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上班族越來越依賴興奮劑!”德國《焦點》周刊19日報道稱,德國醫療保險機構DAK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德國約有300萬人曾為了對抗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而在工作場所服用興奮劑藥物。
結果顯示,在過去7年中,服用“興奮劑”的德國員工已經從4.7%提高到6.7%,而且真實的數字可能
更高。這些人中,76萬人還是長期服用者。四成受調查者表示,特別在面臨專題演講,或重要的談判時,經常會提前服用“興奮劑”調節情緒。據稱,德國員工服用的“興奮劑”包括莫達非尼、抗抑郁藥、哌甲酯、抗癡呆藥物等。
究其原因,大部分德國員工服用“興奮劑”是為了對抗焦慮、緊張和不安(60.6%),34%的服用者則是為了對付抑郁癥。一半服用“興奮劑”的員工握有醫生開的處方,還有一些人從家人和熟人那里拿到藥品,另有一部分人則在網上訂購。德國醫學專家則警告,服用“興奮劑”會導致頭暈、失眠等副作用。雖然“興奮劑”確實會帶來一種“較好”的工作狀態,但是這種做法無異于飲鴆止渴,不能長久。▲
(青木)
環球時報201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