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燕
(邵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湖南邵陽422800)
社區護理干預對高血壓病的防治價值
金海燕
(邵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湖南邵陽422800)
目的探討社區護理干預對于高血壓病的防治價值。方法將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該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壓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0例。行常規護理的患者為對照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行社區護理干預的患者為研究組。對比分析護理后兩組患者對高血壓基本常識的了解情況、治療的滿意度,對血壓控制程度及遵醫行為。結果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血壓知識的知曉率及遵醫行為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均較護理前降低,且研究組護理后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血壓患者在接受科學的社區護理干預后,不良生活習慣得到顯著改善,故社區護理法可作為防治與護理高血壓病的有效方法而大力推行。
社區保健護理; 社區衛生服務; 高血壓/預防和控制
高血壓是當前危害人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患者數量出現逐年遞增的態勢。引發高血壓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在于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合理、不健康[1]。生活作息不規律、長期吸煙或酗酒、暴飲暴食等都會引發高血壓[2]。因此,通過改進患者的生活方式來控制高血壓已刻不容緩。目前臨床上對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方法眾多,何種方法最有效依舊是臨床工作者廣為熱議的話題[3-5]。本研究對50例高血壓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行社區干預治療,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病例中心數據庫中選擇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6例,女54例,年齡29~71歲,病程2~8年,患者在確診及治療前均無精神異常和癡呆表現,患者均無認知障礙情況,家屬均同意接受本次研究,并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0例。研究組男23例,女27例;病程1~9年,平均(5.3±1.1)年;平均年齡(51.4±15.0)歲;身高156.1~183.0 cm,平均(168.6± 13.8)cm;體質量48.2~94.6 kg,平均(63.1±9.6)kg。對照組男23例,女27例;病程1~10年,平均(5.1±1.2)年;平均年齡(64.6±18.6)歲;身高156.1~186.1 cm,平均(166.9± 13.6)cm;體質量44.3~89.6 kg,平均(62.1±11.6)kg。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身高、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高血壓的常規護理,其中研究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接受社區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2.1.1 健康教育 所選取的患者中,很少從事醫學相關工作,因此,在患有高血壓時,很少能夠對于高血壓的相關知識有較為系統的了解,大都是知道一些淺顯或者片面的知識。所以在護理干預過程中,要按期普及患者的高血壓病的相關知識,讓他們了解關于高血壓的發病原因、常見病癥、預防及治療手段和合理飲食等方面的內容,加強保健意識。
1.2.1.2 心理干預 高血壓患者是敏感群體,當進行相關治療之前由于過度緊張會不知所措,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恐慌,護理人員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解除焦慮和不安;使其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并盡最大可能讓患者維持愉悅的心情進行治療。
1.2.1.3 用藥干預 治療高血壓的主要方式是藥物療法,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要指導患者準確的服藥方式。在藥物治療時,護理人員要對患者講解服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提醒患者時刻注意自身是否出現不良反應。
1.2.1.4 運動療法 運動方法對高血壓的控制非常有幫助,干預過程中可以采用運動療法。建議患者進行運動量小的體育鍛煉,如慢跑、散步等,時間控制在20min左右。運動的地點,通常選擇空氣清新、噪聲比較小的地點為宜。活動的強度不應過大,可持續在30min左右,當患者產生疲勞感時結束。
1.2.2 調查方法
1.2.2.1 滿意度與疾病了解情況調查 組織醫療及護理資深人士設計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收治的100例患者進行護理后高血壓一般知識知曉度調查,調查內容包括:發病原因、治療方法、飲食注意事項等內容,分為“知曉”、“不知曉”。
1.2.2.2 遵醫行為評價 患者出院3個月后,對其進行自行設計的遵醫行為問卷調查。遵醫行為涉及多個方面,主要評價患者是否積極參與治療、與醫護人員的配合程度等,評價因素參考目前較為常用的評價體系。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GraphPad Prism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12,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2.2 兩組患者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護理干預后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21,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情況比較[n(%)]
2.3 兩組患者降壓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與護理前比較,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降壓情況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降壓情況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1mm Hg= 0.133 kPa。
組別研究組收縮壓(mm Hg) 舒張壓(mm Hg) 心率(次/分)對照組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151.6±10.3 116.0±6.1ab150.9±10.1 131.0±6.8a120.9±8.0 88.1±5.4ab121.1±8.1 100.5±5.6a92.3±8.1 76.2±6.5ab93.1±8.2 86.2±6.1a
2.4 兩組患者遵醫行為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按時檢查、合理用藥、運動治療和自我檢測等遵醫行為要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遵醫行為比較[n(%)]
高血壓社區干預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在治療中加強患者對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心理調整的方式來適應患者現實生活狀況的一種護理模式[6-8]。干預措施包含多項內容,都是圍繞著患者自身的情況展開,具有很強的個性化風格,適合于針對性防治[9]。生活中的不良習慣,會引起多種疾病,是一種影響健康的行為。眾所周知,不良的生活習慣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療,而且有加重疾病趨勢的可能。所以,在護理干預中,要積極勸導患者改掉不良生活習慣,戒煙戒酒、早睡早起、控制飲食并調整飲食結構。同時,患者的心理疏導也是社區護理干預的重點。大部分患者因為在患病時的手足無措,對于疾病的過于恐慌,均會造成嚴重的心理障礙,諸如抑郁、焦慮或不安等[10]。
在本研究中,在對患者進行高血壓常規護理的同時,采取社區護理干預對護理工作進行補充,研究組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護理滿意度更高、更加積極配合高血壓的治療、血壓控制理想且不良反應改善令人滿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果證明社區干預護理法是可行的,可以作為高血壓防治與護理的有效手段而加以推廣。
[1]許美雄.健康教育在高血壓病患者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2,19(5):130-131.
[2]葉圣英.硝酸脂類藥物對老年單純收縮性高血壓影響的觀察[J].健康必讀,2011,5(5):327.
[3]楊明,杜林.早期積極降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及近期預后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3):23-25.
[4]龐金霞.治療性溝通在危重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1,9(1):105-107.
[5]陳竹所.優質護理示范工程在我科的實施與體會[J].西南軍醫,2011,13(1):166.
[6]張為遠.中華圍產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224-226.
[7]丁潔.妊娠期糖尿病研究進展田[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22):3131-3132.
[8]劉雪娜,姜寶法.妊娠期糖尿病相關因素的Meta分析[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2,21(3):166-171.
[9]劉安銀,工愛國,魯志紅,等.高校功能社區高血壓防治管理系統研發與應用[J].中國學校衛生,2013,34(2):227-228.
[10]劉安銀,黃靜,盧仕國.健康教育在慢性病綜合干預中的效果分析[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3,10(3):67-71.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7.054
:B
:1009-5519(2015)07-1092-03
2014-08-08
2014-11-05)
金海燕(1976-),女,湖南邵東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防治護理工作;E-mail:9401408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