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清平,姬艷麗
(西華師范大學,四川南充637009)
精細化管理是源于日本20世紀50年代的一種企業管理理念,是指樹立精益思想,建立健全工作規范,明確職責分工,加強協調配合,按照精確、細致、深入的要求實施管理,其主要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對組織戰略和目標進行分解細化和落實,提升企業的整體執行能力。
精細化管理強調對管理工作做精做細,是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自提出后就被許多知名企業引用并取得顯著成效。而后,精細化管理理念被很多領域或行業借鑒與應用。對于精細化的重要性,汪中求曾言:“精細化是我國企業必須邁過的一道坎,不管是何種行業,不論是哪家企業,離開了精細化,要想在日趨激烈的國際化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無異于緣木求魚。”[1]如今,精細化管理已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但高校學報稿件處理的精細化管理卻甚少受到注目。我們知道,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地方高校學報也受到了數字化越來越多的沖擊,使得對稿件處理的要求更加強調快速、高效、細精。顯然這一要求與精細化管理所提倡的理念相吻合,因此,在地方高校學報稿件處理中借鑒和引入精細化管理就十分必要。
高校學報是高校主辦的,以反映本校科研、教學成果為主的學術性期刊,是進行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重要園地。隨著高校規模的擴大,高校教師數量的增多,職稱晉升也多以“論文論英雄”,使得高校教師對發表論文的需求不斷加大。再加上研究生數量的擴大,研究生也成了一支龐大的學術論文創作隊伍,致使地方高校學報的來稿數量隨之增多,勢必增加編輯的工作量,影響稿件處理效率。為了提高稿件的處理效率,很多地方高校學報啟用了稿件遠程采編系統。“它的出現使得編輯能夠從繁重的編務工作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稿件的內容和質量上;使得作者能夠及時了解稿件處理狀況;使得審稿專家和編輯的交流更加方便和及時。”[2]各個地方高校學報稿件處理普遍采用稿件遠程采編系統時,這一稿件處理方式比較具有優勢,但各個地方高校學報稿件處理之間的競爭又回歸到了誰更快速、誰更高效、誰更精細的狀態。
稿件處理始于作者的投稿,終于最后決定刊登,期間經過編輯初審、專家外審、編輯復審、審稿意見反饋、修改稿審查、編輯加工及主編終審定稿等環節,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相關責任人的認真、負責與精細。精細化管理以精、準、細、嚴為基本原則,強調將管理的對象逐一分解、量化為具體程序、責任,使每一項工作都很明確。在職責明確、方法正確的前提下,細節把握得越準、控制得越嚴,就越有成效。而這一理念恰能符合學報稿件處理的要求,“精”是將稿件處理精致、“準”是稿件內容要準確、“細”是稿件處理要注意細節,“嚴”是嚴格把握稿件三關,唯有這樣才能保證稿件的質量。也唯有細分職責、明確任務、用人所長,才能保證稿件處理得快速、高效。因此,高校學報稿件處理引入精細化管理可以作為提升學報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精細化管理就是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規范化,規范化的事情程序化,程序化的事情標準化[3]。精細化是一種意識、一種認真的態度、一種精益求精的文化,它已被引用到許多行業,如衛生醫院的精細化管理、科研經費的精細化管理、圖書館的精細化管理等。同樣,出版業中也有引用精細化管理的范例。在學術期刊中,國際上有較高影響力的期刊正在應用精細化管理模式提高稿件處理效率。美國《納米醫學國際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是率先采用從投稿到出版全過程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期刊。它在網絡投稿系統通過預先設定的各個節點來控制稿件處理的進度,實行節點在線監控,形成“編輯部—參與評審的學術同行—主編—出版”各相關人員及機構之間責任明確的高效運行系統[4]。《納米醫學國際雜志》稿件處理的事實說明,在稿件處理中引用精細化管理也是可行且有效果的。
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學報采用了稿件遠程采編系統。可以說,這一系統的采用,為地方高校學報稿件處理引用精細化管理提供了便利。稿件遠程采編系統是將投稿、稿件追蹤、審稿、提交審稿意見以及編輯加工稿件等集于一體的網絡操作平臺,它可以實現稿件從收稿到發稿的全程數字化管理,實現編輯、作者、外審專家和編委四位一體的稿件處理業務。精細化管理強調在職責明確、工作細分的基礎上,將系統內的各個崗位、各個環節細化為各個不必再分或不可再分的基本單元,在保持基本單元有機銜接的基礎上,努力做好每個單元的工作。另外,它倡導對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有一種認真、精細的態度,倡導人們用心做事,重視細節,追求精益求精。國內主流的稿件遠程采編系統,如瑪格泰克稿件采編系統、勤云稿件處理系統、三才期刊采編系統、騰云期刊協同采編系統等,一般都有投稿功能模塊、審稿模塊、采編管理模塊、網刊發行管理模塊、讀者訂閱管理模塊和高級管理模塊,各模塊的分工明確、職責明確。而各個模塊中,有更加細致的板塊,如在采編管理模塊中,又分稿件的接收、存檔、送審、退修、退稿、采用、編輯加工等模塊。因此,在這樣的系統中,尤其在稿件處理中引入精細化管理既便利又有可操作性。
精細化管理是在摒棄粗放式經營方式、吸取傳統管理理論的基礎上,從宏觀層面到微觀層面縱橫交錯地實施精細化管理,最大限度地使企業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從而獲得競爭優勢的一種管理理念[5]。這一管理理念對于地方高校學報稿件處理來說主要有如下三點優勢。
第一,有助于理順相關責任人的職責。精細化管理強調職責細分,強調每一個環節的專業化,強調過程的程序化。只有職責細分,才能避免盲目做事;只有專業化,才能使細分的任務做到精致;只有程序化,才能使整個任務做到有條不絮、循序漸進。地方高校學報的稿件處理,從收稿、來稿登記、初審、復審、稿件退修到終審決定刊發,每一個環節都有著各自的專業分工,每一個步驟必不可少且不能顛倒運行,這也是稿件處理專業化和程序化的過程。因此,將精細化管理引入學報稿件處理中,可以理順編輯、外審專家、主編、校對人員之間的關系和職責,使得稿件處理的規范且嚴謹。
第二,有助于加快稿件處理周期。盡量加快稿件處理周期,是許多作者對編輯部寄予的殷切希望,也是學報自身面對數字化沖擊和行業競爭的時代要求,因為稿件處理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論文發表時滯。急需發表論文的作者面對那些級別高而發表時滯過長的期刊時,很可能會望而卻步;而在級別相當且口碑差別不大的期刊間作選擇時,作者很有可能選擇發表時滯相對較短的期刊。另外,高校學報一般都是綜合性學術期刊,在稿源方面往往受到專業性學術期刊的強力競爭。面對論文發表時滯和專業性學術期刊的競爭,地方高校學報只有做到加快稿件處理周期,才有可能搶到優質的稿源。而加快稿件處理周期的有效辦法,就是在稿件處理中引入精細化的管理,出快速反應,進而達到盡可能吸收優質稿源的目的。
第三,有助于提升學報競爭力。學報競爭力主要包括學術質量、編輯質量和出版質量。學術質量很大程度上由稿源決定,當然也離不開編輯加工和審稿專家的修補。編輯質量一般取決于稿件處理質量和編排質量。出版質量主要取決于印刷質量、封面質量。當稿源質量一定、出版質量旗鼓相當時,學術期刊之間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就取決于編輯質量的競爭。前文已談,地方高校學報稿件處理引入精細化管理,有利于加快稿件處理周期,進而為盡大地吸收優質稿源提供可能。另外,由于稿件處理引入精細化管理,在稿件處理的各個環節,選擇最適合的人擔任,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某個責任人的知識不足或疏漏而導致期刊質量的下降,有效地防控剽竊抄襲稿件的出現,并保證稿件的處理效率與稿件的編輯質量。
企業管理與高校辦刊在目的上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將精細化管理引入地方高校學報稿件處理,不能死搬硬套,要融會貫通,深刻理會精細化管理的精髓。
其一,注重融會貫通,更新觀念。精細化管理引入地方高校學報稿件處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個逐步吸收、融會貫通的過程。精細化管理著眼于資源利用的最大化,需要考慮整體流程的各個銜接點和流程的配合。這就需要建立規范化的管理規則,以規則作保證,以精細化理念為靈魂,要求各環節的員工注重規則,并使各個環節之間做到密切配合。另外,精細化管理需要信息化,只有信息化才能提升企業的溝通能力和企業的反應速度。因此,將精細化管理引入地方高校學報稿件處理,應建立一套適宜精細化管理的規則,加強業務培訓,組建一支專業化的編輯隊伍,選擇合適的專業化的審稿專家,并將精細化理念貫穿到稿件處理各個環節,及時做到信息的溝通與反饋,從而保證整個稿件處理過程的精細化。
其二,注重遵守規范,提高執行力。“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一個機構或組織,如果沒有開展工作的行為準則或行為規范,那么這個機構或組織就很難正常運轉。因此,為了保證組織意圖或方案的有效實施,必須制定出一個系統、全面、細致的制度規范,并以此作為組織管理的依據,進而規范和約束員工的行為。精細化管理的執行同樣強調制度的規范,強調員工要有規則意識,要求在做出有關行為時必須遵守規范,否則就要受到制度的懲處。將精細化管理引入地方高校學報稿件處理,在有了適宜精細化管理的規則的情況下,要求稿件處理每一個環節的責任人必須尊重這個規則,避免某個環節出現問題而影響整個稿件處理的進程。當然,為了防止此類事情的發生,學報還要制定有可操作性的監督機制,以強化有關人員的責任意識,并提高規則的執行力,進而保證精細化管理在稿件處理中得到有效實施。
“精細化管理最大要旨,在于人的思維模式的轉變,尤其對骨子里中庸之道當家的中國人來說,更是如此。”[6]由于受數字化的沖擊,學術期刊的生存空間不斷地受到擠壓。雖然學術期刊不以追逐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但是學術期刊間的競爭是客觀存在的。地方高校學報作為綜合性的學術期刊,不僅受到專業期刊的競爭,而且存在著各高校學報之間的競爭。在多重的競爭之下,地方高校學報必須尋求有效的途徑來迎接挑戰。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科學、先進的管理理念,將它引入稿件處理,充分發揮各環節責任人的主觀能動性,嚴格把好每一關,對地方高校學報競爭力的提升必有益處。
[1]楊顯貴,張昌民.精細化管理與大學管理精細化[J].上海管理科學,2008(2):82-85.
[2]曾婷.期刊稿件采編系統的發展現狀及展望[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101-104.
[3]王衛國,姚士洪.精細化管理的認識與實踐[J].石油科技論壇,2010(4):37-40.
[4]魯翠濤,趙應征,鄭俊海.科技期刊稿件處理的精細化管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投稿體會[J].編輯學報,2014(6):304-306.
[5]孫念懷.精細化管理 III操作方法與策略[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
[6]范愛民.精細化管理[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