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翔(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南京研究院, 江蘇 南京 210048)
中國石化揚子石化研究院系中國石化的科研開發機構,研究領域包括聚烯烴新產品開發與塑料加工應用、聚烯烴與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機化工工藝、催化劑及產品開發、油品加工應用、分析測試與物性表征、石化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模擬應用等。建有中文期刊數據庫和計算機國際聯機信息檢索系統。擁有教授級高工、博士及博士后等高學歷人才,同時還有中國石化突出貢獻專家,中國石化學術技術帶頭人,中國石化優秀青年知識分子。承擔課題涉及國家“七五”、“八五”“十五”、“十一五”攻關項目、國家“863”、“973”項目、江蘇省和南京市項目,其研究成果多次榮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科技成果獎,江蘇省、南京市科技成果獎。獲發明專利授權70余項。
建立戰略競爭情報體系是企業實施戰略管理和戰略發展的需要。正確的競爭戰略,能使組織提高對環境的應變能力,獲得發展和壯大。建立競爭情報體系是企業快速適應環境變化的需要,是企業創新與發展的需要,創新是企業發展和保持競爭優勢的源動力。
然而,目前大多數企業的情報服務體系還停留在傳統的情報服務層面,與現代企業要求的戰略競爭情報體系存在較大的差距,迫切需要建立以服務企業發展為目標的戰略競爭情報體系。因此,要以戰略的眼光看待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建設,把獲取有效情報放在企業戰略發展的高度上。建立企業戰略競爭情報體系,為企業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持和情報保障,為企業領導集團在發展戰略的決策過程中提供有效支撐。
一個企業的戰略競爭情報體系必須與本企業的發展戰略相結合,在企業的總體戰略框架內開展工作。體系的構建與實施要符合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需要,同時要注意緊密結合國家戰略和國內外宏觀經濟政策及法律法規。
以服務企業發展為目標的戰略競爭情報體系是以企業的戰略發展、戰略決策和科技創新為主要服務對象,對調研人員實施專業分工,按照各自的研究方向、領域進行情報搜集,對有關國內外信息連續地、系統地、全面地監測;以競爭情報團隊建設為切入點,培養具有強烈的競爭情報意識、開闊的視野、廣博的知識面的競爭情報專業人才,培養具備競爭情報基本素養的技術隊伍,有效支撐企業的戰略發展。
因此,體系建設以戰略競爭為導向,不斷強化調研人員的戰略競爭意識,增強對競爭情報的敏感度。
開展競爭對手的情報監測分析,建立競爭情報研究人員專項數據庫。
將收集到的以上各類數據資料分類整理,將各種類型的信息文件轉換為統一的數據格式,建立競爭情報研究人員專項數據庫,并與其它電子信息資源數據庫建立數據關聯,為戰略調研提供數據支撐,為企業發展提供決策依據。例如,在進行《公司生產裝置技術跟蹤》課題的過程中,采用清華同方先進的TPI技術建立了全文數據庫平臺,實現對各類文獻資源的數字化加工和標引、分類及全文檢索,將跟蹤過程中有價值的信息經掃描、分類、標引后,錄入專項數據庫,實現檢索查詢功能,有力推動了后續工作的開展,為企業戰略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服務效果。
全面梳理競爭情報服務工作流程,建立從需求分析、信息采集、加工到競爭情報產品的跨專業、多部門協同、高效閉環的競爭情報服務流程;圍繞競爭情報服務流程的關鍵控制節點,制定完善的競爭情報工作制度和競爭情報分析方法體系,并以企業戰略發展為導向,對競爭情報調研過程實施動態管理。
2.3.1 緊密圍繞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制定競爭情報報告調研計劃及提綱
定題是競爭情報調研關鍵的一步,關系到調研的方向和效果。選題要立足于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定題之后,接著要按照專業分工組織人員制定調研計劃,明確完成日期。例如,《公司生產裝置技術跟蹤調研》就是根據揚子石化公司生產裝置的實際需要定下的調研課題,經過組織討論、專業分工,自2002年以來,陸續對乙烯、聚乙烯、聚丙烯、PTA、芳烴重整、二甲苯、加氫裂化、乙二醇、聚烯烴專用料的開發與應用等進行了跟蹤調研。在明確了《公司生產裝置技術跟蹤調研》課題的計劃之后,組織大家對該課題進行了一系列詳細的提綱策劃,從工藝、三劑、設備、自控儀表、技術經濟、生產廠商、市場、安全與環保、公用工程等方面對報告提綱進行了分析制定,確保了技術跟蹤內容及調研報告的完整性和質量。
2.3.2 全面、準確、快速地收集競爭情報,為企業戰略發展服務
競爭情報信息掌握的數量、廣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調研工作的質量。為全面、準確、快速地獲取有關文獻情報,制定了以下四條規則。
①廣泛收集。在試查的基礎上確定課題的核心科技期刊與核心檢索期刊的種類及查找范圍;同時注意搜集其它各類情報源,包括難得的會議文獻、內部資料、專利文獻、學位論文等,其中重點是國內外的專利文獻[1-2]。
對于石化企業來說,要注意搜集有關國家的產業政策、科技政策、環保政策、稅收政策、金融政策等與石油化工企業發展相關的國內外宏觀經濟政策及法律法規。如生態和環境是本世紀石化工業要解決的突出問題,情報人員在調研過程中要考慮將普通的生產工藝改為清潔生產工藝;將石油化工原料轉換為環境安全的原料;還要考慮解決破壞臭氧層、大氣變暖等問題。例如對《乙烯裝置技術跟蹤調研》課題的調研,僅期刊就查閱了近30種約1000冊,年跨度3年以上;又如在《從裂解汽油中抽提苯乙烯技術》的調研過程中,由于涉及的技術較新,文獻報道很少,工作一度停滯不前,后通過廣泛搜索互聯網,查到了一篇免費的價值很大的歐洲會議論文的全文。
②采用直接檢索與間接檢索相結合的方法。直接查找原始文獻可以獲得更深、更精確、更新的情報內容,間接查找二次文獻可以獲得更多、更廣的情報線索。
③機檢和手檢相配合。手工檢索和聯機情報檢索相結合,才能獲得全面國內外情報,特別是國外大量最新的戰略情報。這中間存在著互相彌補的作用,機檢迅速準確,而且年跨度較長。手檢能將近期的最新文獻檢索出來,而且手工檢索可以把普查的面放寬到任何一種與課題有關的書、刊文獻中去。
④輔之以必要的實地調研和專家咨詢。調研人員參加一些專業會議、展覽會、或者主動向參加會議者了解有關信息,或者去實地參觀都能獲取一些文獻中無法查到的最新情報線索。例如通過參加乙烯專業年會,獲取了很多有價值的乙烯行業方面的技術信息,對開展乙烯裝置調研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4]。2.3.3 建立量化指標,強化競爭情報調研體系的質量控制
根據競爭情報研究成果的特點,制定了篩選率、信息量、準確度、新穎性、預見性、加工度、邏輯性、針對性、時間性和效果10項質量評價指標,每項指標滿分10分[5-7]。
總分獲90分以上的報告為優秀;75分以上的為良好;60分以上的為合格;60分以下的為不合格。實際工作中,在每項情報課題完成以后,都及時進行質量評價,發現問題,在以后的工作中及時改正。例如,在完成某項課題后,通過質量評價,該報告得93分,為優秀報告,同時在評價過程中也發現該報告的新穎性和預見性2項得分較低,指出了該報告的不足之處,為今后進一步提高報告質量提出了方向。
通過開展戰略競爭情報體系的構建與實施,企業情報人員的戰略競爭情報分析處理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競爭情報服務的工作質量和效率也得到逐步提升,為企業戰略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促進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獲得了各級領導的肯定。
一方面,通過建立量化指標,開展競爭情報成果的質量控制,報告質量逐年提升,大大提高了情報數據的準確率。另一方面,通過戰略競爭情報體系的建設,為企業戰略發展的服務力度得到很大加強,近年來,涌現了一批高質量的戰略競爭調研報告,很多戰略建議、技術方案都得到了采納。為公司發展煤化工、天然氣化工提供了決策支持。 2012年共完成了12項調研課題,其中,10項優秀(80%),2項良好(20%)。近年來,涌現了一批高質量的戰略競爭調研報告,很多戰略建議、技術方案都得到了采納。2010年、2011年分別開展的《合成氣制乙二醇技術調研》、《甲醇制丙烯技術調研》為公司發展煤化工、天然氣化工提供了決策支持,2012年開展的《C1-C5產業鏈調研》為公司十二五發展規劃提供了有力支持。
揚子石化可持續發展調研、C1-C9產業鏈調研、揚子石化精細化工發展調研、公司精細化工產品發展項目調研、乙烯下游產品開發利用、丙烯下游產品開發利用、乙烯裝置C5餾份分離和利用調研及產品方案建議、乙烯裝置C9餾份油分離和利用調研及產品方案建議、C4綜合利用調研、C9、C10重芳烴資源綜合利用調研、醋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產技術與市場調研、乙醛及其衍生物的生產技術與市場等調研為公司的戰略發展及C2、C3、C4 C5、C9、C10 等餾分的衍生加工利用及產品發展提供了決策參考。
在新能源方面,天然氣化工方面調研為公司發展煤化工、天然氣化工等提供了具體建議。
在新工藝方面,生物法制丁二酸技術調研等報告為公司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提供支持。
在新材料方面,生物高分子材料調研等10來份調研報告為公司開發新材料提供了支持。
[1]劉昭東,陳久庚,韓莉,等.信息工作理論與實踐[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5.
[2]魏小梅,劉敏榕.競爭情報質量評估模型[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0,22(1):115-117.
[3]蓋敏慧,康敏.淺談科技精報的質量管理[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9(18):101-103.
[4]馮維揚.競爭情報質量評價方法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31(5):649-653.
[5]王文哲.論企業競爭情報的質量需求及人才需求[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9(32):195-196.
[6]苗 軍.科技動態情報研究探討[J].情報探索,2010,(8):16-18.
[7]許暢.企業競爭情報采集過程中的質量控制[J].情報科學,2008(3):40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