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國斌 林青霞
(貴州省畢節市林業局 貴州 畢節 551700)
畢節市花卉及綠化苗木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
顧國斌 林青霞
(貴州省畢節市林業局 貴州 畢節 551700)
通過對畢節市花卉及綠化苗木產業發展現狀進行調查,分析花卉及綠化苗木產業發展中優勢潛力和存在問題,探索畢節市花卉及綠化苗木產業發展思路,提出針對性的發展定位與規劃布局研究對策,以期為畢節市花卉及綠化苗木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花卉及綠化苗木產業;現狀;對策
花卉及綠化苗木在綠化環境、美化生活、陶冶情操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是具有顯著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綠色新興朝陽產業。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人們對生活工作的環境要求也不斷更新,不僅要求綠化面積達標,而且要求綠化變幻多端,要有觀賞性和美感性,綠化、彩化、香化、美化缺一不可;同時對室內外觀賞性花卉的需求也越來越多?;ɑ苊缒敬罅渴褂煤拖?,多少花農、多少貧困戶因種植花卉苗木脫貧致富,多少家庭因此事花卉苗木產業走上小康路?;ɑ苊缒井a業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花卉苗木產業已成為畢節市實施農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脫貧攻堅”計劃的重要抓手,有關部門非常重視。
近年來,畢節市花卉及綠化苗木產業發展較快,種植面積已近6萬畝,銷售收入突破5億元?;ɑ芗熬G化苗木產業已成為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產業。①區域布局不斷優化。全市形成了百里杜鵑、黔西、七星關特有火棘、杜鵑花、春蘭培制花木盆景和盆花生產區,金沙縣觀賞花生產區,各縣城區周圍綠化苗木生產區,這幾個區域花卉及綠化苗木生產面積、銷售額占全市的80%以上。②產業化步伐加快。目前全市共有花卉、綠化苗木企業近200家,年銷售收入4億多元。③市場體系不斷發展。建設小型花卉市場10多個,電子商務網絡開始起步。四是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帶動了運輸、種子、根雕、農村旅游業等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初步形成社會化服務網絡。
2015年,畢節市花卉苗木種植面積5.7萬畝,從業人員近1.47萬人,年銷售總額達4.6億元。花卉苗木產業已成為畢節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在全市農業的主要支柱產業中,花卉苗木產業已成為單位面積效益最高,人均收入最高,自身土地上解決勞動就業最好,土地流轉面積最大的“四最”產業。同時,花卉苗木產業成功實現了一、三產業的互動,促進和帶動了鄉村旅游、農家樂,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1 管理和科研機構不健全,人才比較匱乏
到現在為止,畢節花協還未成立。由于沒有相應的花卉業專職機構,缺乏對此行業的宏觀調控、計劃統籌和有效引導。同時畢節也沒有園林花卉專業科研機構,科研力量薄弱,而且從事花卉苗木的技術人才十分匱乏,技術供給機構不能適應生產需求,無法給花卉生產提供技術保障。也就沒有能力研發新產品,沒有自有知識產權花卉苗木品種;野生花卉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開發利用不夠;品種及生產關鍵技術的基本依賴外面;專用肥藥、機具、設施設備等相關產品的開發滯后等。
2.2 生產結構不合理,難以形成規模效益
近年來,畢節市花卉苗木總體生產迅速擴大,但是生產水平低,產品結構不合理,附加值較低的綠化苗木種植面積比例偏高,難以形成規模效益。而且季節性、結構性過剩和短缺并存,栽培品種多是低端小規格苗木,附加值高的大規格花卉苗木短缺,規模優勢、品牌優勢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
2.3 生產組織化程度低,盲目性大
從總體看,畢節一家一戶的作坊式花卉苗木生產仍占有絕對比重,經營品種單一,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不夠,難以對市場形成影響力和產品定價權;分散經營模式還造成資金密集型花卉產業投資能力不強,基礎設施較差,生產手段落后。自產盆花及綠化苗木種類少,造型粗糙,較暢銷的盆花、樁景、觀葉植物、珍貴綠化苗木基本依靠從南方調入,就連最易生產的月季都大量從外調入。
2.4 正規的花卉交易場所缺乏,流動性差
畢節現有的花卉苗木市場發育尚不成熟,市場交易方式落后,交易規模小。絕大部分花卉市場仍徘徊在以零售、批發和攤位租賃為主要內容的初級市場階段?;ɑ苊缒臼袌黾⒐δ?、市場信息功能以及管理調控和平抑價格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統一的市場交易規則也有待形成?;ɑ芪锪飨到y缺乏整體性的流程優化,中間環節較多,物流運作流程繁瑣、位置分散,時間較長。由于沒有設施完善的市場,花商、花販只能在路邊擺地攤,有的甚至提籃叫賣,根本無法形成大市場、大流通的格局。
3.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進花卉苗木產業發展
目前,畢節市已把花卉及綠化苗木列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優先發展的產業,但與省內外其他市(州)相比,畢節市對發展花卉苗木產業的扶持力度還很小,花卉項目立項少、花卉科研資金缺、花卉企業信貸難、土地流轉難度大、經營稅費負擔重等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產業發展后勁不足。建議出臺促進畢節市花卉苗木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除將林業項目、扶貧項目、農業項目、科技開發項目、市鎮建設綠化項目、農民技術培訓資金等向花卉及綠化苗木產業傾斜外,市(縣、區)財政還要加大資金投入,力爭形成群眾自籌、政府獎補、信貸支持、招商引資的投入機制,重點吸引和扶持龍頭花木企業到示范園區發展,推進花卉苗木產業向規?;藴驶?、專業化、公司化方向發展。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土地流轉機制,鼓勵和引導農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積極推進花卉苗木連片規模種植。
3.2 優化花卉苗木區域布局,構筑新型花卉苗木產業帶
畢節市花卉苗木產業發展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要根據資源優勢、土壤氣候條件,因地制宜搞好規劃布局。由政府組織,林業、農業、國土、扶貧、建設等部門協調配合做好花卉苗木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產業發展目標,確定產業發展區域,劃定核心產業區域和產業帶,堅持相關配套設施的一起規劃、共同發展,重點突出畢節區域品種品牌特色。①主打“百里杜鵑”高山杜鵑花卉及綠化苗木產業品牌。畢節高山杜鵑資源豐富,杜鵑苗木花卉及綠化苗木產業一枝獨秀,無人能及。建議以百里杜鵑為中心,輻射大方、黔西兩縣,以培育杜鵑花苗木、花卉、盆景為主的杜鵑花產業帶。②叫響“黔西北花木盆景”。黔西、七星關花木盆景歷史悠久,盆景藝術巧奪天工,在全國的花木盆景大賽中多次獲獎,應大力發展和推廣,擴大品牌影響力,形成品牌效應。③提升金沙縣花卉苗木產業。在金沙縣平壩鄉、西洛鄉、巖孔鎮等地集結了幾十家花卉、苗木企業和與花木、果木相關聯的為花果業提供配套的企業,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和專業化生產水平的特色花果產品生產區,花木、果木生產格局初步形成、優勢產區凸現,面積上萬畝,惠及農戶上千家。但與外地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急需通過整合全市各方力量、各類資源,建立一批現代花木、果木示范園區,引導、扶持和培育花木、果木企業走區域化發展道路,最終形成區域競爭優勢。④營建“清涼后花園”。隨著畢節機場、快速鐵路、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與成都、重慶“兩大火爐”及省城貴陽僅2~3h的路程,利用交通改善和畢節“好風好水”的生態優勢與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景觀,通過苗木花卉種植這一“造景的產業”,結合正在實施的“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宜居畢節”及“山水園林城鎮”,形成以花卉苗木為重點的山水田園風光,發展以納涼度假、休閑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
3.3 實施“龍頭”帶動工程,依靠龍頭企業帶動大發展
“龍頭”企業有資金雄厚、信息靈通、技術力量強優勢,對產業的拉動勝過千戶花農之和,不僅可以促進當地花木的生產銷售,又可憑借經濟實力和技術力量,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進行適應性試驗,有利于全市花木品種檔次和栽培管理水平的提高。①大力支持現有的龍頭企業如貴州臺金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畢節泰豐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等擴大規模,增強實力,成為省級乃至國家級的花卉苗木龍頭企業;②通過建設百里杜鵑花卉及綠化苗木產業示范園區、黔西縣現代農業觀光園區、七星關區休閑農業觀光園區,將國內外大型花卉科研生產企業引進來,圍繞花卉生產、種苗供應、花卉加工、出口等項目,建立新的龍頭企業。
3.4 抓好花木交易市場建設,依靠市場帶動產業發展
與發達地區花卉苗木產銷兩旺相比,貴州省現有的花卉苗木市場與流通體系尚不健全。畢節市基本沒有實施完善的花卉交易市場,花卉苗木交易還處于苗圃地看貨定價、路邊交易原始階段,影響了花卉苗木產業的發展。①苗木花卉流通量較小,多數花木是“養在深閨人未識”,挫傷了苗木花卉企業和花農的積極性。②難以形成先進的花卉采后貯運、保鮮技術及花卉流通過程的質量監督體系,產品質量評估難,優質優價難實現,影響花卉苗木的國內外貿易。③沒有市場取向,花卉苗木難以調優結構、調準品種,企業無法圍繞市場需求組織生產、流通,不可能做大做強做精。因此,建議市、縣(區)兩級政府在七星關區、金沙縣、黔西縣建立發達的苗木花卉交易市場,努力搞活花卉苗木產品流通營銷網絡,提高市場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3.5 開發利用鄉土植物資源,讓“野生花木”走向市場
畢節陽光充足,氣候溫暖涼爽,雨水充沛,野生花木植物資源豐富,應充分發揮地緣優勢,搞好鄉土植物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開展品種馴化、選育及推廣普及工作。如杜鵑、珙桐、桂花、玉蘭、春蘭、刺梨、救軍糧、大韭菜等鄉土花木,姿態優美,開花漂亮,群眾比較喜歡。因而可以在全市區域內建立一些野生資源種植收集區,在加強對古樹名木、珍稀花木保護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對野生資源進行馴化和培育,并跟蹤其景觀特征,研究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在園林綠化中的用途,并有計劃地推向市場。讓野生資源的“獨”與“奇”吸引市場目光,逐步走向以野生花木為招牌、改良品種占市場的局面,為花木產業發展獲取更多的競爭優勢。
[1]張曉星,柯水發.中國花卉產業區域競爭力評價及發展策略分析[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3(3):21~26.
[2]沈羅亞,李為福,許悅,張萍,鄧源.上?;ɑ墚a業產銷發展現狀調研報告[J].現代農業,2015(5):22~23.
[3]惠穎杰.我國花卉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現代園藝,2011(13):15.
[4]陳 蘭,王榮輝.隆德縣花卉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J].寧夏農林科技,2011,52(11):56~59.
F326.13
A
1005-7897(2015)12-0100-02
2015-12-12
顧國斌(1967-),男,貴州畢節人,高級工程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工作和研究方向為林業生態建設、城鄉造林綠化、花卉苗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