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
(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關于公路橋梁高墩臺施工技術的研究
曾建
(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公路橋梁工程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公路橋梁高墩臺施工是保證橋梁安全及穩定的重要因素,結合自身經驗對公路橋梁高墩臺的施工技術進行分析,促進我國公路橋梁的發展,提高高墩臺施工水平及質量,保證公路橋梁的安全使用。
公路橋梁;高墩臺;施工技術
1.1 選擇合理的高墩臺施工技術
目前國內公路橋梁高墩臺施工技術主要包括翻模施工及滑模施工兩類。翻模施工技術的模板通常分為三層,各層厚度在1.5~2.5 m之間。滑模施工技術較為現代化,具有較高的施工機械化水平,施工現場的質量與操作直接受到相關人員的管理與控制,另外滑模施工技術具有良好的整體性及施工結構。該技術缺點在于難以控制垂直。著重對公路橋梁高墩臺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術進行分析,為公路橋梁施工技術水平進一步的提高做出貢獻。
1.2 施工前準備工作
公路橋梁在設備及材料運輸的過程中,由于施工現場的地形起伏較為明顯,地表不平整,因此施工所需的設備及材料等難以直接順利的運至現場,此時通常結合修筑將全橋盡量拉通,輔助運輸,進而有效的將地面水平運輸困難的問題進行處理,降低了應材料設備堆積引起的高墩臺作業面狹窄等問題。而在現場地形、高度等因素的影響,以及橋墩較高各橋墩距離較遠等問題,使得鋼筋及混凝土的用量大大增加,對此應將塔式起重機與汽車吊相互配合使用,具體的操作方式時,使用兩臺塔式起重機負責三個空心墩的施工,并將汽車吊置于1#墩與3#墩的合理位置。
1.3 科學設計及裝配墩身模板
(1)設計滑模施工的模板。公路橋梁的安全質量是其基本性能,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公路橋梁的外形美觀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為了有效的保障公路橋梁墩身混凝土的整體美觀,應使用整體式的大塊模板鋼設計及制作高墩臺外模模板。通常順橋的向側模寬的尺寸為3 000 mm,高度尺寸為2 000 mm;橫橋的向側模寬的尺寸為6 000 mm,高度尺寸為2 000 mm。使用M12×30的螺栓進行模板的連接。面板通常使用6毫米厚的鋼板;模板骨架使用槽鋼及角鋼進行焊接;在施工現場將定型完成的鋼模板接合成內模,與外模模板相互結合成整體。另外,內外模板可使用對拉拉桿的措施進行連接,還可在拉桿位置的模板設置PVC硬管,這樣可便于后期拉筋及抽拔等操作。
(2)裝配滑模模板。在進行裝配滑模模板時,千斤頂的底面標高應根據基礎面的最高點作為參考,在相對偏低的位置使用墊塊進行墊底,設置定架。另外,為了便于綁扎水平鋼筋,應將頂架的下載梁與模板上口保持45 cm以上的距離;為了降低在滑升過程中產生的摩阻力,在裝配模板前應預先涂抹適量的潤滑劑;液壓千斤頂在裝配之前應先實施串聯試壓試驗,并將壓力增加至10 MPa,在一段時間后應及時檢查千斤頂是否存在漏油問題,高度重視液壓千斤頂的正常安裝。滑模裝配完成后,需要結合相應的標準及要求對組裝情況進行全方位的檢測,一旦發現裝配問題應及時進行處理,控制橋梁高墩臺的安全隱患,保證公路橋梁的施工質量。
(3)鋼筋的制造與綁扎。高墩臺施工中,應嚴格根據相關要求實施鋼筋綁扎,將模板與鋼筋根據合理的比例合理的設置塑料墊塊,嚴格根據施工規范設置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另外,在進行橋梁高墩臺的施工時,通常選用φ25的螺紋鋼作為高墩臺的受力主筋。將鋼筋與螺紋套筒相連接,能夠有效的提高施工的進度,但相應的投入較高的施工成本;若使用搭接涵洞措施進行連接,則難以保證施工質量,且施工成本也較高。進行鋼筋綁扎時其高度應與模板高度盡量保持一致,為了便于施工,可將豎向鋼筋的每段長度進行合理的控制,若鋼筋接長時,同一斷面中的鋼筋接頭的截面積應低于鋼筋總截面積的50%。
2.1 滑升過程中的技術要點
高墩臺初澆筑混凝土時,澆筑的高度不宜超過70 cm,并應分為兩層或三層進行分別澆筑,澆筑時間為3 h左右。技術檢測出模的混凝土強度水平,若檢測質量合格可將模板提升三至五個千斤頂的行程;在第一個行程試滑完成后,應停機檢測模板的結構,對滑升系統的運行情況進行檢測,在保證系統正常運行后繼續進行滑升。在正常環境溫度條件下,滑升速度應控制在20~50 cm/h左右,并繼續實施鋼筋綁扎工作,及混凝土的澆筑,使用千斤頂將模板提升。將上述工序反復循環作業,直至達到規定工程量。
2.2 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
橋梁高墩臺大多使用薄壁的空心墩,通常壁厚不超過80 cm,因此這就要求混凝土具備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選用碎石顆徑應在0.5~3 cm之間。坍落度應保障在5~7 cm之間,通常不宜摻加減水劑,對于摻加加氣劑的混凝土應將含氣量控制在3.5%~5.5%之間。橋梁的混凝土的配合比通常控制在1.9 kg/m3。
2.3 混凝土的澆筑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注意,需要分層、分段的施工,且分層的厚度應控制在20~30 cm之間;混凝土澆筑至距模板上口10 cm左右停止。另外,混凝土各層的澆筑間隔應低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在分段澆筑中應保證各段澆筑時間協調均勻;還及時處理黏結在模板表面的混凝土及砂漿。混凝土澆筑后使用振動棒振搗密實,振搗過程中振動棒不宜接觸模板、鋼筋、支承桿等,合理控制振動棒在插入深度,一般情況下,深度不大于5 cm。
2.4 施工中的管理控制
合理控制爬桿的彎曲度,禁止出現爬桿彎曲問題,若爬桿存在輕微彎曲,應將鋼筋焊接在高墩臺主筋上,以免再次發生彎曲問題。若彎曲程度較大,則切除彎曲部分,之后將新桿準確補焊。通常公路橋梁高墩臺的豎直度偏差應低于高墩臺高度0.3%,并低于30 mm。在施工現場加強高墩臺施工的安全施工水平,相關施工人員應配備安全帶,安全帽等,并重視現場的用電安全,防止不必要的事故發生,保障高墩臺的順利施工。
綜上所述,公路橋梁高墩臺施工,是保證橋梁質量及安全的重要工作,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路橋施工企業,必須緊密結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切實掌握公路橋梁高墩臺的各項施工要點,從而在改善施工質量的同時有效的提高整個路橋工程質量,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并助推企業的快速轉型和升級。
[1] 崔洪峰,樸學洙.公路橋梁高墩臺施工技術的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3,(12):116.
[2] 孫澤民.公路橋梁高墩臺施工技術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10):138.
U445
C
1008-3383(2015)10-0118-01
2014-12-25
曾建(1980-),男,貴州貴陽人,工程師,從事公路工程施工、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