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榮 青海省海北州門源縣草原站 810399
伴隨著門源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環境治理的發展,草業成為推動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也對草業科技發展水平提出了新要求,需要結合門源縣實際,積極推動草業科技發展歷程,提升草業科技水平。
從門源縣的草業科技發展來看,應該逐漸側重選取特定范圍面積內的重點項目,創建綜合性科研基地。在開展綜合性研究過程中,選擇并進一步優化相關的設計方案與生產模型,選取適合的提升光能利用效能與有機物質轉化的具體措施。在今后的科研投資上,要做好重點支持的示范價值并能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的項目,加快草業發展歷程。
門源縣草業科技人才在農業發展中相對較少,再加上牧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對草業科技接受能力不高,需要從多層次普及科技知識,培養科技人才。全面發揮草業高科技人才效能,對從事草業科技方面的專業人才更好發揮作用,要結合實際,加快草業科技人才培養。對牧民通過利用廣播、宣傳冊等開展草業科技知識普及工作,提升草業科技掌握水平。
針對當前草業科研、推廣和教育部門等存在分歧的情況,需要搭建草業科技創新平臺,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推廣工作。因此,需要通過不同部門之間進行聯合承擔相關項目,全面發揮各自優勢,同時結合現代農業發展以及門源縣牧區建設的具體情況,打破行業、部門與區域的限制,全面整合資源,實現強強聯合,全面利用好最新科技資源。可以通過聯合培養和加大牧民培訓等措施,提升不同層次人才的科技水平,為草業科技發展搭建平臺。
實現質量標準化,就是要做到草業技術標準化,要按照政府的相關規定,開展驗收工作,實施牧草種子檢驗規程,制定具體的飼料管理工作,做好飼料檢驗與牧草種子實驗工作。為了全面做好草業科技的管理科學化工作,全面執行《草原法》等相關法規,明確草場的使用權,全面落實好草場承包責任制,將草地利用、草場保護、建設以及牧民利益保護工作等全面結合,積極做好草原立法與草業科學教育工作,在門源縣逐步確定草原法制理念,禁止破壞草原之風蔓延,科學協調并解決好在草原糾紛方面的問題,創建門源縣草原管理新秩序。在門源縣草業經濟管理方面,已經完成并建設的經營類項目,在確保提升畜牧業經濟效益基礎上,逐步實現有償使用,將飼草與飼料轉變成第一性商品,全面發揮好經濟杠桿的正面效應,做好項目經營工作。在草業技術管理上面,不管是草坪、天然草場還是人工草場,都需要加強保護并科學利用,做好技術管理工作,注重實效。在利用草地過程中,需要組織專家研究草原植被變化規律與產草量的關系,制定科學的放牧方式,確定載畜量,實現草地生產的穩定性與持續性。
總之,提升門源縣草業科技發展的具體措施,需要做到實現技術規范化、質量標準化與管理科學化,加強人才培養與科技知識普及工作,注重綜合性開發研究,創建草業科技創新平臺,從整體上提升門源縣的草業科技發展水平,讓科技更好服務于當地畜牧業,為實現牧民增收和草原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1]陳惠瑜.淺談農業科技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石河子科技.2006(06).
[2]劉會,鄧波,張英俊,楊富裕,陳晨.草業生產技術推廣及管理人員科技培訓的現狀與對策[J].草業科學.2009(09).
[3]韓曉華,閻慶彩,潘翔磊,姜永.穩步推進草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措施[J].中國種業.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