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蕾
嘉博(福建)聯合設計有限公司(350008)
基于智慧城市理念的城市建筑設計研究
趙蕾
嘉博(福建)聯合設計有限公司(350008)
智慧城市概念已成為城市發展的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它的設計理念的核心是靈活、便捷、安全、高效。智慧城市設計理念在現代城市建筑設計中的貫徹,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即:基于物聯網概念的智慧城市建筑設計,基于建筑互聯化的建筑設計以及基于智能化的城市建筑設計。
智慧城市;建筑設計;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
追求生活上的舒適和便利,是人們長期以來不變的目標。智慧建筑則是實現這個目標的一條道路。從1984年美國康乃迪克州誕生全球第一棟智慧建筑City Place后,智慧建筑產業便隨之不斷發展。2008年,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以及人們對這一概念實踐的不斷推進,它引起了學術界和實用界的廣泛關注,“智慧建筑”概念風頭于是愈來愈盛,建筑師們正通過智能化發展的視野,利用信息技術與城市建筑設計的結合,構建出未來城市建筑發展的藍圖。它成為了21世紀建筑設計的主題,它使以空間布局和形體塑造為特征的傳統建筑設計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智慧城市建筑主要是將生活數字化,大樓人性化的概念,簡而言之就是賦予建筑靈敏的神經系統以及聰明的頭腦,使之察覺各項因素的改變而做出反應。利用科學技術的功能方便我們對于生活有更佳的掌控力。
智慧城市設計理念的核心,就是打造“靈活、便捷、安全、高效”的城市生活環境。靈活就是通過智慧城市理念,能夠實時發現城市中的突發事件,并能適當及時地部署資源來作出反應,以打造公共建筑的靈活性為重點,總體推進建筑的靈活性。
2.1 智慧城市設計理念對建筑師提出的新要求
若想在建筑設計創作中成功融入智慧城市設計理念,建筑師們要注意以下幾點職業素養的培養:
1)進化傳統建筑設計
建筑師們必須將建筑與智慧城市理念結合,亦即將建筑與智慧城市技術融合設計(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完成傳統線性設計向集成化設計的轉變與進化。
2)重視跨專業的交流學習及新知識的學習
建筑師們單兵作戰、閉門造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的建筑設計重視的是跨學科、跨專業間的學習和交流。特別是在智慧城市理念下進行建筑設計創作,由于智慧城市理念有著以全面物聯、深入智能的特征,因此,建筑師們不僅需要自身的建筑設計知識素養,還需要更為關鍵的計算機、信息技術科學、信息系統等跨學科的新知識。
2.2 智慧城市設計理念在城市建筑設計中的具體運用
1)基于物聯網概念的智慧城市建筑設計
物聯網作為建設智慧城市的關鍵技術,正成為國內外重點研究和發展的寵兒。以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和技術應用作為突破口,推進了智慧城市的建設。在智慧城市理念的推動下,將物聯網技術結合到現代城市建筑設計,也成為了建筑設計的新趨勢。
比如在臺北借由Living3.0展示中心所呈現的智慧居住空間,進一步開啟了建筑物聯化的旅程:當有人在屋主不在家時造訪,按下門鈴時系統就會把訊息傳到住戶的手機或平板電腦上,而屋主能透過攝影鏡頭看到來訪者的影像,并能通過通話功能與來訪者對話;而屋內則通過溫濕度與光照感應器來調整空調與窗簾的開啟與關閉;書房的座椅一旦有人入座感應器就會開啟臺燈。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嘆為觀止的設計,而這些設計都是在智慧城市理念下利用物聯網技術融入現代建筑設計的結果,從中我們看到了在智慧城市概念下城市建筑設計所煥發出來的無限生機。
2)基于互聯化概念的城市建筑設計
這里的互聯化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傳統的互聯網,并與其相提并論。其實不然,互聯化的城市建筑設計是所謂的一種“智能互聯建筑”技術,該技術是由思科公司于2009年7月1日發布的一項新技術,是實現“智能互聯城市”戰略的一部分。
隨著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智慧城市理念與現代城市建筑設計融合已變成了一種必然的趨勢。縱觀早期的智能建筑與現今的智慧城市建筑設計,我們發現,智慧城市理念與建筑設計的結合已給我們帶來了無數的驚喜,無論是城市建筑物聯化,亦或是建筑設計互聯化,都是人們曾經無法想象的一種創作。智慧城市概念才剛剛起步、其中的種種還有待人們更進一步的發掘,智慧城市建筑設計的空間還是無限的。于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樣的驚喜還將持續著,以我們無法想象的速度繼續著。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會是高度物聯化、高度互聯化、高度智能化的城市建筑設計創作。
[1]崔芳麗.智能建筑設計方法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 2005.
[2]巫細波.智慧城市理念與未來城市發展[J].城市管理,2010 (11):56-40.
[3]李德仁.智慧城市的概念、支撐技術及概念.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2012(4):31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