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雁飛(中石化管道儲運分公司聊城輸油處, 山東 聊城 252000)
原油長輸管道的應急管理不僅包括建立應急體系,編制應急預案,還涉及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的內容。同時,針對各地氣候、地理、人文等環境因素的不斷變化,需在實踐中不斷的豐富和改進應急管理內容。
(1)建立應急機制的必要性 應急機制不僅能夠及時、準確的發現危險前兆,而且能發出危險警報,使安全管理機構能采取相應措施控制并消除危險。建立并完善原油長輸管道應急機制可以降低事故損失,延長管道運營壽命,實現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2)應急機制的建立 原油長輸管道沿線地形地貌復雜,應急管理工作應統籌考慮管道沿線人文、地質、文化、經濟發展、政策法規、設備、管道運行、信息分析與預控等各種情況。
(1)事故應急預案的作用 在應急管理體系中,事故應急預案的作用舉足輕重,它可以明確突發事故各階段中各組織結構的責任以及采取的措施及資源準備。應急預案的完善,可以對事故的處理快速、高效、有序開展,明確各方責任和程序,降低事故后果,最大限度降低人員、財產損失。
(2)事故應急預案體系 結合原油長輸管道的特殊性,屬于安全重點區域,應針對性的編制詳細的應急預案體系進行管理,分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應急方案三個層次。
其中,綜合應急預案對突發事件主要起指導作用,它能夠明確組織機構及應急體系的運行。專項應急預案主要針對某一特定現場和危險源而制定,對事故的救援程序、資源的調配、現場的救援措施等方面都應該做出詳細闡述。
(3)應急預案編制 在編制應急預案前,應當對本部門所管轄的原油長輸管道進行風險分析,查找危險源,并分析可能產生的后果。同時,泄露點附近是否有易燃易爆場所存在,是否有學校、醫院、工廠存在,都是應急預案風險分析需要考慮的內容。
(1)應急預案演練的目的 原油長輸管道途經距離長,沿線經常有丘陵、山地、水網、沖溝、濕地、沙漠等地形地貌以及泥石流、地震帶地質災害區,同時人口稠密區也應重點考慮,針對不同地區開展應急預案的演練,檢驗其可操作性及實戰能力。
(2)應急演練的實施與應急預案的完善 加強應急預案的演練,可按實際條件進行桌面演練或實戰演練,不管是哪種方式,其目的都是為了對應急預案的可行性進行檢驗,并在評估后加以完善。
對演練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演練組織單位和參與單位應按照計劃予以改進。修改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應急人員教育和培訓,對應急物資裝備有計劃的更新和重新優化分配等。
原油長輸管道跨度大、沿線地理、地質條件復雜,原油泄漏危害性大,不僅涉及環境危害,還會影響社會穩定、人民生活等諸多方面,原油長輸管道應急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應急保障不足 原油長輸管道空間跨度大,應急保障隊伍及能力不足,維搶修隊伍配備機械設備、后勤保障不足,負責的搶修區域過大,環境差異導致的特殊情況也時有發生,給搶修作業帶來不利影響。
(2)應急管理工作要求逐步提高 應急管理工作不僅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而且要適應地方政府的規章制度,對管道事故處理過程及結果及時披露信息,以防對對企業造成更嚴重的負面影響。
(3)應急預案編制與現場實際聯系應加強 應急預案編制過程中,應根據現場的風險源進行分析,以使應急預案有較強的針對性。沼澤地區不同于丘陵地區,干旱地區不同于濕潤多雨地區,不同設備廠家采用標準不同,原油管道距離人群聚居區的安全距離在應急預案編制中都應加以考慮。
(1)加強信息收集 加強管道運營系統的信息收集工作、并加以分析,同時不斷完善應急機制,提高應急系統自動化水平,積極采取預防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2)加強應急保障體系建設 加強員工崗位培訓,提高維搶修工作能力,合理調配搶修設備、人員,以滿足不同條件下的維搶修任務。同時應保證充足的資金投放,以確保應急搶修工作的順利實施。
(3)加強應急預案體系,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經常開展各種規模的應急演練,并對演練結果進行評估,查找問題及漏洞,完善補充應急預案。針對存在的風險應加以分析,并進行動態管理,對于新增加的風險,要及時補充應急處置方案。
輸油管道企業建立應急機制,并在實際中不斷加以完善,可以有效改善應急管理、信息反饋系統的迅速及時、節約搶修工作時間。通過應急演練來檢驗及評估應急預案的可行性,檢驗應急響應人員對應急預案、執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實際操作能力,同時應加強管道應急工作信息公開透明力度,爭取公眾及媒體的理解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