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瑩
(貴州虎峰交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瀝青穩定碎石排水層材料形成骨架孔隙型瀝青混合料,組成成分較為復雜,因而形成一些較大的孔隙,容易導致水分滲入引起內部結構自由水的效果且在施工完成之后保證混合結構的完好以及混合料層次之間緊密連接,不管外界水怎么進入排水層結構內部,都可以順利排除。
在施工之前要徹底清掃下承面,確保下承面頂部干凈、干燥。排水基層的下承層,即二灰碎石頂面應平整、堅實,路拱符合驗收要求。在后續工作中,要確保水泥穩定碎石層與下承面牢固黏結在一起,因此下封層噴灑SBS改性乳化瀝青用以改善下承面質量,噴灑量按1 kg/m2進行,具體做法為一油一料,然后攤鋪粒徑為3~5 mm的石屑,這樣能更好地防止水分進人路面結構內部,使下滲的水分通過排水層完全排出路面結構層,防止在水泥穩定碎石層頂部造成水分積滯現象。
貴州某高速公路屬于潮濕多雨地區,主線長135.173 km,最高溫度達40℃以上。工程標準路基橫斷面寬度24.5 m,行車道寬度2×2×3.75 m,分離式路基橫斷面單幅寬度12.5 m,瀝青穩定碎石排水層設置“瀝青路面結構層防水+邊緣排水系統”。通過現場測定其空隙率和強度,各項指標均能滿足要求,瀝青穩定碎石的瀝青用量為3%、空隙率為20.7%、馬歇爾穩定度為3.8 kN。因此,本工程就按此配合比施工。
高速公路主線瀝青混凝土路面由上面層、中面層和下面層組成。相對傳統的公路路面排水設計而言,本工程采用“瀝青路面結構層防水+邊緣排水系統”,自由水滲透路徑長,速度慢,在瀝青層內部,水產生剝離的可能性相對較大,滲流時間長。
公路上路面施工和使用質量影響因素中,原材料的選擇是一項重要因素。首先,在工程施工開始之前,設計師會綜合考慮當地地質條件和施工預期合理選擇瀝青原材料,綜合考量瀝青材料的質量和性能等,以確保材料能夠滿足工程的設計要求。在瀝青穩定碎石排水層骨料選擇中,要選擇具有抗拉性、耐磨性、抗壓性的材料,這對于最終施工質量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其次,在瀝青材料選擇后,各項材料的堆放也比較有所講究,例如粗、細集料應分類堆放和供料,這樣在施工之前對于粗、細集料進行抽樣試驗就會很方便。此外,在瀝青穩定碎石排水層施工過程中,由于瀝青施工要求的材料之間間隙較大,因此為了確保最終施工效果,要時刻監測瀝青的粘結度。總體來說,瀝青穩定碎石排水層施工原材料的選擇,其質量必須符合《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 F40-2004)有關規定的技術要求。所有的工程建設使用材料,都必須要最大限度的滿足工程設計需求以及工程建設的相關規范知識。最后,拌制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拌合也會影響最終施工效果,因此在進行瀝青混合料拌合時,要綜合考慮當地氣候條件、施工條件、交通條件以及瀝青材料自身條件等因素。
公路工程中所使用材料應嚴格選擇供應廠家,以避免瀝青混合料出現材質的明顯變化。瀝青混合料的填料必須采用增水性石料經磨細得到的礦粉,例如石灰巖或巖漿巖中的強基性巖石等,工程監理方要加強監理,確保原石料中不得含有泥土等雜質。在施工的過程中,如果發現瀝青混合料的粘附性較差,應適當添加抗剝落劑,提高水穩性,確保集料與瀝青的粘附性達到5級。
實驗之前選出是瀝青試驗路段,即GTM路段已進行室內配合比設計試驗,包括目標配合比、生產配合比設計,確定控制指標。在進行配比的過程中,瀝青混合料本身就應當遵守上述有關材料選取的要求。應在其設計、協調配合和操作方面,務必要將重點控制的對象放在細集料之上,拌和廠都能使生產的瀝青混合料符合工地配合比設計要求。通常情況下,在進行調配的過程中,使得集料能夠充分的符合瀝青混合料的施工要求,同時符合《公路環境保證設計規范》(JTJ/T006-98)的有關要求。
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員要認真編寫《試驗路施工組織設計》,上報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共組;在進行瀝青混合料調試拌和時,要嚴格遵照設計要求進行生產配合比;對下承層和施工機具作全面檢查,現場就位。在正式進行瀝青混合料排水層施工之前,要檢查下承面是否整潔干凈。
綜上所述,在公路施工中,瀝青混合料原材料的選取和配合比的設計對于施工質量而言十分重要。此外還需注意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應避免在雨天進行,確保施工質量。在實際具體施工過程中,要注意瀝青路面的壓實控制,以起到提升公路壽命的作用。
[1] 劉曉斌.瀝青穩定碎石排水基層混合料組成設計與應用技術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8.
[2] 周亮.瀝青穩定碎石透水基層的研究與應用[D].長安大學,2007.
[3] 元少波.簡述高等級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