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貴州通力達公路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
淺談隧道工程二次襯砌施工及質量控制
張宇
(貴州通力達公路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
摘要:主要對隧道工程中二次襯砌施工進行論述,并結合實例工程進行分析,且根據筆者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和相關知識提出相關施工質量控制及安全措施,希望能給予相關專業讀者借鑒。
關鍵詞:公路隧道;二次襯砌施工;施工質量控制;安全措施
中圖分類號:U445. 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3383(2015)04-0142-01
蓮花山隧道位于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境內,屬于仁懷市茅臺至壇廠一級公路建設項目第三合同段,起訖樁號為ZK13 +359.568~ZK13 +760、YK13 + 360-YK13 + 754。該隧道為雙洞單向行駛中長隧道,壇廠端洞口采用整體式端墻式洞門,隧道設標準公路等級為一級公路,隧道設計行車速度為60 km/h,隧道建筑界限,凈寬10.25 m、凈高5.0 m。壇廠端平面均位于半徑為630 m的圓曲線上,線間距約為23 m。左幅隧道為上坡隧道,縱坡坡度為2.9%和1.63%,最大埋深約為166 m;右幅隧道為上坡隧道,縱坡坡度為2.9%和0.8%,最大埋深約為162 m。二次襯砌采用整體模筑C25混凝土,對于淺埋軟弱圍巖堅持“短進尺、弱(不)爆破、勤量測、快封閉、強支護、緊襯砌”的原則,并采用鋼筋混凝土及時緊跟封閉成環。
(1)本合同段隧道出口位于路基高挖方下,覆蓋層為強風化泥質粉砂巖夾泥巖,且埋深較淺,開挖時邊仰坡易發生局部錐形坍塌失穩及掉塊。
(2)隧道施工安全、快速進洞以及安全通過溶洞發育區、斷層破碎帶及其它不良地質地段也是本標段的難點。
3.1防排水
(1)洞身防水
(2)洞身排水
①止水帶施工
止水帶安裝在每個施工截斷、明暗洞交接位置、襯砌類型變化位置以及洞身每隔50 m間距設置一道變形沉降縫,縫寬2 cm,全斷面安裝并用瀝青麻絮填縫。
②洞內排水溝施工
本隧道路面兩側設縱向排水溝,以便將滲漏到洞內的地下水、運營清洗污水和路基內的積水,順著線路方向排出洞外。施工中采用C30鋼筋混凝土預制塊現場安裝,每個預制塊長1 m。安裝時水溝底用砂漿找平,同時由測量人員嚴格控制線形、標高。
③洞口防排水
隧道在洞口設置截水溝和排水溝,邊坡、仰坡采取防護措施,防止地表水的下滲和沖刷;明洞襯砌外側采用“雙工一膜”(350 g/m2無紡土工布+1.2 mmEVA防水板+350 g/ m2無紡土工布)作為防水層,在上面覆蓋2 cm厚M20水泥砂漿,回填土頂面設置50 cm隔水粘土層,并深入邊、仰坡不少于20 cm,確保搭接良好。洞口排水結合地形在洞頂邊仰坡開挖線5m外設置截水天溝,洞門頂設置50×50 cm的矩形排水溝。
3.2二次襯砌施工
洞口附近設置帶有自動稱量裝置的拌和站,集中生產襯砌混凝土,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至現場,輸送泵泵送入模澆筑,模板采用10.5 m長整體式鋼模液壓臺車。根據量測數據,合理的安排隧道開挖、初期支護、二次襯砌平行施工作業,隧道邊墻基礎、仰拱填充及二次襯砌與開挖工作面保持150~250 m的距離同步施工。帶仰拱圍巖地段,先施工仰拱,然后進行仰拱填充施工,最后模板臺車就位進行墻拱襯砌施工。洞口淺埋偏壓段、斷層破碎帶,盡快施作二次襯砌,并在二次襯砌中加入鋼筋,增加混凝土強度;其它一般地段,根據現場對初期支護監控量測的數據,待圍巖和初期支護變形基本穩定后進行二次襯砌施工。
(1)襯砌鋼筋制作安裝
本隧道在明洞和V級圍巖地段的襯砌混凝土中安裝鋼筋,增強襯砌混凝土強度。襯砌鋼筋統一在洞外加工棚內加工,并嚴格按照設計文件進行制作,運輸至現場焊接安裝,鋼筋表面無銹跡、油漬,凈保護層厚度、縱環向間距和同斷面上接頭數量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
(2)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采用輸送泵泵送澆筑,灌筑混凝土兩側對稱同時進行,注意控制兩側泵送混凝土的均勻性,兩側灌注混凝土高差不得超過50 cm。混凝土灌注連續一次灌筑完畢,如發生停電等意外事故必須停工時,將灌注面整平、振搗好;停工2 h以上,如果混凝土已經初凝,要等24 h后才能繼續澆筑。拱部封頂時,必須填滿搗實,不得有空隙。混凝土的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器和附著式振搗器配合進行,振搗過程中應確保不過振也不漏振。
參考文獻:
[1]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JTGF60-2009)[S].
[2]公路隧道施工技術細則(JTG/TF60-2009)[S].
作者簡介:張宇(1974-),男,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橋梁、隧道施工及監理。
收稿日期:201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