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王鐵成 朱研 李洪剛
(吉林市農業科學院玉米所,吉林長春 132101)
腈菌·戊唑醇懸浮種衣劑防治玉米絲黑穗病田間藥效試驗
王晶 王鐵成 朱研 李洪剛
(吉林市農業科學院玉米所,吉林長春 132101)
本試驗利用0.8%腈菌·戊唑醇懸浮種衣劑對玉米絲黑穗病進行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0.8%腈菌·戊唑醇懸浮種衣劑對玉米絲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在31.68%~74.58%之間,而且隨著使用劑量的增加,防治效果逐漸提高。
種衣劑;玉米;絲黑穗病
玉米是我國的三大糧食作物之一,也是飲料和工業生產的原料。產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民的經濟收入。玉米絲黑穗病是玉米生產上的主要病害。由于一些玉米品種的抗病性不強或致病菌的變異以及連續重茬栽培等原因,造成玉米絲黑穗病發生,而且個別年份,部分地塊發病較重,病株率高達30%,嚴重影響了玉米的產量。近年來,隨著國內種衣劑技術的發展,各地出現了多種防治玉米絲黑穗病的專用劑型,但收效甚微。分析原因,主要是有效成分太低,有效成分間相互產生藥害或使用方法不當等。
可見,玉米絲黑穗病已成為當前影響我國玉米生產的主要病害,嚴重威脅著我國的玉米產量。本試驗通過0.8%腈菌·戊唑醇懸浮種衣劑對玉米防病效果的研究,以篩選出成本低、無污染和防效好的種衣劑劑型,為玉米的安全生產提供技術依據。
1.1 試驗材料
供試玉米品種為吉單209號。
供試種衣劑為:0.8%腈菌·戊唑醇懸浮種衣劑,河南中州種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對照藥劑有三種,分別為2%戊唑醇懸濕拌種劑,拜耳作物有限公司生產;25%腈菌唑懸浮劑,陜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學有限公司生產;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江蘇劍牌農藥化工有限公司生產。
腈菌唑,本品三唑類殺菌劑,為麥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劑,具有內吸、保護和治療三大功效;戊唑醇是內吸性三唑類殺菌劑,本品能有效抑制真菌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導致細胞膜不能形成,從而殺死各種高等真菌。
1.2 試驗方法
試驗采用隨機排列,4次重復,小區面積為26m2,穴距為66cm×66cm。具體藥劑用量(見表1)。

表1 供試藥劑試驗設計Table 1Test design for the test
采用種子包衣的的方法,各處理按藥種比例稱好后放入塑料袋內,握緊袋口,使袋內充滿空氣,充分搖動,直至種子包衣均勻,陰干后播種。在玉米播種時隨種子包衣施入,同時每穴接種0.1%玉米絲黑穗病菌土50g,共施藥1次。
播種時每667m2施入玉米復合肥50kg,各小區栽培管理條件一致,與生產上栽培玉米方法相同。調查出苗情況,計算出苗率;調查每小區全部植株的絲黑穗病發病情況,記錄病株數,計算發病率及防治效果。
1.3 計算方法

經觀察,0.8%腈菌·戊唑醇懸浮種衣劑對玉米出苗和生長無不良影響,沒有植株矮化和畸形穗等癥狀,未見藥害發生。
2.1 不同處理對玉米出苗的影響

表2 各處理對出苗率的影響Table 2Effect of treatment on seedling emergence rate
由表2可得,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出苗率最高,其次是0.8%腈菌·戊唑醇懸浮種衣劑(20g/100kg種子包衣),出苗率最低的是0.8%腈菌·戊唑醇懸浮種衣劑(13.4g/100kg種子包衣),0.8%腈菌·戊唑醇懸浮種衣劑有效成分13.4~20g包衣100kg種子處理劑處理下,劑量越大出苗率越高。
2.2 不同處理對玉米絲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玉米絲黑穗病,又稱烏米、啞玉米,在華北、東北、華中、西南、華南和西北地區普遍發生,一般年份發病率在2%~8%,個別地塊達60%~70%,損失慘重。由表3可知,三種不同有效成分的0.8%腈菌·戊唑醇懸浮種衣劑,在20g包衣100kg種子處理情況下防效率最高達74.58%,和25%腈菌唑乳油、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的防治效果無顯著性差異。

表3 不同處理對玉米絲黑穗病的防治效果Table 3The control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the seed of maize head smut
2.3 不同處理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表4 不同處理對玉米產量影響Table 4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the seed yield of maize
由表4可得,0.8%腈菌·戊唑醇懸浮種衣劑在20g包衣100kg種子處理下對玉米增產明顯,比對照增加56.8%。
用0.8%腈菌·戊唑醇懸浮種衣劑對吉單209號進行了防治絲黑穗病試驗,結果表明:
1)0.8 %腈菌·戊唑醇懸浮種衣劑在有效成分13.4~20g包衣100kg種子處理的情況下對玉米安全,沒有藥害發生。
2)0.8 %腈菌·戊唑醇懸浮種衣劑在有效成分13.4~20g包衣100kg種子處理劑量下對玉米絲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為31.68%~74.58%,16g有效成分包衣100kg種子的處理防效與對照藥劑戊唑醇濕拌劑的防效相當;20g有效成分包衣100kg種子的處理防效與對照藥劑腈菌戊唑醇乳劑和三唑酮可濕性粉劑處理的防治效果相當。
3)0.8 %腈菌·戊唑醇懸浮種衣劑對玉米增產效果顯著,增產幅度在17.50%~56.80%之間;從經濟、安全和有效方面綜合考慮,建議0.8%腈菌·戊唑醇懸浮種衣劑在玉米上的使用劑量為播種時有效成分16g~20g包衣100kg玉米種子。
綜上所述,0.8%腈菌·戊唑醇懸浮種子包衣劑防治玉米絲黑穗病效果顯著,在生產上應該大力推廣應用。
[1]6種種衣劑理化性質測定及其安全性研究[J].中國農業通報, 2011,27(7):253-256.
[2]不同劑型的種子包衣劑的農藝效果[J].玉米科學,1995,04.
[3]除草劑、種衣劑對玉米產量、品質和根際環境的影響[D].山東農業大學,2007.
[4]玉米絲黑穗病綜合控制技術研究[A].公共植保與綠色防控, 2010.
Field Efficacy Trials of Myclobutanil·Tebuconazole Suspension Against Maize Head Smut
WANG JingWANG Tie-chengZHU YanLI Hong-gang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of corn,Changchun 132101,China)
In this study,0.8%myclobutanil·tebuconazole suspension seed corn head smut conduct field efficacy tria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0.8%myclobutanil·tebuconazole suspension seed corn head smut prevention effect between 31.68%~74.58%,and with the increased use of dose control effect gradually improved.
Seed;corn;head smut
book=57,ebook=63
S435.131.4
A
1008-1038(2015)12-0057-03
2015-06-23
王晶,女,研究方向為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