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燁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湖南423000)
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在早期前列腺癌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龔 燁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湖南423000)
目的探討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在早期前列腺癌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該院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早期前列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8例。對照組行開放性恥骨后前列腺癌根治術,研究組行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水平以及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7.699 9、6.271 9、7.796 7、5.746 6、10.673 7、5.516 8,P<0.01)。隨訪1年后,研究組生化復發率為10.7%(3/28),尿控率為71.4%(20/28),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7%(3/28);對照組生化復發率為14.3%(4/28),尿控率為64.3%(18/28),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3%(4/28),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對早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療安全有效,能顯著降低手術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遠期療效較好,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腹腔鏡; 前列腺腫瘤/外科學; 治療結果; 開放性恥骨后
前列腺癌屬于雄性激素依賴性惡性腫瘤,多發于高齡男性。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前列腺癌根治術一直是臨床對早期前列腺癌的首選治療方式,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和完善,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被大量泌尿外科醫生重視[1]。本文對56例早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不同手術方式治療,旨在探究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住院部收治的56例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對照研究方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8例。研究組患者年齡51~78歲,平均(65.6±6.3)歲;病程6個月至3年,平均(1.2±0.5)年;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10.5~99.5UG/L,平均(53.2±14.3)UG/L;臨床分期A期4例、B期6例、C期12例、D1期5例、D2期1例。對照組患者年齡50~78歲,平均(65.1±6.0)歲;病程6個月至3年,平均(1.3±0.4)年;血清PSA 10.0~99.0UG/L,平均(54.1±13.8)UG/L;臨床分期A期3例、B期7例、C期10例、D1期5例、D2期3例。所有患者經前列腺穿刺活檢后診斷為前列腺癌[2]。兩組患者年齡、病程、血清PSA水平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1.2.1.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行開放性恥骨后前列腺癌根治術治療。患者行靜脈復合全身麻醉,對髂血管旁淋巴結進行清掃后進入恥骨后間隙,打開盆腔筋膜,切斷恥骨前列腺韌帶,對陰莖背深靜脈縫合結扎并切斷,游離前列腺近端和尖端尿道,術中注意對神經束和血管的保護,切斷輸精管后,分離精囊,摘除前列腺以及周圍的腫瘤組織,采用縮小縫合膀胱頸口,將黏膜外翻,術后逐層縫合切口并行恥骨后負壓引流,留置導尿管[3]。
1.2.1.2 研究組 研究組患者行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治療。患者行全身麻醉,取仰臥位,保持頭低腳高位,雙腿分開約30°,監視器置于兩腿之間。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氣腹后采用“3孔”法進行手術。對雙側盆腔淋巴結進行清掃,對髂內外靜脈、動脈、閉孔神經等進行分離,清除其周圍脂肪及淋巴組織,留取標本送檢。切開盆腔筋膜反折和恥骨前韌帶,對血管進行結扎。游離膀胱與前列腺相接部位,解剖出輸精管和雙側精囊,分離出輸精管后切斷,分離韌帶直達前列腺尖部,注意保護血管和神經,盡量保留性功能,在尖端部位切斷尿道,間斷吻合尿道和膀胱,逐層縫合切口后留置引流管[4]。
1.2.2 觀察指標 根據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對兩組患者的疼痛以及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并檢測治療前后血清PSA水平,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尿控率、生化復發率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并進行統計學分析[5]。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4.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除手術時間較對照組長外,術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 兩組患者遠期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隨訪1年后生化復發率及尿控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情況比較(±s)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n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尿管留置時間(d)住院時間(d)研究組對照組263.8±75.4 135.2±46.1 7.699 9 0.000 0 28 28 tP --323.5±86.6 463.4±80.2 6.271 9 0.000 0 12.5±3.6 19.5±3.1 7.796 7 0.000 0 20.7±3.3 25.4±2.8 5.746 6 0.000 0

表2 兩組患者遠期療效比較[n(%)]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PSA水平及IPSS結果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在血清PSA水平及IPSS結果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PSA水平及IPSS結果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PSA水平及IPSS結果比較(±s)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n 血清PSA水平(UG/L) IPSS(分)28 28 tP --4.3±1.3 15.7±5.5 10.673 7 0.000 0 10.6±3.5 16.3±4.2 5.516 8 0.000 0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 研究組患者顏面潮紅發生率為10.7%(3/28),對照組患者顏面潮紅發生率為14.3%(4/28),均未進行特殊治療,停藥后自行緩解,兩組患者均未發生肝臟損傷、乳房發育、乳房觸痛等嚴重不良反應。
前列腺癌屬于泌尿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主要的臨床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以及藥物治療。大量學者研究發現,前列腺癌的發生機制與雄性激素有著密切關系,早在發病初期二者就密不可分[6]。藥物治療也存在顯著的去勢作用,主要針對晚期癌癥患者。但是藥物的去勢治療只能單純地降低睪丸中生成的雄性激素而對腎上腺中生成的雄性激素無明顯作用;并且其在最初的治療時段中,還會造成治療初期睪酮升高,使患者病情惡化[7]。只有通過較大劑量的使用才具有明顯的作用。常規的手術治療可分為手術根除術和手術去勢療法,但是經手術治療后,部分患者存在復發情況,主要因素可能為雄性激素的不完全阻斷或腫瘤細胞對雄性激素轉變為非依賴[8]。傳統的手術治療是經恥骨后、會陰行前列腺癌根治術,近幾年腹腔鏡技術發展日益完善,并逐漸運用到前列腺癌的根治術中,取得良好效果。
臨床研究證實,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與經恥骨后前列腺癌根治術的遠期療效相當,術后隨訪中患者1~2年的生化復發率、邊緣陽性率及尿控率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9]。本研究采用腹腔鏡和開放性經恥骨后前列腺癌根治術進行對比,通過對研究數據的分析顯示,術后隨訪1年,研究組患者的生化復發率為10.7%,尿控率為71.4%;對照組為14.3%,尿控率為64.3%,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由表1數據分析可知,研究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僅手術時間較對照組長,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研究組在治療后血清PSA水平及IPSS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手術時間可能與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的開展時間、手術醫生操作的熟練程度等有關。在其他指標上的優勢主要是因為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具有低侵襲性,手術時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小,術中出血量少,有利于術后恢復,住院時間少,間接減少了住院費用。同時,腹腔鏡手術避免了男性盆腔狹窄這一弊端,對術野暴露充分,術野清晰,有助于處理恥骨后陰莖背血管復合體,防止對血管和神經造成損傷,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患者的性功能,而且腹腔鏡下手術的氣腹壓力可對小靜脈產生壓迫,減少出血[10]。
綜上所述,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對早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療安全有效,可顯著降低手術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遠期療效較好,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黃紅星,李志堅,曹彬.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治療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5):3789-3790.
[2]龐俊,黃文濤,溫星橋,等.經膀胱單孔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附2例報告[J].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2011,5(2):1-3.
[3]王旺龍.經腹膜外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31例臨床觀察[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1,5(2):187-188.
[4]孟霞,孟曉敏,楊曉海.早期康復訓練對老年高危患者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后尿失禁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5):24-26.
[5]張帆,馬潞林,黃毅,等.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后控尿功能恢復與術前膜性尿道長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3,34(1):41-44.
[6]李軍,張雪培,王智勇,等.腹膜外途徑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的臨床體會[J].中國實用醫刊,2013,40(11):53-55.
[7]杜付海,杜沛.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后性功能障礙的解剖學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4):150.
[8]葉定偉,沈益君.應重視前列腺癌根治術后并發癥的防治[J].中華醫學雜志,2011,91(32):2233-2235.
[9]賈萬偉,徐丹楓,劉玉杉,等.腹膜外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及早期診治(附12例報告)[J].現代實用醫學,2013,25(9):985-986.
[10]謝青南,王志新,高曉群,等.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后性功能障礙的解剖學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1):122.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7.034
:B
:1009-5519(2015)07-1051-03
2014-08-28
2014-11-26)
龔燁(1982-),男,湖南郴州人,主治醫師,主要從事泌尿外科臨床工作;E-mail:g198211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