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詠艷(撫順石化公司洗化廠, 遼寧 撫順 113001)
近年來,隨著HSE管理體系在石化企業的推進,人事制度的改革,各級培訓管理部門在明確職能、制度規范、執行標準等方面日趨完善。在企業培訓制度中,明確了培訓需求、培訓計劃、培訓實施、效果評估等各個環節的執行規范和管理要求。初步建設了符合HSE管理要求的培訓管理體系,但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的問題仍客觀存在。
(1)培訓需求識別不夠 培訓的目的在于運用,在于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而有些管理者沒有對員工的培訓需求進行針對性分析,簡單為完成任務開展培訓,將紛繁復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上級文件等不加辨識分析,強行宣貫。基層員工對那些與自身關系不大的內容,僅僅機械式抄寫,達不到培訓效果。
(2)師資力量不足 多數石化企業都有專兼職培訓師,但目前很多企業出現了這樣的矛盾:專職培訓師掌握的知識不是企業員工最需要的;兼職培訓師要么自身能力不足,要么工作任務重,培訓精力不足。企業員工的培訓需求得不到滿足,培訓實效性不高??梢哉f,很多石化企業在培訓師隊伍自身建設上,還沒有形成規范性、系統性的管理機制。
(3)工學矛盾 主要表現在由于企業生產原因,員工得不到充足的培訓時間。在很多企業中,愿意參與培訓、學習熱情高的員工,往往也是生產上的主力,很難離開崗位。結果是該參加培訓的員工沒有時間參加,無關的員工去湊數,培訓效果得不到保證。
(4)培訓激勵機制不完善 對培訓效果的考核,結果的運用不夠。缺少競爭機制,培訓結果沒有直接影響到員工的薪酬、職務的晉升等方面,還存在“學好學壞一個樣”現象。在物質獎勵方面,企業雖然有專項教育經費,但在實際使用上制約過多,無法充分刺激員工的積極性,造成很多員工被動參加培訓,培訓效果不好。
(1)識別培訓需求,建立培訓標準 要提高培訓的針對性,首先要在培訓需求的識別上下功夫,即找出什么是員工真正需要培訓的。本著“按需培訓”的原則,首先要從培訓的類別做好各級員工培訓需求界定,簡單從兩方面區分“基本需求”與“拓展需求”?;拘枨蠹礊榱藵M足特定崗位的實際工作需要而必須完成的培訓內容,也就是通常說的崗位“應知應會”內容。屬于特定崗位人員必須達到的能力水平,必須強制培訓與考核(如上崗、轉崗培訓、特種作業資格培訓等)。而“拓展需求”是從企業發展與員工成長等多方面識別出的需求,帶有一定的主動性(如后備人才培養、業務提升培訓、一崗多能培訓等)。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特定情況下,“拓展需求”也會轉變為“基本需求”(如企業生產結構調整、崗位職責變化以及國家政策法規、制度標準的修訂等)。
對于某一特定企業,特定崗位的員工,需要培訓什么,培訓到什么程度,都應建立一個崗位培訓標準。目前很多石化企業探索性推行的“崗位培訓需求矩陣”,可視為崗位培訓標準的一種表現形式。建立規范的培訓需求矩陣,根據崗位作業單元,從操作規程、應急處理、安全防護等多方面,識別梳理每個作業環節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即崗位培訓“基本需求”內容,作為員工上崗、轉崗培訓以及能力評價的主要標準。運用矩陣工具去衡量員工知識技能水平,對照差距和不足,制定針對性培訓措施,即“缺什么、補什么”,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對于“拓展需求”,則要結合企業發展需要和員工意愿,采取靈活多樣培訓方式和系統的規劃設計,并應在培訓和考核標準上有所區分。
(2)健全培訓師動態管理機制 專兼職培訓師都是企業的寶貴資源,企業應建立培訓師的培養、選拔、聘任制度。一方面,要安排專職培訓師深入企業了解員工素質、年齡結構、崗位培訓需求等,避免專職培訓師與企業脫軌現象的發生;另一方面,要定期組織兼職培訓師再培訓,提高其理論知識和教學水平。進一步建立培訓師動態管理機制,將培訓師教學的理論水平、技巧、培訓效果、學員的反饋等納入考核??己私Y果直接與教師津貼標準掛鉤,選拔優秀培訓師給予獎勵,考核不合格的可以緩聘或解聘,強化培訓師自身隊伍建設。
(3)提高領導層對培訓工作的重視 首先明確直線領導在培訓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使用、誰培訓”的原則,實施培訓工作。領導層要帶頭開展培訓,把培訓納入各級領導工作職責,樹立管理者既是培訓者的理念,協調好培訓與生產的關系。給予培訓工作合理的資金、人力和時間上的保障。
(4)積極探索,建立培訓的激勵約束機制 完善培訓激勵與約束機制,以政策營造“培訓是機遇、培訓是待遇、培訓是福利、培訓是獎勵”的培訓環境,調動員工主動學習的工作熱情。要把員工培訓情況與領導業績掛鉤,有計劃的對員工進行培養,把培訓與班組績效、競聘上崗、職位晉升掛鉤。對上崗考核不合格的員工給予待崗等處理,做到獎罰公平,使培訓有壓力、有激勵、有目標、有措施,充分調動員工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總之,提高石化企業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是一日之功,要通過深入分析,從管理上找出問題的原因,對癥下藥。需要給予政策、師資、經費等方面支持,逐步提高各級員工培訓意識,強化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