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將加大股權投資 支持國際產能合作。近日,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將通過各類基金加大股權投資支持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目前在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設海外直接投資公司的方案已經獲得批準,公司已初步開始運作。我國將通過絲路基金、中非基金、東盟基金、中拉基金、中阿基金等以股權投資方式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我國正與哈薩克斯坦研究建立中哈產能合作專門基金,規模可能在60 億美元左右。
高端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將成為重點。中國裝備制造具有產品、企業、政策三大優勢,今后高端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將作為發展重點。工信部已經和國家開發銀行聯合選擇了30 多個重點項目,通過銀企合作推動裝備制造走出去。此外,在落實《中國制造2025》規劃目標時,將把進一步支持高端裝備制造業走出去作為重點,選擇一些重點項目加快推進。
“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建設與應用方案通過評審。日前,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組織召開“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建設與應用工程(一期)實施方案(2015-2017年)專家評審會。經專家組認真審議,一致同意該方案通過評審。
與會專家認為,該項目是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重大基礎設施和應用工程,有助于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空間信息互聯互通。同時,對于推進我國航天裝備和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發改委將加快推進現代農機關鍵技術產業化項目。7月
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了近期推出的兩大重大工程包:新興產業、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重大工程包的具體情況。
據了解,按照《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的有關部署,將加快推進軌道交通裝備、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工業機器人、新能源(電動)汽車、現代農業機械、高端醫療器械和藥品等6 個重點領域的關鍵技術產業化項目。
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蔡榮華在談到農業機械時表示,我們國家農業生產壓力很大,主要是自然條件方面壓力比較大。要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證糧食安全,農業必須要走農業機械化的道路,必須要有現代的農業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