二是鼓勵高校、科研機構自主建立孵化設施,促進科研成果盡早投入規模化的生產經營。三是推進政企合作建立孵化設施,共同出資,共享收益。四是給予一定的財稅支持。
4 三要素相互作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成長體系以科技型中小企業為主體,以各級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為客體,以創新研發服務平臺為載體,是各要素有機動態結合的統一體,對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降低經營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創新服務平臺接收產業技術研發的最新信息和發放相關政策信息,并且能夠通過該平臺及時接收政策反饋意見,實現與系統其它要素的有效溝通。其次,創新服務平臺作為創新創造的集聚空間,能夠吸引企業內外部的閑散資源,提高政府創新資源的配置效率和效果。第三,高校、科研單位與企業應保持密切的聯系,這是因為一方面,企業能夠向高校及時傳遞人才需求信息,促進高校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畢業生就業能力;另一方面,高校根據企業需求培養的科研人員,能夠減少企業人才的招聘和培訓成本。最后,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政府政策的接收者、科研成果的轉化者和創新資源的利用者,依托創新平臺這一載體,應繼續強化自身科研能力,完善內部激勵、獎勵機制,積極吸引優秀人才資源。
參考文獻
[1]周高儀,陸靜.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J]. 學術論壇,2014, 37(03):72-75.
中圖分類號:F276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山東省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山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問題研究”(13-ZC-JG-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