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大慶油田采油三廠一礦,黑龍江大慶163000)
采油工程管理系統的分析與研究
高健(大慶油田采油三廠一礦,黑龍江大慶163000)
我國是石油消費大國,石油不僅扮演著能源的角色,而且還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血液。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的計算機水平也不斷發展與提高,專業人員把復雜的采油工程編程在計算機上,從而形成了精確科學的采油工程管理系統。此番作法不僅可以系統的科學的進行石油開采工作,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石油開采的效率,發展我國的石油開采事業。本文根據采油工程管理系統的實踐中的應用,對其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采油工程;管理系統;設計方向;運行流程
21世紀的今天,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也帶動了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并將科學技術應用到生產生活中,采油工程的管理系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通過計算機對采油工程進行系統的管理,既可以及時的掌握控制采油的生產效率,還可以提高采油過程中安全性。但是在應用采油過程管理系統的過程中,還存在著種種弊端,例如:分散的管理、很難實現數據共享、應用程度較低等等。針對以上問題,我們要繼續對采油過程管理系統進行分析與研究,在不斷地認識、研究的過程中,提高采油過程管理系統的工作效率以及操作水平,從而使得我國石油開采工程更加安全有效的進行。
我國的采油工程是在油田開采過程中針對開發目標對其進行油藏采取的技術工程。而采油工程管理系統則是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安全簡單的對數據進行采集、計算、核實、輸出、查詢等工作,既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而且還具備了操作簡單、準確無誤、安全系數高等特點。與此同時,采油工程管理系統的準確程度也與石油開采工程的各項指標相一致,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兩者間的誤差可忽略不計,在此基礎上,采油工作管理系統現已實現了網絡傳輸、資源共享以及技術互補等功能。從而全方面多角度的實現了自動化、系統化的網絡管理,不但滿足了相關技術人員對數據的需求,還進而提高了整個采油工程的生產效率,保證我國的石油開采事業安全有序的進行。
就目前而言,我國的采油工程管理設計大體上主要包括:采油工程管理系統的程序設計、采油工程管理系統的數據處理功能設計以及數據的結構設計三種。
2.1 采油工程管理系統的程序設計
我國石油開采工程管理系統的程序設計大致包括:石油開采過程中的數據備份、錄入、編輯、核實、輸出,系統的保護與掃描等內容。設計管理程序應該根據處理數據的種種步驟建立起一個高效的連接鏈,從而對數據進行備份、應用以及處理。與此同時,在管理系統程序的設計還要格外重視對系統的維護功能,并及時設計出相應的輔助的程序,以防不測。
2.2 采油工程管理系統的功能設計
我國采油工程管理系統中的數據功能設計的重點是確保相關數據的提取、錄用,還有對數據的核對以及檢查。與此同時,在設計數據處理功能的時候,不僅僅要應該考慮到數據在輸出、提取、錄用的準確性,還應該考慮到對整個計算機系統中全部數據的保存以及維護功能,由此可以全方面的保證采油工程管理系統的自動性、整體性以及全面性。
2.3 采油工程管理系統的結構設計
準確的說,我國采油工程管理系統的結構可以劃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石油開采過程中的報表系統,另一方面是重要管理與開發部門的報表系統。石油開采過程中的報表系統是指在整個石油開采過程中的對相關人員(如程序員、操作員)、資金注入等記錄。例如:機器設備的完善、注水的準確數據,油藏的具體位置等等。而重要管理與開發部門的報表系統則不然,他是相關部門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主要分為開采石油過程中的管理部分、操作部分、運輸部分以及系統數據的管理部分四個方面。重點是對石油開采過程進行管理以及結構設計,該報表系統涉及范圍廣,也是開采過程中的重點,所以必須由高層管理者進行謹慎合理的操作與管理。
我國石油開采管理系統的運行流程大體上表現為報表的錄入與修改,提交后的審核。如果審核沒有通過,操作人員就必須找出不合格的地方,繼續對其進行錄用與修改,之后再次提交審核,如果依舊沒有通過,操作人員還需要進行新一輪的錄入以及修改,直至到合格通過。所以說,管理系統的運行流程是相當復雜精密的,要求精益求精,對于報表的成功提交,也是在所有數據都合格的情況下才通過的。
綜上所述,我國的采油工程管理系統是即復雜精密又繁瑣全面的,但伴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也為我國的采油工程管理系統的發展帶來了新鮮的血液以及強大的動力,但是我們不應滿足現狀,不斷從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的改進發展創新,進一步的保證我國石油開采事業高效安全的發展以及壯大。
[1]郭鵬.采油工程管理系統的分析與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0(08).
[2]俞國彪.采油工程管理系統中的全面探討[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4(07).
[3]馮煦.采油工程管理系統的分析與研究[J].數字石油和化工.2013(08).
[4]劉宇旗,劉飛,白忠剛.淺談如何在采油工程管理系統中利用分析法[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