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鳥庫吉與顧頡剛對《禹貢》的考辨為中心"/>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堯舜禹抹殺論”與“古史辨”中的“疑古”思想
——以白鳥庫吉與顧頡剛對《禹貢》的考辨為中心

2015-03-22 09:08:29張文靜周頌倫

張文靜,周頌倫

(東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

“堯舜禹抹殺論”與“古史辨”中的“疑古”思想
——以白鳥庫吉與顧頡剛對《禹貢》的考辨為中心

張文靜,周頌倫

(東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白鳥庫吉是日本東洋文獻學派的創立者,提出了著名的“堯舜禹抹殺論”。他帶領其弟子對中國史展開了廣泛的研究,并在中國東北史和朝鮮史研究中取得豐碩成果。顧頡剛是中國“古史辨”派的領袖,首倡民國“疑古”之風,后創辦《禹貢》半月刊,掀起中國邊疆史地的研究熱潮。二者的研究似乎存在諸多相似之處。同時,二者學術起源之“疑古”觀念亦存在某些共性特征。本文以顧氏與白鳥氏對《禹貢》的考辯為出發點,比較二者“疑古”思想的學術淵源、辨析方法與觀點傾向,試圖探究二者在學術上是否存在承繼關系。

白鳥庫吉;顧頡剛;“疑古”;比較

1909年8月,白鳥庫吉在《東洋時報》上刊載《中國古傳說之研究》,指出《尚書》中關于堯舜禹的記載“絕非記述當時之事實”,“以余輩觀之,堯舜禹乃儒教之傳說也”[1]。自此,白鳥庫吉首倡的“堯舜禹抹殺論”引起日本漢學界的廣泛重視,進而引發激烈討論。1923年5月,顧頡剛在《讀書雜志》第9期上發表《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主張將堯舜禹的事跡當作傳說而非史實看待,甚至提出:“我以為禹或是九鼎上鑄的一種動物”[2]。此文一出,便在中國史學界掀起討論古史的高潮。白鳥庫吉與顧頡剛,前者是日本東洋文獻學派的創立者,在提出“堯舜禹抹殺論”后,展開廣泛的中國史研究工作,在中國東北史和朝鮮史研究中取得豐碩成果;后者是中國“古史辨”派的領袖,首倡民國“疑古”之風,后創辦《禹貢》半月刊,掀起中國邊疆史地的研究熱潮。綜觀二者的研究事業,似乎存在諸多相似之處。而作為其學術起源之“疑古”觀念亦存在某些共性特征。由于“抹殺論”與“古史辨”的理論體系涵蓋中國古史研究領域中的諸多課題,因此,本文試圖從顧氏與白鳥氏對《禹貢》的考辨出發,比較二者“疑古”思想的學術淵源、辨析方法與觀點傾向,或可有助于明晰二者在學術上是否存在承繼關系。

一、“疑古”思想的由來

很多中國和日本學者試圖從學術淵源上梳理白鳥氏與顧氏的承繼關系,探討顧頡剛的“古史辨”是否在某種程度上受到白鳥庫吉“抹殺論”的提示。關于這一問題,李孝遷從《顧頡剛日記》分析,認為顧頡剛應當接觸過“抹殺論”,然而“顧氏與白鳥氏雖然都懷疑堯舜禹的真實性,但是他們論證的過程是完全不一樣的”。至于兩個學說的相似性,應當看作是中日學者在各自的學術語境中先后獨立提出某種相似的學術觀點[3]。對于“堯舜禹抹殺論”對民國史學界的影響問題,學界已經做了充分討論[3-6]。從顧氏和白鳥氏的學術傳承、“疑古”思想的具體構成入手,似乎也可以梳理出二者“疑古”思想產生的源頭。

白鳥庫吉的學術啟蒙是在主張以“客觀主義”和“科學方法”治史的蘭克學派的熏陶下完成的。白鳥氏發表的第一篇史學論文《檀君考》就是從史籍、記載內容、時間等方面質疑檀君的真實性的論文,進而得出了檀君并非真實人物,而是傳說的結論,從而開始了利用西方史學界的“科學的方法”考辨朝鮮古史的工作。1901—1903年,白鳥氏赴歐洲留學,他歷訪德國、匈牙利、芬蘭等國,在德國召開的學術會議上宣讀論文《烏孫考》和《朝鮮古代王號考》,進一步提升了其與西方學界交流的經驗。直到1909年發表《中國古傳說之研究》,白鳥氏立足蘭克史學,質疑亞洲古代傳說的真實性這一“疑古”思想的學術來源清晰可辨。

在《中國古傳說之研究》的開頭,白鳥氏指出:“西歐晚近之學風尚未浸染東亞之前,其所謂古傳說并未被置于正確歷史事實范圍之外,蓋將兩者混同,(中略)世運一轉,歐美文物頻頻涌入,諸般學術面目一新,史學研究之方針亦漸次革新,終至正確之歷史事實成為基準,細致研習。至于傳說,雖承認其作為傳說之存在,卻因其謬誤過多,幾乎被拋棄于史學范圍之外,以至史家之考察甚為寥寥”[7]381-382。這段文字與其說是白鳥氏否定傳說在歷史研究中的地位,不如說是試圖為傳說在歷史研究中的作用正名。對于將傳說視為歷史事實的傳統,白鳥庫吉顯然持否定態度,他主張嚴格區分傳說與史實。而對于歐美史學方針傳入之后,傳說被置于史學研究視域之外的現象,白鳥庫吉也持批判態度。值得注意的是,在白鳥看來,歐美文物涌入后,雖然糾正了將傳說視為史實的謬誤,卻導致傳說因謬誤太多而被學界忽略的結果。白鳥氏似乎認同“傳說=謬誤”的邏輯,這個邏輯是白鳥展開“疑古”工作的前提之一。而這個在展開研究之初就被預設的邏輯來源于西方史學研究的原則和方法。

相對于白鳥氏的上述邏輯,顧頡剛對古史中傳說的判定主要來源于中國史學傳統中的經學辨偽。在論及自己“疑古”主張的來源時,顧頡剛說:“我所以有這種主張之故,原是由于我的時勢,我的個性,我的境遇的湊合而來”[8]。這里說的“時勢”、“個性”、“境遇”,首先是顧氏幼年時既有在父親的命令下讀《孟子》、《詩經》,也有坐在門檻上聽祖父祖母講傳說故事的經歷。顧氏對后者的興趣格外濃厚,“知道凡是眼前所見的東西都是慢慢兒地積起來的,不是在古代已盡有,也不是到了現在剛有。這是使我畢生受用的”[9]。看來,在知識啟蒙時期,在顧氏的心中就孕育了“疑古”的種子——傳說具有“積累性”。其次,來到北京之后,顧氏又迷上了戲劇。迷戀戲劇的經歷使顧氏認識到,從真實的故事到戲劇性的演繹是經歷了漫長的藝術加工的,這種認識對于其“疑古”思想的構筑,特別是“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觀念的產生都是頗有影響的。再次,在北京大學期間,顧氏產生了超越今古文之爭,突破經籍、門第、學科之藩籬,綜而治學的愿望。在他的筆記中記道:“今既有科學之成法矣,則此后之學術應直接取材于事物,豈獨有家學為之障乎?”而關于“科學之成法”,顧氏總結為:“分析、分類、比較、試驗、尋求因果、做歸納、立假設、搜集證成假設的證據而發表新主張”[10]。這些方法與蘭克史學中的“客觀主義”和“科學方法”大體上是一致的。盡管我們找不到顧氏受到蘭克史學直接影響的證據,但是從顧氏在大學時期對胡適之先生“非常信服”可見,顧氏所說的“科學之成法”必然是來源于從美國歸來的胡適之帶來的西方史學與哲學思想中的“科學方法”。

在下決心研究古史之后,顧氏制定了推翻古史的“清楚的計劃”:不僅要辨偽,更要辨明偽史是如何形成與變遷的。在這里,顧氏特別強調戲劇中的故事的形成是有一致性規律的,這種研究故事的方法也適用于古史辨偽,也就是說,在顧氏眼中,偽史、傳說是要用科學方法加以研究的珍貴史料。我們從顧氏對今文家、宋代和清代考據學、近代考古學的評價中可以窺見其“疑古”思想的構成:在吸收今文家和宋清考據學敢于質疑與辨偽的研究成就的基礎上,超越傳統的今古文之爭和經學系統,沖破傳統疑古辨偽思想中的“信古”的藩籬,用源于西方的科學方法,結合考古學的成果,對中國古史展開純學術研究,在考辨偽史的同時,完成重建中國古史的工作。

對比白鳥庫吉與顧頡剛“疑古”思想的來源,我們看到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學術積累和學術態度。白鳥庫吉自從在那珂通世和三宅米吉那里接受史學啟蒙教育開始,接觸到的主要是啟蒙主義史觀和實證主義史觀,根本沒有將中國傳統經史家在古籍整理訓詁上的成就納入其學術視線當中。在其主持日本東洋學之后,白鳥庫吉試圖達到的學術目標也是在全面掌握西方學者的東洋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追趕西方學者的研究。也就是說,在對中國古史研究上,白鳥庫吉要進行的工作是徹底推翻明治之前的“將傳說視為信史”的觀念,揭示中國古史的傳說性質,這是一項徹底解構中國古史的工程。顧頡剛的“疑古”思想則來源于年少時對歷代古書的廣泛涉獵。他的學術是建立在對中國傳統經史家疑古辨偽學術的整體研讀基礎上的。他特別重視《尚書》今古文之爭和宋代、清代考據學敢于質疑與辨偽的學術成就。在主持“古史辨”之后,他主張用源于西方的科學方法,結合考古學成果,以中國古籍為核心資料,在考辨偽史的同時,完成重建中國古史的工作。與白鳥庫吉的徹底抹殺不同,顧頡剛的“古史辨”是一項在傳統“樸學考據”基礎上對中國古史進行解構與重新建構的工程。我們從二者對《禹貢》的辨析中更能明確上述區別。

二、白鳥氏與顧氏對《禹貢》成書年代的辨析

在《尚書之高等批判》中,白鳥氏認為堯舜禹的傳說產生于“春秋時代,孔子以前”[11]。其依據是:“《書經》中可見關于禹九州之記述,齊之鄒衍亦如是說,堯舜禹之事若以為孔子以堯擬于天,則與今日所傳之相同,堯應于孔子時代即為人所知,于《詩經》之時代亦為所知矣。另,十二宮、二十八宿中之星相名稱,于《詩經》中亦有所見,陰陽之思想雖未見于《詩經》中,亦未見于《論語》中,然若因未發現而全然否認其存在亦為不合理。且從其他事實類推,亦可得出其為同時代之結論。故此可以辨明,此思想意識于春秋時代,即孔子時代以前即已存在也”[3]396-397。

顧氏關于《禹貢》成書年代的觀點主要集中于《尚書禹貢注釋》中。通過對比五服制、九州制與戰國時期的疆域和制度,顧氏下結論說:“五服制是在西周時代實行過的,到戰國而消亡;九州制是由戰國時開始醞釀的,到漢末而實現。又可以說:五服制似假而實真,由真而化幻;九州制似真而實假,由假而化真。《禹貢》篇里把落后的制度和先進的理想一齊記下,雖然顯出了矛盾,可是它也就在這里自己說明了著作時代。”“它是公元前第三世紀前期的作品,較秦始皇統一的時代約早六十年”[6]111-113。

白鳥庫吉之所以從十二宮、二十八宿的星相名稱入手推測堯舜禹傳說的形成年代,是因為他認為《堯典》中的十二宮、二十八宿的記述并非立足于對天文的實地觀測,而是從占星思想出發杜撰出來的,進而認為《禹貢》中對九州的記述也不是歷史地理事實,而是依據《易經》中的山岳崇拜思想和五行思想對現實的演繹而已。在白鳥氏的“堯舜禹抹殺論”中,《禹貢》幾乎與《堯典》、《舜典》、《大禹謨》等同視之,在論證制作年代時,自然未將《禹貢》與《堯典》等著作分開辨析,而是概而論之。因此,其證據也是合在一起的。從這個視角中可以看出,白鳥庫吉并不認同《禹貢》作為地理學著作的價值,僅僅將其視為傳說和古人的臆想。因此,在白鳥氏看來,只辨析《禹貢》一篇的成書年代的問題是沒有必要的。

與白鳥氏上述立場不同,顧氏從開始研究古代地理沿革時就指出《禹貢》、《堯典》、《皋陶謨》在著作時間上的不同。關于《堯典》、《皋陶謨》二篇的成書年代,顧頡剛在《古代地理研究講義》中就已經形成定論,他認為:“《堯典》、《皋陶謨》之著作時代,最早不能過秦,最遲當在漢武帝之世”。而對于《禹貢》的具體成書年代,此時的顧頡剛還沒有得出最終的結論。僅提出“《禹貢》之編入《尚書》是在漢初,其著作時代必不能甚早可知”,又對照五行說的產生時間,認為“五行說始于戰國,其著作時代要當在戰國以下”,再對照《堯典》中之四宅,斷定“《禹貢》之作疑在《堯典》之前”[7]7-10。可見,在講授“古代地理歷史研究”的課程時期,顧頡剛已經注意到與《禹貢》成書年代密切相關的三個問題:《禹貢》何時被編入《尚書》的;《禹貢》的成書時代要在戰國以后;《禹貢》的成書要早于《堯典》。這三個問題是辨析《禹貢》具體成書時代的重要前提。顧頡剛將《禹貢》何時被編入《尚書》的問題與《禹貢》的具體成書時代區別對待,白鳥庫吉顯然并未做這樣細致的區分。

1933年,顧頡剛在《州與岳的演變》中詳細地考證了《禹貢》、《職方》、《爾雅》、《呂氏春秋》、《說苑辨物篇》中記載的“九州說”,列舉了五個證據,證明春秋時代“只有一個虛浮的觀念而已,決沒有九個州的具體的地位和名稱。九個州的具體的地位和名稱乃是戰國時人的建設”[7]59。接下來,顧頡剛詳細論證了《禹貢》中記述的九州的具體地位和名稱,最后下結論說:“我敢說:九州的名詞及其具體的說明都是公元前四世紀至三世紀的事。《禹貢》和《職方》等書的著作,只能后于這個時代而不能早于這個時代”[7]63。這樣,顧頡剛考證的《禹貢》成書年代又一次被縮小了范圍:公元前四世紀到三世紀之后,《堯典》成書之前(秦代之前)。顧頡剛最終提出《禹貢》具體成書年代是1958年撰寫的《尚書禹貢注釋》。顧頡剛共列舉了六個證據:

其一,列舉《導山章》里關于“內方”和“外方”的記載,認為內、外完全是楚國人根據防地的距離和設防的需要而定出的名詞,西周時代是不可能存在這些名詞的。其二,考證《禹貢徐州章》里說的貢道“浮于淮、泗,達于菏”的意思是由泗轉到菏,由菏轉到濟,由濟再轉到河。其中的“菏”是吳王夫差為了舟運便利而開出的一條經過菏澤的人工河,由此斷定《禹貢》的制作是在夫差開河之后很久的事情。其三,依據吳越爭霸的歷史地理沿革,認為《禹貢》中記載的“淮,海惟揚州”,證明了《禹貢》的作者不知道在公元前6世紀后期和公元前5世紀初期越國還是遠離淮水的,因此,《禹貢》的制作年代距離吳越爭霸的時間也應當是很遠的。其四,認為《禹貢》里的梁州應是蜀境,而春秋時代,中原和西南方民族并沒有往來,戰國初年,蜀國才開始與秦國交通,因此,《禹貢》記載的梁州是秦滅蜀之后的地理知識的反映。其五,從《禹貢》的梁州貢物中有鐵和鏤的記載,斷定其應當是成書于中國由鐵器時代取代青銅時代的春秋到戰國時期,而絕不是尚處石器時代的夏代。上述5個證據可以得出《禹貢》既不是虞、夏時代成書的,也不是公元前4世紀后期秦滅蜀以前成書的。那么,《禹貢》是否是秦始皇統一后的作品呢?顧頡剛對此也持否定觀點,他舉出的第6項證據是:對于秦統一后新開辟的疆土,在《禹貢》中完全沒有論及。“不但始皇所拓新地沒有記載,當公元前三□□年,趙武靈王攘地西至云中、九原,稍后燕國又開辟了上谷到遼東五郡,《禹貢》中也全沒有這些跡象。可見,這篇文字的著作時代雖然不太早,也不會太遲。在《禹貢》里,東南方只到震澤(即今太湖),南方只到衡山,北方只到恒山,可見作者的地理知識僅限于公元前二八□年以前七國所達到的疆域。”[6]111-113這樣,《禹貢》的制作年代最終被顧頡剛鎖定為公元前3世紀前期。

對照上述白鳥庫吉和顧頡剛對《禹貢》成書年代問題的辨析,可以看出二者在論證視角、方式、考辨依據、辨析層次上都截然不同。首先,二者對《禹貢》具體成書年代的認定不同。白鳥氏認為《禹貢》產生于春秋時代、孔子以前;顧氏認為《禹貢》成書于公元前3世紀前期、較秦始皇統一約早60年。其次,二者對待《禹貢》成書年代問題的方式不同。顧頡剛把考證《禹貢》的成書年代作為一個重要工程,并且在經歷長時間的準備之后才最終考訂完成,他不僅將《禹貢》與《堯典》和《皋陶謨》等《尚書》其他篇章相區別,而且注意到《禹貢》被編入《尚書》的時間與《禹貢》的成書年代也是不同的。白鳥氏并未將《禹貢》的成書年代作為一個獨立的問題加以考證,而是將其與堯舜禹傳說的產生年代等同視之。在白鳥氏眼中,《禹貢》的制作年代問題僅僅是“堯舜禹抹殺論”的一個重要論據而已。再次,二者對待中國古籍的方式不同。白鳥氏雖然列舉了《書經》、《詩經》等相關史籍,卻并未對這些史籍中的相關記述進行具體的對比性分析,而是在著重論證中國傳統思想觀念的基礎上,從中國古籍中擷取一些相應記述,從而得出結論。顧頡剛則立足于中國古書,從對比不同時代的古籍中的相關記述出發,考證《禹貢》的成書年代。例如,在對《禹貢》“九州說”的產生時間的考證上,白鳥庫吉僅列舉“《書經》中可見關于禹九州之記述,齊之鄒衍亦如是說”的論據,就斷定堯舜禹的傳說存在于孔子之前。顧頡剛則在詳細考證了《禹貢》、《職方》、《爾雅》、《呂氏春秋》、《說苑辨物篇》中記載的“九州說”之后,列舉了5個證據,證明“九州說”是戰國時代產生的。因此,白鳥庫吉將中國古籍作為能夠得出結論的補充性事例,顧頡剛將中國史籍作為辨析與考據的核心資料。最后,二者展開論證的方式不同。白鳥庫吉始終站在整體性辨析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視角,在辨析《禹貢》和堯舜禹傳說時,更多地論證了“易、陰陽、五行、十二宮、二十八宿”等中國傳統思想智慧的形成。因此,他并不認同《禹貢》是對歷史地理事實的記述,而將其視為傳說和古人的臆想。顧頡剛則結合戰國時代楚國防地、吳王夫差修鑿運河、吳越爭霸的歷史沿革、戰國時代的秦蜀交通、秦始皇開辟疆土等歷史地理事實作為論證依據。

綜上所述,白鳥庫吉與顧頡剛辨析《禹貢》成書年代問題的諸多區別似乎可以證實,二者盡管在懷疑《禹貢》并非大禹時代所作這個前提下擁有一致性,但是,二者是以完全相異的學術素養為出發點,在完全不同的學術傳統與學術氛圍下展開研究的,我們似乎不能斷定顧頡剛與白鳥庫吉之間在學術上存在某些繼承關系。

三、白鳥氏與顧氏對《禹貢》的辨析依據

從辨析依據上看,為了證明《禹貢》的記述并非歷史地理事實,而是傳說,白鳥氏在主張堯舜禹傳說并不是繼續性的,而是并行性的前提下,提出了兩類證據。其一,認為《禹貢》九州并非真實存在。白鳥氏指出:“東為青州,乃依據五行,東方為木德,色青;西為梁州,乃依據十二宮中正西為大梁(即太白金星),又稱梁星,因此取梁州之名;南方為揚州,想來乃取陽揚相通之意;北為冀州,乃因冀字中包含北字而用之爾。可見,作者欲隱藏其馬腳,可謂煞費苦心”[3]395。白鳥氏分別從五行、十二宮、字音、字形入手剖析青州、梁州、揚州、冀州名稱的含義,據此論證這四州并非真實存在。進而從《禹貢》中記載的九州的土色出發,得出《禹貢》中包含了易的思想、漢民族的山岳崇拜思想和五行思想,由此下結論說:“不能夠認為禹貢記載了歷史地理史實”。

其二,質疑《禹貢》的五服制度。白鳥氏認為:“據此制度,去王畿四方五百里為甸服,去甸服四方五百里為侯服,去侯服四方五百里為綏服,去綏服四方五百里為要服,去要服四方五百里為荒服。規定上述五服各自向王宮服役。雖制定上述對國家之規定需實際測量,然自古至今,于支那國內均未有對領內土地進行實測之范例。故距今四千年以上之上古便實行實測,此事決不可信。又從實際之地理考慮,亦可判定此五服制乃空想,而非實際。據《書經》、《史記》等記載,堯舜禹之都城皆為冀州,即今之山西省。若以此為中心,國家分為五服,向四方擴展二千五百里,則東西南三方暫且不論,僅從北方論,此制度便甚為奇特。山西省乃中國北部之一州,其北部便為蒙古之地,此地自古至今均為游牧民之地,而非漢人之住處。而堯舜禹之時代,荒服尚且不論,其沙漠之地包含于其他服之四方五百里之內,服從王事之說法終究不可想象”[3]432-433。

與白鳥氏相比,顧氏對《禹貢》的辨析相對細致,證據與內容也豐富得多。在這里,我們對照白鳥氏的上述兩個證據,梳理出顧氏的相應觀點。首先,關于《禹貢》九州說,顧氏承認九州是真實存在:“九州制固然依據實際的地形而劃分的,每州的土壤、產物等也都是科學性的記載,決不出于幻想。”接下來,顧氏梳理了九州制的確立過程,夏商周時期,九州制并不存在,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齊、燕、秦、楚等國開拓疆土,“中原人民移徙到的邊區就遠”,九州的大致規模與名稱在戰國時代逐漸形成,至于九州制在政治上被采用,要等到漢代以后[6]110-111。對照白鳥氏與顧氏對《禹貢》九州說的剖析,可以看出二者在觀點上的截然不同。前者是從五行、十二宮、漢字的字音字形等中國傳統思想觀念的角度對九州說提出質疑,立足于古代漢民族的傳統信仰;后者是從中原王朝在古代不同歷史時期的疆域變遷的角度對九州說的存在進行考證,立足于史籍中的相關歷史地理記述。一個是以強調傳統信仰的傳說性質作為立論前提,主張徹底的“抹殺”;一個是從中國傳統史學的樸學考據出發,以證實《禹貢》九州說的真實性作為前提,主張謹慎地“辨證”。可見,在對《禹貢》九州說的辨析上,二者的“疑古”思想從出發點到路徑、結論都迥然不同。

在白鳥庫吉的學術視野中,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狀況、政權存在形態、地理沿革過程等領域往往被忽視。這種視角無疑源于他對中國傳統史書的徹底的懷疑態度,同時,我們似乎也可以窺見白鳥庫吉試圖以這種徹底的懷疑來完全解構中國古史的迫切心情。正因為顧頡剛主張《禹貢》九州是對真實存在的歷史事實的“科學性”記述,所以,我們在顧頡剛對《禹貢》九州的考證脈絡中,很少能夠看到從中國古代天文歷法、哲學思想入手進行的考證與對比,更多的是從中國古代王朝更迭的地理沿革、生產力發展水平、政權存在狀態出發,對照《禹貢》九州的相關記述進行的考證。

其次,關于《禹貢》五服制度。顧氏的判斷由兩部分構成,第一:認為“這個五服之說,我們一看就知道它只是假想的紙上文章,世界上哪有這樣方方正正的區劃!”顧氏還列舉出蔡沈在《書集傳》中的質疑:“堯都冀州,冀之北境并云中、涿、易亦恐無二千五百里,藉使有之,亦皆沙漠不毛之地”[6]109。白鳥氏的懷疑與蔡氏的這個說法完全一致。盡管我們無從考證白鳥氏的是否受過蔡氏的啟發,但是,五服說中的這個顯而易見的謬誤是很容易被質疑的。顧氏不僅提到了蔡氏的上述質疑,還指出方方正正的五服與不規則的九州很明顯有矛盾的地方,由此斷定這兩種制度不是同時存在。第二,顧氏又說:“五服說不是一個假想的制度,是古代實際存在的。”他列舉《國語》、《周語》的例子,認為“服”不是分疆劃界的意思,五服實際上是周朝時期對待未隸屬于周朝的土著國家和其他大大小小封建主的剝削方式而已。而《禹貢》的作者把五服的里數確定下來,反而使這種實際存在的制度變為一種幻想的制度了[6]110。

比較白鳥氏和顧氏對五服說的看法,與白鳥氏停留在對五服說的“四方五百里”疆域的質疑相比,顧氏進一步辨析五服說與九州說的不同,進而闡明五服制的實際狀態。因此,在最終的結論上,白鳥氏從一個顯而易見的謬誤出發斷定五服制度并不存在;顧氏在列舉了蔡氏的質疑之后,結合其他古籍的記述,推斷五服制在中國古代是實際存在的,只不過由于《禹貢》中對于五服相距里數的細致記述,使得其帶上了幻想的色彩。由此可見,白鳥氏對五服制的質疑依據并非獨創,二者在對五服制是否為實際存在的問題上也持相反觀點。很顯然,從學術視野上看,與白鳥氏的一味“抹殺”相比,顧氏的分析與辯證更加深入并富有層次。

綜上所述,盡管在中日學界至今仍然存在對白鳥氏和顧氏在“疑古”問題上是否存在傳承關系的爭論,但在細致對照二者對《禹貢》的質疑之后,我們可以發現,二者對《禹貢》的辨析各自采取了不同的辯證方法,其“疑古”思想的邏輯體系也迥然不同。盡管二者在堯舜禹是古代傳說這個問題上的看法大致相同,但是,我們似乎不能由此便斷定顧氏的“古史辨”是在白鳥氏“抹殺論”的啟發下提出的。

[1] 白鳥庫吉.白鳥庫吉全集:第9卷[M].東京:巖波書店,1970:384.

[2] 白鳥庫吉.中國古傳說之研究.白鳥庫吉全集:第8卷[M].東京:巖波書店,1970:183.

[3] 白鳥庫吉.尚書之高等批判.白鳥庫吉全集:第8卷[M].東京:巖波書店,1970.

[4] 顧頡剛.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M].北京:中華書局,2011.

[5] 顧頡剛.古史辨第一冊自序.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1[M].北京:中華書局,2011.

[6] 顧頡剛.尚書禹貢注釋.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9[M].北京:中華書局,2011.

[7] 顧頡剛.古代地理研究講義.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5[M].北京:中華書局,2011.

[8] 李孝遷.日本“堯舜禹抹殺論”之爭議對民國古史學界的影響[J].史學史研究,2010(4):5.

[9] 倪平英.相似外表下的不同內核——白鳥庫吉與顧頡剛就“堯、舜、禹”問題研究比較[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5.

[10] 錢婉約.“層累地造成說”與“加上原則”——中日近代史學上之古史辨偽理論[J].人文論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83.

[11] 楊鵬,羅福惠.古史辨運動與日本疑古史的關聯[J].探索與爭鳴,2010(3):397.

“Denying the Reality of Emperors Yao,Shun and Yu” and “Suspecting the Past” of School of Doubting Ancient History in China—A Comparison of Shiratori Kurakichi’s and Jiegang Gu’s Respective Research onYuGong

ZHANG Wen-jing,ZHOU Song-lun

(History and Culture School,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Shiratori Kurakichi,founder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literature study,has made an extensiv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with the assistance of his students,after proposing the famous viewpoint of denying the reality of Three Emperors,i.e.Yao,Shun and Yu.He has obtained fruitful results especially in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northeast China and Korea.Jiegang Gu,leader of the School of Doubting Ancient History in China,has initiated the trend of “suspecting the past” in historical research.He also established a popular magazineYuGongwhich issued semimonthly.This very magazine has popularized the study of borderland history of China.There are many common features between Shiratori and Gu’s research careers.Moreover,both of their academic studies derived from the idea of suspecting the past.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compare their attitudes towardYuGong,and find out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the research method of “suspecting the past”,and hammer out ways to discriminate their methods and inclinations.Therefore,we may figure out whether there is an academical inherita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scholars.

Shiratori Kurakichi;Jiegang Gu;“Suspecting the Past”;Comparison

2014-09-1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2BSS008)。

張文靜(1982-),女,吉林長春人,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北京語言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講師;周頌倫(1952-),男,上海人,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日本史學會副會長。

K204

A

1001-6201(2015)03-0116-06

[責任編輯:王亞范]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5.03.0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另类综合视频| 精品色综合| 久操中文在线| 福利视频一区|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青草视频久久| 91香蕉国产亚洲一二三区|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国产AV毛片|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在线五月婷婷| 亚洲综合香蕉|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青青久视频| 欧美精品xx|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18p|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看国产毛片|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欧美精品啪啪|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好吊日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69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色图欧美一区|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在线五月婷婷|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91视频|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 亚洲婷婷丁香| 久久国产乱子伦视频无卡顿|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xxx|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全裸无码专区|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国产97视频在线|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蜜臀| 亚洲黄色激情网站|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亚洲熟女偷拍|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