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婉(河南省鄭州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河南省轄18個省轄市,其中地級市17個、省直管市1個,159個縣級單位,下轄街道辦事處、鄉鎮共計2361個。2011年河南省在全國率先加大實施省財政直管縣試點,省直管縣、市擴大至10個,分別是鞏義市、永城市、汝州市、鄧州市、滑縣、長垣縣、固始縣、鹿邑縣、蘭考縣、新蔡縣。
河南橫跨黃河、淮河、海河、長江四大水系,境內1500多條河流縱橫交織,流域面積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493條。黃河橫貫中部,境內干流711 km,流域面積3.62萬km2,約占全省面積的1/5。省境中南部的淮河,支流眾多,水量豐沛,干流長340 km,流域面積8.83萬km2,約占全省面積的1/2。北部的衛河、漳河流入海河。西南部的丹江、湍河、唐白河注入漢水。
2004年,全省水資源總量為405億m3,人均占有水資源417m3,居全國第22位,為全國的1/5,世界的1/20。
水利普查數據審核和平衡分析工作,是普查表填報的基礎,是抽查驗收的前提。水利普查數據審核與平衡分析工作省、市、縣三級同時進行,縣級普查機構是數據審核的主體,省級審核和市級審核是對縣級審核的指導和補充。
縣級普查機構的主要職責是:①完成缺錄對象的錄入工作;②完成缺錄必填要素的錄入工作;③完成臺賬數據的匯總與審核工作;④完成所有單表的數據審核工作,通過單表機審和機審提示,保證所有存在問題的對象全部修改完善;⑤完成表間關聯數據要素的審核工作;⑥完成所有匯總表數據審核工作,保證數據準確無誤;⑦完成2011年度經濟社會指標收集和填報工作,完成經濟社會用水指標的分析計算工作和匯總平衡分析工作。
省轄市普查機構的主要職責是:①組織、督促、指導縣級普查機構完成各項工作任務;②完成跨縣工程普查數據的審核和平衡分析工作;③督促完成臺賬數據的匯總與審核工作;④完成大中型水庫、大中型灌區、大中型水閘等工程數據復審工作,確保普查資料準確無誤;⑤完成本市匯總資料的數據審核和平衡分析工作,確保所有匯總表準確無誤;⑥完成2011年度經濟社會指標收集和填報工作,完成轄區經濟社會用水資料的審核、分析計算與平衡分析工作。
省普查辦的主要職責是:①督促指導各級普查機構完成各項工作任務;②完成跨市工程普查數據的審核和平衡分析工作;③完成全省匯總資料的數據審核和平衡分析工作,督促各級修改完善;④完成2011年度經濟社會指標收集和填報工作,完成省級單元經濟社會用水資料的分析計算與平衡分析工作。
數據審核和平衡分析工作是水利普查的核心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工作強度大,沒有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沒有足夠的技術人員,沒有高度的責任心,沒有扎實苦干的精神,是不可能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的。
審核工作的重點內容有:清查、普查名錄的篩選、核對、確認到建立名錄庫;清查表和普查表數據采集的工作流程是否嚴謹合理;靜態、動態數據的全面性、完整性、規范性、一致性、合理性與準確性;數據錄入上報系統的準確率、漏報率等;系統輔助審核軟件與匯總平衡軟件審核結果的合理性、整改的準確性、規范性等;財務數據的合理性;人事指標概念界定的準確性、結果的合理性;空間數據采集與標繪的準確性等。
對于普查數據的完整性、規范性、一致性、合理性以及空間數據的準確性檢查,主要通過內業審核方式進行。對于普查數據的全面性和準確性檢查,主要通過外業復核方式進行。
3.2.1 內業審核
開展普查數據的內業審核,主要采取計算機審核和人工審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并按照《質量控制細則》相關要求開展工作。在預審和審核階段,嚴格執行分專業詳審和跨專業聯審的有關要求。同時,在審查階段,嚴格執行接收審驗的有關要求;在審定階段,嚴格執行數據終驗的相關要求。
各省轄市水利普查機構利用全國統一下發的水利普查數據處理專用系統和數據審核輔助軟件,以及廣東匯總平衡軟件,對各轄區普查基礎數據進行全面審核,并將計算機審核結果進行分類整理,及時提交數據審核人員進行分析、確認和處置。
3.2.2 外業復核
要求各省轄市水利普查機構,在普查成果審定前,結合普查數據質量評估和內業審核結果確認處置,組織做好外業(即普查數據采集和現場填報)復核工作。
3.2.3 審核方法
根據水利行業能力建設情況普查專項的數據特點,采取多種數據審核方法。在普查數據審核各階段,應綜合利用計算機審核、經驗判斷、資料比對、地區比對等手段和奇異值分析、抽樣推斷、平衡分析等方法開展工作。
兩年來,結合外業復核工作的開展,河南省水利普查辦多次組織各市對本行政區內各普查單元的清查表和普查表數據進行了反復逐表逐項的審核。在不同工作階段,包括數據采集、錄入、審核、抽查等過程中,隨時發現問題隨時整改并做了記錄備案。普查數據一致性問題得到有力保證,數據錄入差錯率、漏報率在工作進行過程中即被實時監控并及時糾正,故全省錄入差錯率、漏報率為零。河南省水利普查辦沒有要求各專項統一對普查數據進行復錄。
在河南省水利行業能力建設情況普查數據審核過程中發現,部分普查表數據獲取程序規范,數據真實,合理性卻往往存在質疑。為此,各市組織相關區縣普查辦專項負責人加大了審核說明編寫的工作力度。結合國務院水利普查辦水利行業能力基本建設情況普查專項組提出的質疑性問題,以及海委水利行業能力普查專項幾次審核提出的問題,匯總在一起,力爭逐表進行了審核說明編寫,以確保本次普查數據的真實性、合理性和質量。
數據的準確性是普查的質量保證,準確的普查數據是開展普查工作的價值前提。普查數據的準確獲取首先在于頂層設計科學合理,組織保障得力。其次流程是關鍵。數據獲取、審核、錄入、分析、整改等流程嚴謹科學合理,才能最大程度保證數據來源可查,成果可信可用。最后,數據的處理與研判必須需要專業人員、專家、經驗豐富的領導和老水利人參與,必須理論結合實際,這樣才能較正確的反映客觀實際。
河南省水利行業能力普查專項采用的數據獲取和處理的技術路線是:第一,針對省水利廳直管單位,由省普查辦技術組直接整理出單位名錄;第二,各市水利系統內單位,由相應市普查辦組織各縣區普查辦成立行業能力專項組,組織普查指導員、普查員或各單位相關人員,獲取名錄、清查表、普查表,并錄入系統,直到系統兩個審核軟件審核通過;第三,對于中央直屬、武警部隊等其它單位,由各縣區普查辦按照在地原則分別負責全面普查并獲取數據。通過以上技術路線的實施,保障了河南省水利行業能力建設普查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和準確性。對于數據的合理性,通過數據集中審核,省普查辦指導各縣區普查辦逐表編寫審核說明,以保證普查數據符合實際情況,減少了人為干預。
河南省水利行業能力建設普查名錄、清查表、普查表,均經過了縣區和市級普查辦專項負責人的反復審核,并且人工和機審交替反復進行;其間,經過國務院水利普查辦水利行業能力普查專項組、海委專項組的全面審核和整改之后,河南省水利行業能力建設普查專項的數據質量有了很大提高,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得到有效保證。
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國家資源環境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河南省水利普查過程歷經了前期準備、清查登記、填表上報及成果發布四個階段。河南省經過嚴密組織,認真實施,圓滿完成了普查任務,獲得了預期的普查成果。河南省水利普查成果經過逐級審核、審查、整改、驗收、上級質量抽查、行政確認等環節,于2012年8月上報國務院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13年5月27日,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河南省水利廳、省統計局聯合發布了《河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