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占占
木蘭花開在長沙

朱占占
本期嘉賓:湖南師范大學
屬性頭銜:省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出生年份:1938年
現居住地:湖南長沙
精神內涵:仁愛精勤
擅長學科:中國近現代史、倫理學、英語語言文學、中國語言文學

我的母校——湖南師范大學,坐落于充滿魅力與活力的長沙,她宛如一朵幽雅飄逸、清新悠長的木蘭花,不為絢爛而浮躁,不因世俗而迷失。
入學那年,沒有校門和圍墻的母校,著實讓我們這群剛走出高墻封閉式環境的小伙伴們驚呆了。后來,從老校長張楚廷先生口中得知,沒有圍墻校門、院系分散的校園,來往穿梭的輕盈步伐,青春爽朗的笑聲,正是師大一道不可替代的風景——“來去自由”。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母校就以睿智的眼光和寬闊的胸襟,率先大膽地實施了“來去自由、出國自由”的人才措施。
主校區西北角岳麓山腳下有一亭,為岳飛抗金駐軍赫石坡時所建,名曰“岳王亭”。許多民國初年為自由民主而獻身的湖湘兒女,如黃興、蔡鍔、蔣翊武、陳天華等,長眠于岳麓山上,故學校在岳王亭周邊添置和改造了麓山忠烈祠、湖湘文化長廊等景致。在校的那七年,每每學習疲憊或閑來無事,我都會約上三五個好友來此,春時觀魚賞花,夏時納涼談笑,秋時登山聽泉,冬時踏雪遠眺。
木蘭路正如其名,優雅秀美而低調。路并不寬闊,因道路兩旁錯落有致地種植著兩排木蘭樹而得名。每年春天,路旁粉妝玉琢的木蘭花爭相綻放,成為師大一道不可復制的風景。木蘭花“吹氣如蘭,奉身如玉”,用來比擬以教師作為職業目標的師大人,最是恰當。
“財院的票子,師大的妹子,湖大的才子,工大的房子”,剛入學那會兒,長沙河西高校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其形象地描述了河西大學城的特點。師大的妹子擁有一份內斂的從容與自信,宛如一朵絢爛綻放的木蘭花,亭亭玉立,一塵不染。
湖湘盛產美人,星城長沙也是魚米之鄉,喝著湘江水,深受湘江滋潤的女孩子自然也多了幾分嫵媚。師大妹子的美在于婉約而不矯情,自信而不張揚,施粉而不深勻,嫵媚而不妖嬈。這恰到好處的分寸是因為“三尺講臺”讓她們多了一份溫柔嫻雅的書卷氣。
獨特的自然與人文環境還為師大妹子增添了幾分熱辣灑脫。記得當年宿舍里一個南京的妹子剛入學的時候,一星半點的辣椒也不沾,經過四年鍛煉也成了無辣不歡的“辣妹子”。辣妹子們做起事來自然也風風火火,勤快麻利,能吃苦耐勞。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每每想到如今安定的工作,我便不得不感激師大的勤勉學風和用心培養我們的恩師們。學術精湛的鐘毅平先生、溫文爾雅的丁道群先生、學識廣博的葉茂林先生、思想深邃的彭運石先生、婉約大氣的謝家樹先生……大學的魅力在于它的大氣,而這份大氣是大師們支撐起來的,母校大師云集,宛若滿天星辰,舉不勝舉。
樟園是我當年自習常去的地方,園內的香樟散發出清幽而浪漫的芬芳,每每捧一本書靜坐于此,都有一份“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的心境。不遠處還立著著名教育家楊樹達先生的石像,“溫故而不能知新者,學而不思也;不溫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學也”一句時刻勉勵著我們。
巍巍麓山,曾是我們眺望的起點;浩浩湘江,賦予我們繼往開來的動力。作為師大人的我們,要如優雅的木蘭花,在平凡的講臺上用青春和真理訴說“仁愛精勤”的雋永。
編輯/ 黃書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