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寧,李宏敏,張 明
(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腫瘤科,成都610072)
十一味參芪片在乳腺癌放療中的輔助療效觀察
安 寧,李宏敏,張 明
(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腫瘤科,成都610072)
目的觀察十一味參芪片在乳腺癌放療中的輔助作用。方法選擇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四川省人民醫院腫瘤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2例,隨機分為治療組22例和對照組20例。治療組在放療同時口服十一味參芪片,對照組行常規放療。觀察患者療效、體質量變化、生活質量、放射性皮膚損傷、血液學毒性反應發生情況。結果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放射性皮膚損傷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體質量增加及穩定率[90.9%(20/22)]、生活質量提高及穩定率[90.9%(20/22)]均高于對照組[分別為65.0%(13/20)、70.0%(14/2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及對照組白細胞減少(≥Ⅱ度)發生率分別為36.4%(8/22)、70.0%(14/20),血小板減少(≥Ⅱ度)發生率分別為22.7%(5/22)、45.0%(9/20),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十一味參芪片能減輕放療血液學毒性反應,提高患者一般狀況及放療耐受性,改善其生活質量。
乳腺腫瘤/放射療法; 黃芪; 片劑; 人參; 生活質量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之首,占全身惡性腫瘤的7%~10%。近年來乳腺癌發生率不斷升高,且發病日漸年輕化。目前,乳腺癌治療以綜合治療為主,主要手段包括手術治療、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及中藥治療等。其中放療在乳腺癌綜合治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提高患者的局控率和總生存率。然而放療具有相應的毒性反應,嚴重者可能明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中斷治療,甚至危及生命。十一味參芪片是由11味中藥組方,主要成分包括人參、黃芪、當歸、熟地黃等,在肺癌、食管癌、直腸癌、鼻咽癌、宮頸癌患者中被證實具有減輕放療毒性反應、提高患者免疫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等作用[1]。本研究將十一味參芪片應用于乳腺癌放療中,探討其對放療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四川省人民醫院腫瘤科診治的乳腺癌患者42例,均在乳腺癌根治術或保乳術后,經病理學確診且已完成6個周期化療。年齡42~65歲,中位年齡53歲。42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22例和對照組20例。兩組患者年齡、腫瘤分期、原發灶部位(左乳或右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采用三維適形放療,常規照射,根治術后患者放療靶區包括患側鎖骨上區及患側胸壁,放療劑量DT=50 Gy/25 f;保乳術后患者放療靶區包括患側乳腺,放療劑量DT=50 Gy/25 f,手術切口區補量至60 Gy。對照組行常規放療(周一至周五每天1次,單次劑量2 Gy),同時給予邁之靈(馬栗種子提取物)0.3 g,每天2次口服,改善微循環,若患者出現嘔吐,給予胃復安(甲氧氯普胺)、托烷司瓊止吐;若患者進食差,給予氨基酸、脂肪乳等營養液靜脈滴注;若放療區皮膚出現濕性脫皮,酌情給予局部吹干氧、抗感染等對癥處理。治療組在常規放療同時口服十一味參芪片(吉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30601),由人參、黃芪、天麻、當歸、熟地黃、澤瀉、決明子、菟絲子、鹿角、枸杞子及細辛組成,每次1.2 g,每天3次,其余治療同對照組。
1.2.2 觀測指標 主要觀察體質量:治療后體質量較治療前增加或減少大于或等于5 kg定為“增加”或“下降”,未超過5 kg定為“穩定”;生活質量按Karnofsky評分標準計分,治療結束后較治療前評分增加或減少大于或等于10分為“提高”或“下降”,增加或減少小于10分為“穩定”;照射野皮膚反應:照射野皮膚放射性損傷應用國際通用標準分級[2];觀察血常規等指標變化。放療前及放療后3個月進行血清腫瘤標志物、淺表淋巴結彩色多普勒超聲、胸腹部CT、頭顱MRI等檢查,評價療效,按WHO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病情穩定(SD)和病情進展(PD)。緩解率=(CR例數+PR例數)/總例數×100%。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放療后原發灶療效比較 放療后3個月,42例患者均未出現PD,兩組緩解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放療后原發灶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體質量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組體質量增加、穩定和下降率分別為9.1%(2/22)、81.8%(18/22)和9.1%(2/22),對照組分別為0(0/20)、65.0%(13/20)和35.0%(7/20)。治療組體質量增加及穩定率[90.9%(20/22)]與對照組[65.0%(13/2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組生活質量提高、穩定和下降分別為4.5%(1/22)、86.4%(19/22)和9.1%(2/22),對照組分別為5.0%(1/20)、65.0%(13/20)和30.0%(6/20)。治療組提高及穩定率[90.9%(20/22)]與對照組[70.0%(14/2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患者照射野皮膚放射性損傷情況比較 治療組放射性損傷(≥Ⅱ級)發生率[22.7%(5/22)]與對照組[20.0%(4/2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5 兩組患者血液學毒性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組及對照組白細胞減少(≥Ⅱ度)發生率分別為36.4%(8/ 22)、70.0%(14/20),血小板減少(≥Ⅱ度)發生率分別為22.7%(5/22)、45.0%(9/20)。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照射野皮膚放射性損傷情況比較[n(%)]

表3 兩組患者血液學毒性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中醫文獻對乳腺癌早有記載,被稱為“乳石癰”、“乳疳”、“乳巖”、“石奶”、“奶巖”等,其中“乳巖”沿用至今。根據古文獻記載,正氣內虛、臟腑陰陽失調是患乳腺癌的內在基礎,氣郁、痰濁、淤血、熱毒等邪氣盛實是形成該病的主要原因。現代中醫學則認為,乳腺與肝、脾、腎三臟關系密切。保持肝、脾、腎三臟的充盈和協調,提高抵御外邪的能力,使三臟發揮調節、滋養和固護乳腺生理功能的正常作用,是預防與控制乳腺癌發生、發展乃至治愈的重要基礎。根據該病因病機特點,中醫治療乳腺癌主要采用扶正固本為主、驅邪抗癌為輔、注重調理肝脾的治療原則,在輔助手術治療、放療、化療等方面均獲得很好的臨床療效。目前研究表明,中醫藥對放療增效主要表現為殺傷腫瘤細胞、提高腫瘤細胞對放療的敏感性及改善腫瘤細胞耐藥性;在減輕毒性反應方面主要表現為保護骨髓功能、減輕胃腸道反應等[3]。十一味參芪片由人參、黃芪、當歸、枸杞子、鹿角、熟地黃、天麻、菟絲子、細辛、決明子及澤瀉組成,具有補氣養血、填精生髓之功效;主要成分人參可大補元氣、益氣生津,黃芪可補氣升陽、益衛固表,當歸可益氣生血,地黃可滋陰補血。其中人參能刺激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的吞噬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黃芪有效成分包括多糖、酮類、皂苷,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調節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趨于正常。其中的多糖成分能增加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促進抗體形成,促進T淋巴細胞轉化,增加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活性,從而提高細胞免疫功能,達到抑制和殺滅腫瘤細胞的作用[4-8]。張鋼花[9]將60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采用紫杉醇聯合卡鉑方案化療2周期后評價療效,其中治療組同時加用十一味參芪片治療,觀察近期療效、中醫癥候變化、生活質量變化、不良反應等,發現口服十一味參芪片能減輕化療造成的骨髓抑制,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譚林深[10]將120例結直腸癌輔助化療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均采用卡培他濱聯合奧沙利鉑化療方案,發現觀察組加用十一味參芪片口服后骨髓抑制情況較對照組明顯減輕,十一味參芪片可減低XELOX方案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癥發生率。另有研究表明,十一味參芪片可有效預防Graves病中應用甲硫咪唑所致白細胞減少癥的發生[11]。有研究發現,采用益血生、十一味參芪片和參蓮膠囊聯合治療2個月后對患者放、化療的損傷有修復作用,且優于西藥;而在放療基礎上加用十一味參芪片輔助治療后,治療組患者抑郁情緒有所改善,治療組與對照組放療后抑郁情緒異常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化療前CD3+、CD4+及NK細胞比較無明顯差異,治療后CD3+、CD4+均明顯上升,NK細胞明顯下降,但治療組改善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從而說明十一味參芪片可提高放療患者免疫力,改善抑郁狀況,提高生活質量[1,12]。由此可見,十一味參芪片具有減輕骨髓抑制,減輕放、化療毒性反應,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機體免疫,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等作用。
目前,乳腺癌的治療以綜合治療為主,其中放療在乳腺癌綜合治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約有60%患者在病程不同階段接受過放療。放療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放療作為根治性治療手段,與保乳術相結合,獲得與全乳腺切除術相同的療效;(2)放療作為改良根治術后輔助性治療手段,顯著改善高復發風險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總生存率;(3)放療作為局部區域復發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改善腫瘤的局部控制率;(4)放療作為不可切除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術前或姑息性治療手段,提高手術切除率,減輕癥狀;(5)放療作為轉移性乳腺癌姑息性治療的主要手段,可有效地緩解癥狀、減輕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研究表明,放療可顯著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復發率,提高局部控制率,使總生存率提高4%~5%[13-14]。
乳腺癌術后輔助放療靶區常規包括患側胸壁及患側鎖骨上區,受累正常組織主要有皮膚、肺、心臟、脊髓等,其放療毒性反應主要包括照射野皮膚損傷、骨髓抑制、上肢腫脹、胃腸道反應等,嚴重者可出現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心臟損傷。有效的中藥與手術治療、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以及免疫治療相結合,在改善乳腺癌患者一般狀況,提高免疫力,減輕術后并發癥,減輕放、化療毒性反應,逆轉多藥耐藥,提高生活質量,控制腫瘤復發、轉移,延長生存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5-18]。中醫藥對放療的增效表現為可直接殺傷腫瘤細胞、提高癌細胞對放療的敏感性及減少放療次數,在降低毒性反應方面主要表現為升高白細胞水平、減輕和改善胃腸道反應等。林曉明[19]應用益氣養陰法治療乳腺癌術后放療繼發放射性肺炎,4周后觀察臨床癥狀、肺部體征變化,以及胸部X線片或CT在治療前后的差別發現,各項觀察指標較治療前均有明顯好轉。本研究通過觀察42例乳腺癌根治術或保乳術后放療患者發現,口服十一味參芪片可改善患者一般狀況,減輕放療引起的骨髓抑制,對乳腺癌放療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放療后兩組患者療效比較無明顯差異,提示十一味參芪對放療效果無明顯影響。因此,在乳腺癌術后輔助放療中,口服十一味參芪片可提高患者一般狀況及放療耐受性,減輕血液學毒性反應,改善生活質量。
[1]劉瑩,李炯輝,畢利萍,等.十一味參芪片在腫瘤患者放療后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0):99-100.
[2]Trotti A.Toxicity in head and neck cancer:a review of trends and issues[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0,47(1):1-12.
[3]馬慶彤,李增云,張峰.參芪十一味顆粒治療放化療引起的骨髓抑制的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09,11(11):84-85.
[4]陳明偉,倪磊,趙小革,等.人參皂苷Rg3對腫瘤血管生長調控因子蛋白表達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5,30(5):357-360.
[5]于清忠.參芪扶正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27(5):473-474.
[6]王占杰.黃芪在臨床應用中的探討[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23):84.
[7]林新艷,殷書梅,王宓,等.黃芪精對血虛癥、氣虛癥模型小鼠的藥效學研究[J].中國藥業,2012,21(6):19-20.
[8]胡明月,王新雨,王麗.黃芪的藥理作用及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3,22(7):20-21.
[9]張鋼花.十一味參芪片聯合紫杉醇加卡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觀察[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09,26(4):394-396.
[10]譚林深.十一味參芪片防治XELOX方案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癥的臨床療效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4,4(11):14-15.
[11]覃駿,姚玲玲,李玉玲,等.十一味參芪片預防他巴唑治療Graves病所致白細胞減少的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6):684-685.
[12]劉瑩,李炯輝,畢利萍.中藥聯合應用修復腫瘤放化療損傷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2,18(6):689-691.
[13]邱瑞珊,張建龍.乳腺癌治療的新進展[J].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14,14(3):335-338.
[14]劉力,劉國文,譚米多.乳腺癌的綜合治療現狀[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3,5(1):60-63.
[15]張曄.中醫藥治療乳腺癌研究概況[J].中醫藥導報,2014,20(4):93-94.
[16]范洪橋,劉麗芳,胡金輝,等.中醫藥治療乳腺癌臨床與實驗研究進展[J].中醫藥信息,2014,31(4):178-181.
[17]金惠,王水英,孫宇,等.中藥聯合放化療藥物治療乳腺癌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藥師,2013,16(5):751-755.
[18]郭艷靜,劉麗芳.中醫中藥治療乳腺癌臨床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2,30(8):1774-1777.
[19]林曉明.益氣養陰法治療乳腺癌術后放療繼發放射性肺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5):121-12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subsidiary effect of Eleven Shenqi tablets for breast cancer radiotherapy
An Ning,Li Hongmin,Zhang Mi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Chengdu 610072,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subsidiarity effect of Eleven Shenqi tablets for breast cancer radiotherapy.MethodsA total of 42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ccepted radiotherapy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chemotherapy from October 2013 to April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22 cases)and the control group(20 case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orally Eleven Shenqi tablets during the radiotherapy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ith regular radiotherapy.It was observed the effect,body weight change,quality of life,radiation-induced skin injury and hematologic toxicities.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effect and radiation-induced skin injur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difference(P>0.05).The stability rates of body weight increase and life qualit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90.9%(20/22),90.9%(20/22)vs.65.0%(13/20),70.0%(14/20)],whos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s of leucopenia(≥Ⅱdegree)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36.4%(8/22)and 70.0%(14/20)respectively and thrombocytopenia(≥Ⅱdegree)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22.7%(5/22)and 45.0%(9/20)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Eleven Shenqi tablets have a good effect in decreasing the toxicities of radiotherapy and improving the general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radiotherapy toler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Breast neoplasms/radiotherapy;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Tablets; Ginseng; Quality of life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8.006
:A
:1009-5519(2015)08-1137-03
2014-09-28
2014-12-08)
安寧(1982-),女,四川安岳人,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主要從事腫瘤放、化療工作;E-mail:gigianh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