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該文介紹了如何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構建各專業要素、理清要素間關聯關系,從而提升專業內涵建設,保障教育質量。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設定和建設,首要考慮的是目標性問題;其次要考慮目標達成保證體系問題,其認證要求為專業內涵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方向。即專業內各要素如何切實有效地支撐目標的達成。
關鍵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專業要素 內涵建設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1(a)-0150-02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障制度,其認證要求為專業內涵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方向。在專業設定和建設時,首要考慮的是目標性問題:要培養出什么樣的人,能達到怎樣的水平。其次要考慮目標達成保證體系問題,即專業內各要素如何切實有效地支撐目標的達成。ABET作為美國權威專業認證機構和華盛頓協議發起組織之一,有著完整的工程教育認證體系。該文著重介紹如何依托認證要求來構建專業內涵要素及各要素間的支撐關聯,從而提升專業內涵,構建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1 確定專業培養目標
1.1 目標層次
在ABET認證中,目標可以分為若干層次,依次為:學校使命、專業培養目標、學生學習成效(或畢業要求)、課程學習目標。這些不同層面的目標逐級支撐,構建出金字塔形的目標層次。
1.2 專業培養目標
專業培養目標是對某一工程專業畢業生所能達到的職業和專業成就的宏觀性描述。確定專業培養目標時應注意兩點:第一,培養目標描述的是學生畢業3~5年后應能達到的成就目標,而不是畢業時就能達到的目標。第二,專業培養目標應符合所在大學使命定位并且與專業各構成要素相匹配。
例如:美國勞倫斯理工大學的使命描述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理論結合實踐的創新、靈活的專業教育,培養各行業領導者。”該校某專業的培養目標描述是:(1)能夠識別、分析現實可行條件,為**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創建可持續解決方案。(2)能夠成為協同工作團隊中的領導者和有貢獻的成員。(3)具有遵循職業道德和負責任的態度,能獲取專業執照,能夠終生學習并通過實踐提高職業能力。(4)能利用工程觀點和解決方案與客戶、政府機構、其他設計專業人員、公眾等進行有效溝通。其中,該專業培養目標第(2)條支撐了大學使命中“培養各行業領導者”這一描述。
通過描述學生畢業3~5年后所能達成職業和專業成就,有助于專業理清思路確定方向。因而確定合適的專業培養目標,既是對學校使命的支撐,又為后續各專業要素的建立和關聯奠定了基礎。
2 確定學生學習成效
2.1 學生學習成效a-k
與專業培養目標不同,學生學習成效指學生在畢業時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ABET給出了a-k 11條學生學習成效,所關注的是學生自身表現而不是所受的教育內容。例如(a)運用數學、科學和工程知識的能力;(b)設計和實施實驗及分析和解釋數據的能力。學習成效a-k僅僅表述出ABET的最低要求,各專業可根據自身特點制定特定學生學習成效。
2.2 如何制定學生學習成效
清晰地描述出學生畢業時具備的知識和能力,不但對用人單位和學生本人非常重要,而且為專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制定學生學習成效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這個成效應明顯屬于該專業。(2)成效必須是可衡量的。(3)必須是由學生去完成的內容。
在學生學習成效的描述上應避免抽象的描述,比如:知道、了解、理解、熟悉等。而應使用表達具體、行為明確的詞匯,如創建、分析、解決、分類、識別、使用、應用、證明、分類、使用、解釋、比較、制定、設計等等。例如,電氣工程專業某項學生學習成效是這樣描述的:“具備規劃、設計、模擬、制造、搭建和測試電路硬件的能力。”而計算機工程專業學生某項學習成效可以這樣描述:“具備規劃、設計、試驗、調試軟硬件系統的能力。”
3 建立專業各要素對目標的支撐關聯鏈
3.1 支撐關聯鏈
專業包含諸多要素,比如前面提到的專業培養目標、學生學習成效都是專業要素,此外還有課程體系、課程、學生功課(作業/測試/項目)等等。所有這些要素內部必然存在支撐目標實現的關聯鏈。因此,明確專業各要素的支撐關聯鏈,是開展專業內涵建設的必要工作。
如前所述,專業培養目標是學生畢業3~5年后獲得的目標,而此目標的達成所依賴的正是學生畢業時所獲得知識和能力延展而成。因而學生學習成效對專業培養目標必要構成支撐關聯。此外還有課程體系對學生學習成效的支撐關聯,課程學習目標對學生學習成效的支撐關聯,學生功課(作業/測試/項目)對課程學習目標的支撐關聯等,這些支撐關聯共同構成了對專業各層目標的支撐關聯鏈。
3.2 關聯矩陣
建立與表達各要素間的支撐關聯有多種方法,其中關聯矩陣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表1給出了某專業課程體系對學生學習成效的關聯矩陣示例,標記*表示該課程對此項學習成效有支撐。此外還可進一步可以采用強度等級表明關聯強弱級別。例如表2給出了某課程學習目標對學生學習成效的關聯矩陣示例。這門課總共有十幾項學習目標,每一項學習目標都必須對應于學生學習成效中的一項或幾項。數字0表示無支撐關系,1表示弱支撐關系,2表示中等支撐關系,3表示強支撐關系。
4 定期評價持續改進
在構建了專業培養目標,學生學習成效、課程體系等要素及各要素間支撐關聯后,所建體系的預期成效的達成度到底怎樣,則需要依靠一定的評價手段完成。定期評價結果用作專業開展后續的調整改進的重要依據,因此,在培養全過程積累各種作為評價依據的支撐材料是十分重要的。
支撐材料可以有直接和間接兩種。直接支撐材料指學生作業、作品、試卷等直接體現學生學習情況的客觀性材料。有時還需對直接支撐材料進行數據分析,例如試卷中某幾道題用來考查學生對某項課程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學習目標又對應某一學習成效)。通過統計答對題目的學生比例,考查該課程對某一學習成效的支撐是否滿足預期目標。間接支撐材料是主觀性材料,可以是學生調查問卷、校內外專家對學生畢業設計的評語、畢業生談話記錄、校友調查等。除此之外,其他可獲的有用信息都可以用來評價并輔助專業進行持續改進。
5 結語
從工程教育認證的角度看,專業的內涵發展依托于專業各要素的健全和對目標的有效支撐。專業各要素間的支撐脈絡表達清晰,能收集和分析一系列材料以便對學生實際達成情況進行評判,并將評判結果作為依據,推動專業的持續改進。
參考文獻
[1] 王孫禺,趙自強,雷環. 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制度的構建與完善—國際實質等效的認證制度建設十年回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23-34.
[2] 邁克爾.密里根,喬偉峰,等.服務公眾保障質量激勵創新—ABET工程教育認證概述[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1):21-27.
[3] 蔣莉莉,楊頡,孫萊祥. 上海高校專業內涵建設自主評估的構建[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12(1):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