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芝萍,張苗苗
·醫院管理·
醫院高危藥品規范化管理探討
梁芝萍1,張苗苗2
本文分析了醫院高危藥品管理中存在的對高危藥品的藥品性質不了解、重視程度不夠、使用管理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逐一改善,以達到加強安全管理,使高危藥品管理規范化,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的目的。
高危藥品;用藥安全;規范化管理
高危藥品主要指藥品本身毒性大、藥理作用明顯且快速、有嚴重不良反應、治療窗窄或由于使用不當易引起嚴重后果甚至危害生命的藥品[1]。美國醫療安全協會在1995-1996年期間調查了一項關于給患者盡可能帶來傷害的藥物[2],結果表明,研究期間發生嚴重差錯的醫療機構有161個[3]。原因主要是由于少數特定藥物引起的大多數嚴重傷害或者致死的藥品差錯。近年來,國內醫院已意識到高危藥品管理的重要性,錯誤使用高危藥品的概率不比其他藥品高,但造成的后果卻嚴重得多,輕則影響治療,重則影響患者生命。醫院事故的大量原因是∶在對高危藥品的管理中,重視程度不夠,缺乏系統的管理規定,因此,高危藥品的使用和管理是醫院藥事管理人員應共同關注的話題[4?6]。
1.1 藥品性質不了解 結合我院實際調查發現,很多醫護人員對高危藥品的種類、規格、用法用量以及使用時需要注意的事項都不十分清楚,而且出現了對于高危藥品的分類臨床各個科室病區不一致的現象。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目前院內對于高危藥品的種類以及具體藥物沒有指定一個統一的方案,各個科室只是根據本科室內的日常用藥習慣進行了簡單的分類,并沒有建立有效的管理以及應用機制,因此出現了各科室對于高危藥品管理混亂的現象。
1.2 重視程度不夠高 管理者以及醫護人員對于高危藥品的風險性不夠重視,對于高危藥品管理或應用不善造成的后果缺乏清楚的認識。大多醫院管理人員只對毒、麻藥品濫用的危害性有很明確和清晰的認識,一旦涉及到高危藥品的風險性,多數對其概念模糊,更不用提及對其應用的重視程度方面。即使有的醫護人員對此有一定認識,而且其關注點也僅限于那些毒性較大,不良反應較高的高危藥品上。這是目前國內很多醫院對于高危藥品管理方面的現狀,也是短板所在。要加強高危藥品的重視程度,首先應當是從醫院管理層面提高醫院管理者對于高危藥品的認識與重視,繼而從上到下逐步提高高危藥品的重視程度。
1.3 使用管理不到位 各病區甚至醫院藥房將普通藥品與高危藥品混合放置,有的甚至將同一名稱不同規格的高危藥品放在一起,而且高危藥品警示標志不夠醒目,擺放比較隨意。如胰島素這種藥品存在多品種、規格相似的問題,如不加以區分則十分容易混淆。這些不合理的存放行為,都大大增加了高危藥品取用的風險性。
1.4 賬冊管理不規范 科室盤點藥品時,并沒有將高危藥品作為重點盤點對象,而是和普通藥品一樣管理。沒有專人負責,并且沒有嚴格做到賬物相符。日常工作時,也沒有專人對其賬目進行負責和管理,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高危藥品的管理漏洞。這主要是醫務工作者以及藥品管理人員沒有將高危藥品的賬務管理放到與毒麻藥品賬務管理的相同高度上而造成的結果,從其本質上來說還是對其認識程度不到位導致。
1.5 管理制度不具體 目前國家相關管理部門尚未制定統一的高危藥品管理制度與管理策略,大多數醫院參考國外及國內協會(學會)推薦標準來制定本院的管理方法[7],有的醫院對于高危藥品的管理甚至沒有管理制度,缺乏應用的指導原則以及操作流程,因此造成醫務工作者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隨意性大,或者執行不到位。
高危藥品管理人員應嚴格按照高危藥品等級要求和規章制度,遵守職業道德,忠于職守,以高度認真的工作責任心,嚴格遵守高危藥品的管理規范,這就需要提高藥品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要盡力為患者提供專業、真實、準確和全面的信息,加強高危藥品的不良反應監測,不斷提高對醫生、護士和藥師的安全用藥培訓教育,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用藥教育,降低高危藥品的用藥錯誤,確保患者的安全用藥。
2.1 建立高危藥品目錄 這是高危藥品管理的第一步,是高危藥品管理的基礎,只有明確了高危藥品的種類,才能把高危藥品與其他藥品種類區分開來,并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高危藥品目錄的制定一般是根據高危藥品的定義,參考ISMP的分類,再結合本院藥品目錄修訂而成。目錄內容應包括藥品的商品名、通用名、規格、劑型、給藥途徑以及應用的注意事項等內容。
2.2 建立相關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在高危藥品目錄建立的基礎上,醫院應進一步制定針對高危藥品的醫、藥、護三位一體的管理制度以及操作流程。管理制度應對醫護人員在高危藥品的日常管理、保存以及臨床應用的所有行為進行規范。
2.2.1 醫生醫囑方面 在醫院HIS系統中建立一整套色標和警示管理系統,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醫生在醫生工作站開具醫囑時,藥品會根據其分類顯示不同的顏色,A級橙色、B級黃色、C級藍色、非高危藥品白色,因此不同的顏色分類會提醒醫生對其開具的藥品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醫院的PASS系統也會對醫生的醫囑進行審核。目前這套管理系統已在我院全面實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2.2 藥劑科藥品管理方面 ①藥劑科各調劑部門對高危藥品設置專門的存放區域,單獨存放。同時需要冷藏的藥品需要放在冰箱或冷庫的專用區域,并放置醒目的標識予以警示。②高危藥品實行效期管理,先領先用,防止過期藥。同種高危藥品施行先產先出、先進先出、近期先出、易變先出,防止藥品過期和同種藥品多種批號混用現象。③專人負責,定期清點。每月由專人對高危藥品種類、基數、分類、存放位置、批號等做帳登記,把管理效果與科室月績效掛鉤,每天由專人負責管理對高危藥品進行盤點,并做好記錄,做到帳物相符。④在高危藥品的發放過程中,嚴格執行雙人核對制度,并對患者進行用藥交代,確保藥品發放準確、無誤[8]。
2.2.3 病區護理人員方面 ①臨床科室也應設立高危藥品獨立存放區域,嚴格將高危藥品與普通藥品分開存放,并放置警示牌以起到警示作用。②嚴格執行基數管理。各個科室設立專門的高危藥品負責人員,負責每天對高危藥品數量進行盤點,檢查高危藥品的質量、效期,并進行專冊登記,每日交接。③高危藥品在給患者應用前應進行雙人核對,確保用藥安全。
2.2.4 醫院管理方面 醫院方面應定期對全院的醫藥護人員進行高危藥品使用管理的培訓,加深醫務工作者對高危藥品的認識,并將醫院高危藥品目錄中的高危藥品說明書裝訂成冊,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學習其藥理作用、給藥途徑、用藥方法、配伍禁忌、不良反應、注意事項,并定期進行考核。保證做到熟知、熟用,力保高危藥品用藥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
臨床藥師要加強與臨床科室的聯系,每季度到臨床科室病區檢查高危藥品管理情況,并在各個科室設立高危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員,一旦發現有高危藥品發生的不良反應后,能及時上報。同時臨床藥師還要定期為臨床醫師、護士提供關于高危藥品的合理用藥培訓。加強臨床藥師與臨床科室的溝通,重點加強高危藥品的不良反應監測,可以有效促進高危藥品的臨床合理應用。
[1] 馬健美,叢春玲,顏青蘭,等.醫療機構用藥安全風險分析[J].中國醫療前沿,2012,7(21)∶88?89.
[2] 王維為,甄健存,史錄文.醫療機構用藥安全預警體系的構建與探討[J].中國藥物警戒,2011,8(8)∶474?477.
[3] 華旭東,方紅梅,馬 珂,等.信息技術在高危藥物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藥學雜志,2011,46(4)∶313?314.
[4] 張 婷,馬麗萍,馬 罡,等.高危藥品分級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藥房,2013,24(13)∶1183?1185.
[5] 羅鴻燕,肖菲娜,楊惠民.影響高危藥物安全使用的因素及應對措施[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4)∶142?143.
[6] 王 楠,謝學建.醫院高危藥品的管理體會[J].中國藥業,2012,21(24)∶89?91.
[7] 趙 亮,徐炳欣,蘭丙欣.高危藥品管理策略的實踐[J].中國藥物警戒,2014,11(3)∶182?184.
[8] 蔡朝紅,孫 燕,孫 豪.醫院高危藥品現代管理模式探討[J].東南國防醫藥,2013,15(6)∶651?652.
R954
A doi∶10.3969/j.issn.1672?271X.2015.06.037
∶2015?05?21;
∶2015?10?30)
∶071000河北保定,解放軍252醫院,1.門診藥房,2.臨床藥學科
(本文編輯∶徐燕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