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曉杰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50000)
石灰穩定土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齊曉杰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50000)
石灰穩定土是市政道路工程應用最為廣泛的材料之一,這里介紹了石灰穩定土施工的工藝流程、工藝要點和質量控制措施,可以為同類工程提供參考和借鑒。
石灰穩定土;工藝流程;工藝要點;質量控制
石灰穩定土是在土中摻加一定比例的消石灰或生石灰粉,通過加水拌合、平整、碾壓成型、養生等工序后,使之成為一種具有一定抗壓、抗折等性能的半剛性結構,常用作高等級路面的底基層或低等級路面的基層。
1.1 材料要求
石灰土選用Ⅲ級以上的鈣質生石灰,在用于工程施工之前7d,充分進行消解,未消殘渣含量5mm圓孔篩的篩余量不大于17%,穩定土選用塑性指數為10~15的黏性土,土粒的最大粒徑不小于10mm,硫酸鹽含量小于0.8%,有機質含量小于10%。水選用純凈的飲用水。
1.2 機具準備
1)石灰土主要機械:挖掘機、推土機、平地機、路拌機、振動壓路機、光輪壓路機、裝載機、灑水車。
2)小型機具及檢測設備:蛙夯或沖擊夯、四齒耙、雙輪手推車、鐵锨;水準儀、全站儀、塔尺、平整度儀、灌砂筒等。
2施工工藝流程
備料→測量放樣→攤鋪土→灑水悶料→穩壓→水準儀找平→平地機整形→按灰劑量計算石灰用量→攤鋪石灰→機械拌合→檢測含水量和灰劑量→穩壓→水準儀找平→平地機整形→震動壓路機和光輪壓路機組合碾壓→檢查驗收→養生。
3.1 測量放樣
恢復施工段的中線,直線每20m設一中樁,平曲線每10m設一中樁,并在兩側路肩邊緣外設指示樁。
3.2 攤鋪土
應事先通過試驗確定土的松鋪系數。攤鋪土應在攤鋪石灰的前一天進行。攤鋪長度按日進度的需要量控制,滿足次日完成摻加石灰、拌合、碾壓成型即可。雨季施工,如第二天有雨,不宜提前攤鋪土。
3.3 灑水悶料
1)如已整平的土(含粉碎的老路面)含水量過小,應在土層上灑水悶料。灑水應均勻,防止出現局部水分過多的現象。
2)嚴禁灑水車在灑水段內停留和調頭。
3)細粒土應經一夜悶料;中粒土和粗粒土視細土含量的多少,可縮短悶料時間。
3.4 卸置和攤鋪石灰
手推車運布時,以一車石灰為單位計算攤鋪面積,并按此面積大小劃定網格,人工均勻布撒石灰。
3.5 機械拌合
路拌機拌合應從路基的一側縱向依次拌合,每次拌合的重疊寬度不小于50 cm,路拌機拌合深度應達到下層頂面下5~10mm,以利上下層黏結。嚴禁在拌合層底部留有素土夾層。
灑水及拌合過程中,應及時檢查混合料的含水量,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混合料拌合均勻后應色澤一致,沒有灰條、灰團和花面,即無明顯粗細集料離析現象,且水分合適、均勻。
3.6 平地機整形
1)混合料拌合均勻后,應立即用平地機初步整形。人工標出高程點,在直線段,平地機由兩側向路中心進行刮平;在平曲線段,平地機由內側向外側進行刮平。必要時,再返回刮一遍。
2)用拖拉機、平地機或輪胎壓路機立即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壓一遍,以暴露潛在的不平整。
3)再用平地機進行整形,整形前應用齒耙將輪跡低洼處表層5 cm以上耙松,再用拖拉機、平地機或輪胎壓路機在初平路段上快速碾壓。
4)對于局部低洼處,應用齒耙將其表層5 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進行找平。
5)再用平地機整形一次。應將高處料直接刮出路外,不應出現薄層貼補現象。因為薄層找補極易在使用過程中脫皮壓碎,導致表層破壞。因此,石灰穩定土攤鋪和整平時,要嚴格掌握縱向坡度和路拱。攤鋪時一般要按“寧高勿低”的原則,最后整平時一般要按“寧刮勿補”的原則處理。對局部高程稍低的灰土面嚴禁直接采取薄層找補,應先人工或機械松耕100m左右再進行找補。
6)在整形的過程中,嚴禁任何車輛通行,并保持無明顯的粗細集料離析現象。
3.7 碾壓
1)整型后,經檢查標高、橫坡、平整度、含水量、含灰量均符合要求后,即可進行碾壓。采用12t以上三輪壓路機、重型壓路機或振動壓路機在路基全寬內進行碾壓。碾壓順序: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邊后中。碾壓時,直線段由兩側路肩向路中心碾壓,平曲線由內側向外側進行碾壓。三輪壓路機碾壓時后輪應重疊1/2的輪寬。碾壓過程中,石灰穩定土的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如表面水蒸發得快,應及時補灑少量的水。如有“彈簧”、松散、起皮等現象,應及時翻開處理。
2)石灰穩定土層宜在當天碾壓完成,碾壓完成后必須保溫養生,不使穩定土層表面干燥,也不應過分潮濕。
3.8 接縫和調頭處的處理
兩工作段的搭接部分,應采用對接形式。前一段拌合后,留5~8m不進行碾壓。后一段施工時,將前段留下未壓部分,一起再進行拌合。拌合機械及其他機械不宜在已壓成的石灰穩定土層上調頭。如必須在上進行調頭,應采取措施(如覆蓋10 cm厚的砂或砂礫)保護調頭部分,使石灰穩定土表層不受破壞。
3.9 養生
石灰穩定土層完成后,應采取覆蓋養生措施。在養生期間未采用覆蓋措施的石灰穩定土層上,除灑水車外,應封閉交通。石灰穩定土碾壓完成后第二天或第三天開始養生,一般使用灑水車灑水養生,且保濕養生7d。養生期內勿使石灰穩定土過濕,更不能忽干忽濕。石灰穩定土的壓實度、平整度等指標合格后,上層結構能馬上施工時,可不進行養生。但是必須保證石灰穩定土有合格的強度,在進行上層作業時要采取措施保證不破壞石灰穩定土表面。
4.1 確定準確的標準密度
標準擊實試驗是控制石灰土壓實質量不可缺少的重要試驗項目,壓實度可靠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求最大干密度準確與測點實際干密度相對應。標準密度是用來衡量現場壓實度的尺度,通過它衡量出路面基層的優劣等級,所以在作確定標準密度的擊實試驗時,必須嚴格按照試驗規程和相關要求去做,確保標準密度有足夠的精度,以達到指導和控制工程質量的目的。
4.2 碾前含水量的控制
含水量對石灰穩定土的碾壓是一個特別敏感的指標,對壓實效果影響比較顯著,所以含水量控制得好與壞,將直接關系到壓實的成與敗。從經濟角度來說,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不失為一種最好辦法。規范要求,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1%變化范圍內碾壓時效果最佳,但這個范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施工時的天氣、氣溫、季節等環境的具體情況來定。在碾壓前能夠及時準確地測定石灰穩定土含水量,使之接近最佳含水量,這對控制碾壓質量十分重要。
4.3 布灰要均勻
采用路拌法進行石灰穩定土施工時,不少施工單位對布灰的均勻性重視不夠,工人在進行布灰時隨意性很大,造成灰劑量有很大偏差。灰劑量對壓實度的影響比較明顯,可導致布灰少的地方壓實度過高,布灰多的地方出現壓實度不夠的“假象”。
4.4 含水量控制
碾壓時控制好含水量,能夠較好地改善或防止石灰穩定土干縮縫的出現,否則會降低石灰穩定土自身的強度,破壞板體結構,影響工程整體質量。另外,含水量控制得好,容易碾壓密實,其強度也會相應提高。
4.5 成品石灰穩定土養生要及時到位
石灰穩定土成型后應及時進行壓實度檢測,壓實度檢測合格后就開始進行養生。養生方法很多,根據實際情況可以自行選擇,但結果是一樣的,即必須保濕養生,杜絕石灰穩定土層表面干濕交替現象發生。養生期一般不少于7d,且封閉交通(灑水車除外)。養生不好石灰穩定土會產生干縮裂縫,破壞板體結構,形成病害,所以必須高度重視養生工作。
石灰穩定土碾壓成型時常會出現局部“彈簧”、松散,并有大面積起皮及擁包現象。為防止這些病害出現,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土塊要充分粉碎,最大粒徑不超過15mm。
2)控制好原材料(土、石灰)及混合料含水量,拌合好的混合料含水量應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 1%范圍之內,且要拌合均勻。
3)碾壓過程中,石灰穩定土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狀態,但不得粘輪。
4)嚴禁薄層貼補,特別是50mm以下的灰土貼補不牢。這種薄層貼補現象在石灰穩定土驗收時比較多見,主要是施工單位對標高控制不嚴所致。為此要做到攤鋪時“寧高勿低”,平地機最后整平時“下刀不宜過深”,測量人員應始終跟蹤監控。
5)碾壓時,壓路機手應遵循“先輕后重”,“先邊后中”,“先慢后快”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