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國, 郭晉川,彭華娟, 劉魯強
(1. 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科學研究院,廣西 南寧 530023;2. 廣西水工程材料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廣西 南寧 530023)
那新水電站工程位于百色市田林縣定安鎮,壩址位于定安鎮洞城屯北東約 1.0km 的清水河上,距定安鎮約 21km。電站廠房位于八新村北西的馱娘江左岸上,距定安鎮約 4.5km。工程以發電為主,兼有供水等綜合利用功能,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集雨面積為 467km2,多年平均流量 9.46m3/s,水庫總庫容 4496m3,水庫正常蓄水位 620m,相應庫容為 3856萬方。
溢洪道是那新水電站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保證那新水電站溢洪道工程的防滲及抗沖磨要求,需要配制力學性能滿足要求、耐久性能及抗沖、耐磨性能好的溢洪道底板材料以確保水電站工程的安全運行。
改性堿木素減水劑作為混凝土的一種外加劑,不僅能夠提高混凝土內部的相對濕度,促進水泥水化程度,減少混凝土收縮時水分的蒸發量,降低混凝土收縮,而且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以及體積穩定性[4]。
堿木素的分子結構中存在著芳香基、酚羥基、醇羥基、羰基、甲氧基、羧基、共扼雙鍵等活性基團,但由于引氣大、減水率低不能直接作為混凝土減水劑使用,直接排放則成為環境負擔[1~3],而通過氧化、磺化反應,并與脂肪族減水劑進行縮合反應,可制備分散性較好并且含有羥基、磺酸基、羧基等官能團的改性堿木素減水劑[4]。改性堿木素減水劑的品質檢驗結果見表1。
本次試驗是在在田林縣那新水電站溢洪道 0+019.470~ 0+149.887 段上,在開挖后的弱風化基巖上鋪上 500mm 厚的摻入改性堿木素減水劑的 C25 鋼筋混凝土。溢洪道縱剖面示意圖見圖1。

表1 改性堿木素減水劑品質檢驗結果表
(1)施工前對溢洪道弱風化基巖進行處理,保證建基面的干燥。
(2)鋼筋現場綁扎,按鋼筋圖間距放線綁扎。布置完鋼筋后進行立模,實行分段澆筑。
(3)進行施工放樣,同時進行原材料的檢驗,原材料具體性能見表2~表4?,F場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和配合比檢驗,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詳見表5。

圖1 溢洪道縱剖面示意圖

表2 水泥物理性能指標
(4)進行混凝土的攪拌,拌合 3~4min 后使用自卸式裝載車進行混凝土的運輸,進行混凝土入倉?;炷寥雮}后人工平倉,平倉結束后,采用φ50mm 型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振搗時間 50s 左右。采用人工抹面,抹面按間隔時間以3次為宜[6]?;炷聊娼Y束后進行混凝土養護,用水對混凝土表面沖洗,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少于 28d。
(5)在混凝土切縫和混凝土填縫后,進行質量檢測,檢測結果見表5。

表3 細集料檢測結果

表4 粗集料檢測結果
(1)改性堿木素減水劑品質檢測結果表中顯示減水率為16.3%。
(2)在那新水電站溢洪道溢流面工程中,使用摻入改性堿木素減水劑后,其拌合物性能及力學、抗滲性均有提高:7d 抗壓強度提高了 34.0%,28d 抗壓強度提高了 35.7%,28d抗沖磨強度亦提高了 80.9%,滲水高度下降了52.7%。
(3)改性堿木素減水劑不但減少了混凝土制備過程中的用水量,而且很大地提高了混凝土的強度、流動性和抗滲性能,為溢洪道建設工程提供了更好的安全保障,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表5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檢測結果表
[1]江嘉運,榮華,蓋廣清.工業木質素化學改性與制備減水劑的研究進展[J].新型建筑材料,2010(11): 57-60.
[2]邱學青,田震,歐陽新平,等.堿木素改性及其減水分散性能的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2,34(5): 10-13.
[3]蔣亞清,高建明.改性草漿堿木素減水劑的制備與性能評價[J].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9(5): 406-409.
[4]陳建國,劉魯強.脂肪族改性堿木素減水劑的制備及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5(2): 5-7.
[5]蘇滿紅,李俊華,劉慧民.抗沖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與施工工藝[J].山西建筑,2011(12),37(36): 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