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倫(黔西南州高等級公路管理處)
高速公路施工管理過程中的優化問題探討
周倫
(黔西南州高等級公路管理處)
摘要:分析了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的概念,并對其中的不足進行探討指出了相應的優化措施。在具體施工中加強各方面的協調工作,爭取將各個環節的施工質量最到最好。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必將引進更多更好的方案,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將得到更快的發展。
關鍵詞:高速公路建設;施工;管理規劃
中圖分類號:U415. 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3383(2015)04-0179-01
高速公路施工管理,顧名思義就是指施工單位對高速公路施工過程中各項工作進行統一科學管理,主要包含施工人員、施工材料器械、施工質量管理、費用工期控制、施工安全問題等內容。通常施工單位會建立以項目負責人為中心的施工管理團隊或是小組,全面進行施工管理工作,團隊內部劃分個人崗位職責,集合眾人之力進行現代化的科學的施工管理工作。施工管理做得優秀,不僅能夠很好的完成高速公路項目施工建設,還能為施工單位帶來各方面的益處。優化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工作應當堅持以下三個根本原則:第一,經濟原則。施工管理過程中要講質量、進度與成本、市場之間進行科學平衡,不能只管工期進入而忽視成本投入,需要養成良好的效益觀念;第二,科學原則。根據科學合理的辦事原則安排施工過程的各項工作,使工程符合現代化生產的科學性要求;第三,規范化原則。施工過程中嚴格重視施工規范化,各項工作嚴格按照規范化的要求進行,是保證施工質量與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
2.1優化施工進度目標的網絡計劃
施工進度目標的網絡計劃是指運用網絡模型的方法針對大型復雜的項目制定計劃,這種網絡模型出現于五十年代末期,是一種系統化的計劃模型,能夠對大型項目中的各個小部分之間的相互連接進行全面細致的反映,還能夠根據參數格式計算出關鍵工作與其余工作的最佳機動時間,做好全盤性規劃。通過制定此種網絡模型,更加便于項目管理人員集中主要精力于關鍵工作之上,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與精力。制定項目網絡計劃有以下幾個步驟:第一,將整體工程細化為工作或者工序;第二,安排工作或工序之間的順序、邏輯關系;第三,確定各個工作或工序的施工時間與需求量;第四,建立整體網絡計劃模型;第五,結合施工合同內的規定時間,同時考慮實際情況的人才物供給條件因素,對網絡計劃模型進行相應調整;第六,在實際施工中發生變化時及時調整網絡計劃,隨時保持計劃處于最科學優化的狀態。根據以上步驟我們可以看出,最開始的網絡計劃是在理想狀態下制定的,沒有經過現實條件的約束和限制,是一種既定的計劃,要想得到最適合項目工程的網絡進度計劃,在最初既定條件的前提之下,還需要根據施工進度的不斷推進、現實條件的不斷變化對網絡計劃進行不斷的適應性調整,如此要想優化網絡進度計劃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工期時間優化、工期資源優化、工期成本優化。
2.2優化物資供應
高速公路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物資供應問題,這也是施工管理企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高速公路施工中物資供應具有下列特點:遠離原材料儲備地、現場無過多物資儲備;施工所需物資需求量大、運輸量大、品種單一;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現場施工環境復雜;施工路線長、時間拉鋸大;物資管理難度大。結合高速公路物資供應的上述特點,對物資供應的調運問題根據數學和統計學中的作業方法優化物資供應計劃,是指根據目前已有的供應狀態,制定出更為經濟適用的供應方案。
2.3優化分配問題
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中總是出現許許多多的分配問題,不管是物資的分配還是人力的分配,亦或是時間、設備的分配,都是需要進行仔細規劃的重要問題,解決好各種分配問題,可以為施工帶來更好更科學的前提保障,找到各類分配問題的最好解決辦法,換言之就是做好各方面資源的科學平衡,因為不同的施工人員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設備物資有不同的用途所在,只有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才能使每一項工作達到效率的最大化、優勢的最大化。如何做到效率與優勢最大化,可以根據統計學中的變量與定量間的邏輯聯系進行解決。
2.4優化勞力配置問題
盡管重型機械設備的大量研發,在高速公路施工過程中取代了大量的人力勞動,但是高速公路施工中仍然有大量部分需要人力勞動來完成,其在施工中所占的比例也還是比較大的。在公訴公路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包含了多個工種、各種技術人員,因此每個施工人員各方面的條件也存在較大差異,意思是說這些施工人員從事不同的施工勞動的工作效率也必然有所不同。如何將如此差異大的施工人員排列組合成為一起參加技術勞動的整體,確實是一樁大型的工程。不管怎樣,優化勞力配置最終目的是能夠人盡其才發揮整體最好的狀態為施工服務。優化勞力配置常見的方法有兩種:第一,根據已知的勞力需求和施工人員現有量進行確定狀態下的勞力配置優化,較為簡單;第二,在確定工人數量的情況下,根據不同的施工環節所需勞力數量進行動態分配,隨時根據施工情況進行適度科學的調整,達到勞力優化最大化。
2.5優化監管問題
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中除了上述幾點問題有待優化外,還有就是監管問題,施工管理中的監管包括了人員監管、物資監管、施工監管、質量監管等等方面,目前的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中監管問題表現不是特別突出,但也存在少量的問題,如監管松懈不到位的情況時有發生。為解決和優化這一問題,首先應當要有施工單位與監理單位共同制定出合乎實際情況的監管制度,其中需要包含到人財物、施工具體操作、安全質量三方面的監管;其次,將制定好的監管計劃進行細化,制定成為施工各環節的行為規范予以展示,并將其中關鍵要點作為培訓內容傳達給高速公路施工過程中參與工作、施工的所有人員;最后,嚴格按照制定的監管計劃進行落實到位,安排專門的監管人員在高速公路施工過程中對人財物、施工細節、質量三個方面進行嚴格監管,發現有不符合規范之處,及時提出并予以糾正。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一直都拉動地區經濟的重要紐帶,高速公路的施工管理直接關系的路橋的整體質量。而目前我國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中存在許多的不足。施工人員大多根據自身經驗施工,缺少科學的理論,以致資料浪費較為嚴重。
參考文獻:
[1]唐喜林,趙曙蔚.高速公路施工管理過程中的優化問題探討[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2,(5) : 118-119.
[2]鄭建波,紀翔.高速公路施工管理過程中的優化問題淺析[J].科技信息,2012,(7) : 574,572.
[3]賀月民.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的優化分析[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4,(18) : 163-164,167.
收稿日期:201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