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玨
交互設計理念在圖書設計中的應用
王 玨
交互設計理念最早產生于計算機軟件設計領域,后來廣泛應用于產品設計之中。如何把這種新的設計思想應用到圖書設計中,做到以人為本,關注讀者的感受和情感,是本文要解決的課題。本文就如何在圖書設計中引入交互式理念展開論述,希望能為交互式圖書設計的推廣和應用起到一定的作用。
交互;交互設計;圖書設計;以人為本
[作 者]王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圖書逐步向數字圖書轉變。電子類圖書和電子化的傳統圖書作為一種重要的圖書資源,具有信息量大、制造成本低、易于傳播、使用修改方便等優勢,而紙質類圖書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紙質類圖書該怎樣做才能挽留住正在大量流失的讀者群呢?筆者認為,想要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在進行圖書產品設計時,首先要制作出精美的可以瞬間吸引讀者眼球的圖書作品,但更為重要的是要從滿足讀者深層次心理需求出發,通過交互設計為紙質類圖書內容出版的創新提供可能性和便利性。
交互設計(Interaction Design)是以“以人為本”為主導的設計理念。通過設計“交互”,去改善人和對象之間的關系,提升產品的易用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交互設計就是在這一理念下逐漸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學科,它是人機工程學、社會學、人類學、認知心理學、視覺設計、工業設計等多學科融合的結晶。
目前,全球的設計理念正在經歷一個從“造物設計”到“思維設計”的轉變。基于人們的需求,通過創意、科技和商業的結合從而創造產品的可持續性。在這一進程中,交互設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們可以針對某個產品的內容設計進行提升,感受到人們與產品對象之間互動的品質體驗并最終實現目標。人是所有交互的基準,因為對“人”理解,特別是對人的需求、心理、行為的理解,是做任何一個交互產品設計的基本。他不僅僅是一個“造物”的設計過程,更為重要是一個“謀事”的設計。它是關系的設計、邏輯的設計和時間的設計,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在圖書產品設計中的“大設計”。
根據圖書所承載的圖文信息,人們往往把圖書設計歸于平面設計范疇。而現代的圖書生產已逐步轉變為產業化、標準化的工業生產模式,其產品從材料、生產、使用、消費等各方面來看都是工業設計的結果,因此,圖書設計具有明顯的工業產品設計的特征和屬性。
在圖書設計中,我們不需要用那些純粹形式化的、簡單空洞的版式構成方法,而是要針對圖書設計的特點,進行全方位的表達與主題內涵的深層次發掘,并通過交互式設計,實現美觀和內容上的統一、視覺形式上的有趣,使圖書在聽、視、嗅、觸、味這五覺里表現得當,讓圖書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物品,而是使閱讀變成為有溫度的情感式的體驗,成為與讀者之間雙向的、相互的、有回應的交流。這也是優秀圖書設計產品的活力所在。
進行交互式圖書產品設計時,我們必須注意四個原則,即可讀性、整體性、實用性、愉悅性。
1.可讀性。可讀性是一本圖書設計的最基本要求,是對一個圖書設計能否滿足閱讀的基本功能的考核。出書的目的是為了人們的閱讀,圖書設計應該是幫助閱讀、方便閱讀。只有滿足了可讀性的要求,一本書才能稱之為書,我們才能進一步追求整體性、便利性、愉悅性。因此在進行設計過程中,不要對圖像的隨意分割,破壞圖像的傳達效果;不要改變書中文字正常的閱讀大小和連貫性,做到翻閱輕松舒暢,排列節奏有序。所以用好字體,在圖書設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圖片,一張好看的圖片能在瞬間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和閱讀的欲望,再加上在內容編排上可使用相對活躍的版式設計,用文字和圖片的組合來強化點、線、面的視覺感受,使整本書的設計感頓時倍增,使讀者能更好地享受到閱讀所帶來的互動愉悅感受。
2.整體性。圖書設計應該從書籍的性質、內容出發,并把設計的內容和形式作為一個大的整體系統進行設計。同時,圖書設計中的各個環節也應成為一個整體,從整體觀念的角度去考慮、處理其中各個環節的設計,即使是一個小小的符號、一個頁碼或圖形也不能例外。通過整體性設計,圖書各要素在整體結構中顯現出更為強大的表現力和視覺形態的連續性,進而可以引導讀者以連續流暢的視覺流動性進入閱讀狀態。
3.實用性。在產品設計新技術革命浪潮的沖擊下,整個產品的設計體系已經開始轉變到誰來控制設計誰就有權控制市場的時代。我們可以從人類社會發展史的角度來看產品的設計歷史,從中可以發現人類早期在產品設計中著重點在于“用”上;漸漸地經濟社會開始發展了,各類科學技術水平得到了提高了,這樣產品設計又進入了“用+美”的時期;后來又隨著人類文明進步的加快,產品設計中又開始注重增加文化的內涵的部分,即發展到“用+美+文化”時期;而如今已是知識經濟迅速發展時代,在信息、精神、文化消費的今天,可以說產品設計理念正處在向“用+美+文化+個性”和“人物交互”的方向發展,而交互設計正是為我們在圖書產品設計中展現無限美好的未來提供了可能性。
4.愉悅性。在完成紙質類圖書產品后,筆者認為可以根據紙制類圖書做出一個線上交互圖書商店。讀者在網上下載這個應用后,可以根據需要購買線上書店中的各類電子圖書,同時也有免費圖書供下載。在線上圖書商店里的每一種圖書內容里,都可以進行簡單互動,且每一本書都是完整的故事。在設計這類交互電子圖書的時候,設計師要注重在觸感、視覺等方面的精心設計,并配以不同的音頻輔助。特別是對于一些低幼類的圖書產品可以通過小游戲的方式進行交互。例如迷宮、上色、找不同、配對等。這樣在除了學習知識外還能培養兒童的想象力,并且可以通過精美的畫面和良好的界面交互,從而鼓勵孩子去探索和嘗試,讓兒童讀者能夠在閱讀的同時享受到游戲的樂趣,也與紙質類圖書形成良好的線上線下互動,形成良性的營銷循環。
交互設計是由人、行為、場景、技術四種因素(PACT)構成的系統。交互式圖書設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綜合考慮這四個基本元素,使圖書設計達到可讀性、整體性、實用性、愉悅性的過程。
1.人(讀者),交互式圖書設計的終極關懷。把讀者作為圖書設計過程中的終極關懷,是交互式圖書設計的根本目標。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的圖書應該是以讀者為中心的,即必須把人放在設計過程的中心位置,而不是技術。很多設計人員長期從事圖書設計,懂得任何一種圖書加工設計的正確方法,但從來沒考慮過一個第一次接觸這本書的讀者會是什么樣的情況。因此,讓讀者直接參與圖書設計的全過程中,隨時對我們的設計進行評估,及時地發現問題并糾正,是實現交互式圖書設計的重要手段。
2.人(讀者)的行為,交互式圖書設計的圍繞中心。交互式圖書設計的中的行為指的是與該圖書有產生關系的行為圖書設計人員要考慮很多行為,對于出版商,要考慮生產成本,設計對圖書質量的保障程度,設計對生產效率及圖書運輸的影響等;對于銷售商,設計人員要考慮圖書上架時對圖書設計的行為;對讀者,要考慮購買該書前如何吸引讀者,購買該書后如何閱讀、使用圖書后的反饋行為等。
3.場景,交互式圖書設計的針對性因素。任何圖書都要受到產品使用場景的制約。因此,在進行圖書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考慮使用場景對設計的影響,不同的使用場景應該搭配不同的設計策略,有目的性、針對性、因地制宜地進行包裝設計。
4.技術,交互式圖書設計融合的對象。交互設計的好壞會影響用戶對產品的印象,同時也會影響用戶對品牌的看法。好的交互設計會給產品帶來增值、會提高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會促進銷量,從而給公司的業務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增長。而設計師的任務就是要將新技術運用到產品設計中。新技術所帶來的革新,或將可以激發出設計師們在產品設計上新的創造靈感,從而使得圖書產品的設計變得更加出色,也是制作出一本優秀圖書所可以采取到的有效途徑。
通過上述觀點,我們看到交互設計是對各類產品在設計理念上深層次的挑戰和創新,而交互式圖書設計的重心又是要通過圖書產品在版式設計方法,材料性能的選擇以及如何快速吸引讀者之間尋求到平衡,并且可以得到感情上的愉悅和精神上的享受。所以,永遠不要完全以設計師自己的立場和角度來設計圖書產品,我們需要重視讀者需求所帶來的產品價值,因為最終設計來源于生活。期望本文可以對交互式圖書設計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