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龍,周楊,袁時雨,陳曉宇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湖北武漢 430100)
冀東油田注CO2吞吐與優化設計
高龍,周楊,袁時雨,陳曉宇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湖北武漢 430100)
CO2吞吐可以有效提高低滲油田的采收率,通過選井選層和對地層數據的研究,建立了冀東油田油藏的精細地質模型。以增油量和換油率為依據評價吞吐效果,通過ECLIPSE中的PVTi和E300模塊建立三維三相組分數值模擬模型,模擬水驅后的CO2吞吐過程。通過研究發現:影響吞吐效果的重要因素包括注入量、注入速度、燜井時間。最后利用正交設計,得到最優參數,并且得出線性回歸方程能為油藏實際生產提供很好的借鑒意義。
CO2吞吐;數值模擬;正交設計;提高采收率;線性回歸
冀東油田三疊系下油組原油地質儲量425×104t,溶解氣儲量5.83×108m3,可采儲量119×104t。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7%~23%之間,平均21.1%。滲透率分布范圍在0.1~4278×10-3μm2之間,平均733.3×10-3μm2。屬于超深層、高產、低豐度的小型油氣田。CO2吞吐開發,是在不超過地層破裂壓力的情況下將液態的CO2快速注入地層,然后關井浸泡一段時間,使CO2與地層原油充分接觸并溶解達到飽和;浸泡結束后開井進行生產,通過溶解氣驅及其膨脹、降粘等作用,使地層內的CO2氣體混同膨脹的原油流出井口[1~4]。
為了研究儲層剩余油分布規律和儲層潛力評價,在建立冀東油田儲層精細地質模型的基礎上,采用油藏數值模擬方法定量研究儲層剩余油分布。
根據區塊的地質特征,在數值模擬中采用了角點網格系統。在平面上,X方向布190個網格,網格步長平均30m,Y方向布122個網格,網格步長平均為30m,平面上總網格數為190× 122=23180個。為了反映垂直方向上的非均質性,使層間矛盾更加突出,真實地反應在油藏開發中不滲透或低滲透夾層的作用,在縱向上將該油組劃分為10個層位,所以模型網格節點數X=190,Y=122,Z=10,合計190×122×10=231800。
本次敏感性分析主要是針對周期注入量、井底流壓、注入速度和浸泡時間等進行的研究。方案的評價標準是以CO2吞吐增油量和CO2換油率作為依據。CO2換油率指注入1 t CO2增加的產油量[1]。
2.1 注入速度
為了形象的確定注氣速度的影響,在注入量,燜井時間,燜井周期和井底流壓保持不變(600t、30天、1個周期、40Mpa)的情況下,改變注入速度。從模擬結果可以看出,隨著注入速度的增加增油量也在增加,但是當注入速度增加到一定值后增油量的增長速度開始減緩,說明注入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存在指進現象。
2.2 注入量
為了研究注入CO2氣量對產油量的影響,在其他條件(浸泡時間20d、注入速度50t/d、井底流壓40Mpa)均不變的情況下改變CO2注入量進行實驗。從模擬結果可以看出,在其它條件相同時,隨著注入CO2的增加增產油量也越多,但是當注氣量增加到一定值后,繼續增加CO2注入量增產油量將逐漸減少。推測其原因可能是注入的CO2引起了地層壓力的增加,使CO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增加,導致原油膨脹和其粘度的降低;當壓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增油量的增長速度開始減緩;當注入量達到一定程度后,會失去經濟效益,這意味著有一個最佳的注入量的問題。
2.3 燜井時間
通過調研,相關資料顯示,采出程度的增加值與侵泡時間沒有直接關系。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只改變燜井時間,從模擬結果可以看出,燜井時間對CO2吞吐的效果影響非常小。
2.4 吞吐周期
吞吐周期對吞吐效果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每進行一次吞吐后,油藏再進行吞吐的潛力就會大打折扣,增油量會下降,在保證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只改變吞吐周期的次數,CO2吞吐的周期次數越多,增油量越少。
綜合考慮注入速度,注入量,燜井時間和燜井周期四個因素,同時結合生產實際每個因素選取五個水平值,利用正交設計選取L25(56)正交表進行設計[4]。一共有四個因素(注氣速度、注氣量、燜井時間、燜井周期),注氣速度(t/d)分別為:20、60、100、140、180;周期注氣量(t)分別為:300、600、900、1200、1500;燜井時間(d)分別為:5、10、15、20、25;燜井周期(a)分別為:2、4、6、8、10;注入速度50t/d,注入量500t是優化后得到的最優參數。燜井時間為20天,燜井周期為10a,模擬后采收率增加了5.2%。回歸方程為:
y=-169.148-4.740x1+0.972x2+0.943x3+604.951x4
(注入速度為x1,注入量為x2,燜井時間為x3,燜井周期為x4,因變量增油量為y)[5]
4.1 油井吞吐前的相態擬合是合理成功的。這個模型是合理的去設計,評價和預測CO2吞吐的效果。它能幫助油藏工程師對CO2吞吐的增產機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4.2 這個模擬結果表明:在原油增產中CO2的初始影響體現在萃取原油中的輕質組分,降低原油的粘度和使原油相的膨脹。隨著CO2吞吐的進行,越是往后CO2吞吐的潛力越是下降的快。燜井時間對CO2吞吐的效果影響非常小。CO2注入速度過大會導致指進現象(氣突)的發生,而且也造成了注入氣體的浪費。
4.3 線性回歸方程:
y=-169.148-4.740x1+0.972x2+0.943x3+604.951x4
可以為油田實際生產的最優化設計提供參考幫助。
[1]何應付,梅士盛,楊正明.蘇丹Palogue油田稠油CO2吞吐開發影響因素數值模擬分析[J].特種油氣藏,2006,13(1):64-67.
[2]周正平,稠油井CO2吞吐采油技術[J].海洋石油,2003,3(23):72-76.
[3]戰菲,宋考平,尚文濤,楊二龍,低滲透油藏單井CO2吞吐參數優選研究[J].特種油氣藏,2010,5(17):70-73.
[4]王守嶺,孫寶財,王亮,李中汝,CO2吞吐增產機理室內研究與應用[J].鉆采工藝,2003,1(27):91-94.
[5]楊虎,鐘波,劉瓊蓀.應用數理統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2:14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