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守登,張紅占
(1.陜縣畜牧技術推廣中心,三門峽 陜縣 472100;2.三門峽市公園)
現代養殖場自動化生產的現狀及實施
戚守登1,張紅占2
(1.陜縣畜牧技術推廣中心,三門峽 陜縣472100;2.三門峽市公園)
目前養殖場自動化生產比較成熟的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1飼草飼料收割、貯存、加工自動化
此類自動化設備多為市場直接銷售產品,主要有:玉米等飼草自動化聯合收割機,主要將玉米秸稈或全株玉米收割鍘短或揉搓,裝車,便于運輸;農作物秸稈自動化收集設備,主要將散落在農田的秸稈收集,打捆;青貯鍘草機或揉搓機主要將飼草鍘短或揉成細絲便于消化;自動化取草機是一種類似挖掘機的設備,將飼草按要求取用;牛羊全日糧飼草混合機,主要是將牛羊各種日糧原料進行機械化揉搓、截短、混合,并進行除塵、除雜等;豬雞全價飼料自動化加工設備,包括原料粉碎、混合、制粒以及各種取樣、物料提升與輸送、熟制、罐裝、貯存、除塵等輔助設備,整個生產過程實行自動化運行。
1.2飼養自動化設備
生豬自動化上料系統,該系統有舍外料塔和舍內飼料運輸線路組成,飼料由車輛提升到料塔內,然后經過動力沿著管道輸送到飼喂料槽。蛋雞自動化上料系統主要包括舍外飼料自動提升輸送設備、舍內大料斗及三通下料口,飼料通過舍外提升設備輸送到舍內大料斗,大料斗從雞只采食的食槽上面經過,通過三通下料口漏入雞食槽中。牛羊日糧自動添加設備主要為牽引式TMR飼料攪拌機集攪拌混合、撒料于一體,直接用拖拉機牽引、邊移動邊混合,直接拋撒在牛場內飼喂,與拖拉機配套設計,無須外電力。近年來,還推廣了母豬自動化飼喂站,它可以通過自動控制母豬出入、自動識別母豬、自動控制每個母豬料量,一個飼喂站可以10~20個母豬采食。
1.3環境控制自動化
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通過控制供熱源達到自動控制溫度,由供熱設備(多為電地暖、遠紅外線電地暖、超導電地暖等)、溫度感應傳導及控制系統設備組成,通過溫度感應及傳感到控制系統,自動控制溫度,這種模式主要適應于氣候較低季節、對溫度敏感的幼小動物,但是這種模式不能實現對舍內空氣質量控制;另外一種模式是通過自動通風設備控制溫度,由風機、溫度感應傳導、控制系統設備組成,通過風機運行向舍外排放熱量和有害氣體,向舍內送入新鮮空氣,既達到降溫通風換氣目的,又達到溫度穩定的目的,從而實現對環境的自動控制,這種模式是一種全面環境控制,但是,寒冷季節要保證熱源供應,夏季要有降溫水量等吸熱載體,否則達不到應有效果。
1.4糞便清除自動化
豬雞自動刮糞機為固定設備由動力設備、傳動和刮糞板,運行原理是電機動力通過傳動繩帶動刮糞板向前刮動,將豬雞糞便刮倒畜禽舍末端;牛場自動清糞設備為移動設備,由車輛和刮糞板組成,運行車輛驅動刮糞板將糞便推到固定位置。
1.5產品收集自動化
自動化擠奶設備,由真空設備、擠奶器、乳品管道及貯奶罐四大部分組成。真空設備主要包括真空泵、電動機、真空罐、真空調節器、真空壓力表等,擠奶器由搏動器、集乳器、擠奶杯和一些導管及橡皮管所組成;乳汁由擠奶杯通過擠乳器,由管道直接流人貯奶罐;貯奶罐由不銹鋼制成,內有保溫、制冷設施,可使牛奶溫度迅速降到2~3℃。自動撿蛋機集蛋機主要由集蛋帶及集蛋帶驅動系統、雞蛋上傳系統、雞蛋前端收集系統、配電系統組成,運行時雞蛋自動落入集蛋帶,由驅動系統傳至雞蛋從上傳系統,上傳系統轉動至集蛋位置時,由前收集系統的撥動收集下來,保證雞蛋滾動速度適當并不允許雞蛋產生滯留。
2.1自動化生產是解決養殖業勞動力成本高有效手段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勞動力成本也迅速加大,出現了用工難問題,養殖場由于其防疫的管理要求,員工工作環境較差,出入場受到很大限制,加之養殖又需要一定技術,導致養殖場用工較其他行業更難,用工成本更高;但是,使用機械自動化生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用工成本高問題。以育肥豬豬舍飼喂工作為例,2個員工能夠飼喂1 600頭生豬,年綜合人工成本60 000元左右;若用自動上料飼喂設備,需投入104 000元,可以節約1個人,年綜合人工成本30 000元左右,綜合設備成本13 440元左右(包括:電費1 472元,折舊費9 880元,維修費2 080元),人工成本和設備成本之和47 080元,相當于人工飼喂成本的72.39%,再以豬舍清糞工作為例,一個清糞員工能夠清理800頭生豬糞便,年綜合人工成本30 000元左右,若用自動清糞設備,需投入8 000元,每年綜合成本980.88元左右(包括:電費40.88元,折舊費760元,維修費180元),相當于人工成本的3.27%。
2.2自動化生產有利于提高畜禽日糧質量
豬雞全自動飼料加工設備從原料取樣、粉碎、混合、制粒實行自動化操作,計量準確,混合均勻,特別是經過制粒工藝環節的瞬間高溫(70~80℃)處理,既殺滅了大量病原微生物,又增強了適口性,提高了消化效果,顆粒飼料還有利于減少飼料浪費。對于草食動物日糧進行混合時,由于日糧體積大,人工混合很難攪拌均勻,造成營養物質不均勻,勢必影響飼喂效果,如果采用全日糧混合攪拌機械可以大幅提高攪拌均勻度。
2.3自動化生產是實行標準化生產必要手段
標準化生產要求生產過程中,生產工藝合理,用量準確,但是人工操作不能達到上述要求。一是飼料加工過程實行自動化生產,生產標準,計量準確;二是傳統飼喂畜禽,飼喂時往往憑感覺、憑經驗進行添加飼料,添加飼料量不準確,這對于種豬等限飼飼養非常不利,如果生豬采用自動上料設備,配置定量杯,可以做到計量準確,添加及時;三是人工取草時,截面不整齊容易壞草,如果采用自動取草機可以消除以上問題。
2.4自動化生產可以降低疾病傳播
生豬生產中人工操作,操作人員要穿梭于豬舍各個欄位,甚至其他豬舍,以人工清糞為例,清糞人員多次接觸不同豬群,勢必將某些含有病原菌的糞便帶到其他豬群,人為引起豬病傳播;而機械清糞則可消除以上弊端。
2.5自動化生產可以減少生豬應急
生豬生產中,母豬往往采取限飼飼喂,母豬在飼喂前多處于饑餓狀態,采用人工飼喂,不能在很短時間內將飼料添加到每頭母豬飼槽,必然造成母豬搶食躁動,容易造成母豬傷害,甚至流產,還可造成豬欄等設備損壞;在奶牛、肉牛、山綿羊、蛋雞限飼飼喂時也存在類似問題。使用機械自動化供料可以迅速將飼料輸送到每頭畜禽,有效減少以上問題產生。
2.6自動化生產可以有效利用農作物秸稈
農區草食家畜養殖飼草來源主要是農作物秸稈,但是在農作物收獲季節往往時間短,農民既要收獲,又要更種,非常忙,如果靠人力操作,很難及時將秸稈收割、采集,勢必造成大量農作物秸稈浪費,也造成牛羊飼養飼草缺乏。如果采用自動化收割、收集設備可以迅速將秸稈收割、收集,甚至就地加工鍘短、揉搓、打捆,既加快了收割、收集速度,又便于運輸、保存,減少飼草資源浪費,保證飼草供應。
2.7自動化生產是保障生鮮乳質量的必然要求
奶牛生產中,傳統的人工擠奶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牛糞尿、牛毛等雜物濺入奶中;同時,也容易給鮮乳中兌水造假等,鮮奶質量監管難度大,不能保證乳品質量;采用機械化擠奶,特別是目前采用全自動機械化擠奶,整個盛奶容器和鮮乳輸送管道為密閉管道,既保證了避免出現牛糞尿、牛毛等雜物濺入奶中,又避免兌假,便以監管。
3.1養殖場建設便于實行自動化生產
養殖自動化生產是以配置自動化生產設備為載體,是一項復雜系列工程,因此在養殖場規劃建設時就應當成分予以考慮自動化設備安裝要求。如:實行生豬自動化飼喂,要在豬舍靠生產道路一側留足3 m以上空間,以便安裝生豬自動化飼喂供料塔;同時,豬舍長度保持適當,介于30~60 m,過長會導致飼料輸送線路長,輸送動力不足,過短會增加動力箱和自動控制設備分攤建設成本。實行雞自動化飼喂的雞舍要達到一定高度,以便在雞籠上方安裝自動上料設備;同時雞舍盡量長,以便節省上料設備。實行牛羊自動化飼喂的,舍內外道路必須足夠寬,一般達到5 m以上,以保證自動化飼喂車輛順利通行;實行自動化擠奶,奶牛場要在合理位置留足擠奶廳空間。
3.2做好配套設施建設
自動化清糞要實行糞便和畜禽分離,生豬、山綿羊自動化清糞應設置漏縫豬床,蛋雞肉雞應上籠飼養,奶牛應有固定臥床,糞槽地面平整、規則、呈直線,便于刮糞機或清糞車運行。
實行自動化供料時,生豬豬欄、料槽要排列整齊有序,便于料線輸送;蛋雞雞籠、料槽排列平整、呈直線,便于布料,雞籠與舍上部構筑物要有1.5 m高度,便于安裝料斗及料斗輸送軌道;牛羊兩側料槽平行、平直,位置盡量低。
實行環境自動化控制時,一是要健全供熱設施,鑒于目前自動通風是以溫度感應而自動調控風機轉動強度,因此必須采用水暖、地暖等方式保證暖氣供應,才能確保達到風機轉動感應溫度以上;二是要健全降溫設施,配備降溫水簾或噴水管網,保證降溫效果,否則,易造成風機長期高強度運行;三是合理配置進風孔、排風口、地溝風道等,冬季進風口要盡量高,地溝風機的進風口面積與排風口面積相當,同時排風方向盡量與當地夏季主風向一致;四是配置自動感應、自動調速設備。
3.3選擇合理的生產工藝
合理的生產工藝不僅關系到使用效果,而且關系到設備使用壽命。就生豬自動上料設備而言,目前飼料傳送有塑料刮板和絞龍傳送兩種方式,絞龍輸送線路短(一般在70 m之內),且不能有直角轉彎,而刮板輸送線路較長,可以有直角轉彎。刮板輸送又有多種不同組合,使用效果不同:一是主機用尼龍齒輪撥動由鋼索串聯的刮板運行;二是主機用鑄鐵齒輪撥動由鋼索串聯的刮板運行;三是主機用鑄鐵齒輪撥動串聯刮板的鏈條運行;四是主機用鑄鐵齒輪撥動由鏈條串聯的刮板運行。上述四種模式經過實際應用第一種效果最好,第三種次之,其它兩種容易出故障,不宜采納。就雞的自動上料設備雞舍外往雞舍內輸送方式有的采用料塔和輸送線路結合,此種方式適宜于大型養雞場,且場內道路暢通,方便飼料輸送車輛通行;有的采取從舍外直接向舍內料斗輸送,多為規模較小的養雞場,采取何種方式要以實際情況而定。就自動控溫而言,一般幼崽、雛禽對通風要求不高,而對溫度有很敏感,應采用通過控制供熱源達到自動控制溫度,這樣能做到準確控溫,滿足幼崽、雛禽需要;反之,對于日齡較大,對通風換氣要求高的畜禽應通過自動通風設備控制溫度。
3.4加強操作人員培訓
自動化設備組成和運行原理較為復雜,因此,加強對員工培訓尤為重要,養殖場在每個設備使用之前必須對員工進行全面培訓,一要讓員工掌握操作流程及方法,能夠按要求熟練操作自動化設備;二要讓員工了解設備運行原理,能夠進行科學操作,做好平時養護,排除一些簡易故障。
S81
B
1004-5090(2015)03-0017-03
201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