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峰,孫 錦,蘇 磊
(中電投河南電力有限公司開封發電分公司,河南 開封 475002)
由原國家電力公司2000年制定的《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簡稱《二十五項反措》)對防止發電機損壞有著嚴格的規定,若電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將相關要求落到實處,則完全可以避免發電機非正常停運或損壞事故。本文通過對國內某電廠發電機線棒堵塞過熱和內冷水氫氣含量超標2起不安全事件進行分析,論證在電力生產工作中貫徹、落實《二十五項反措》的重要性。
2010年3月,某600 MW發電機組大修投運后,定子線棒最高溫度達92.8 ℃,定子線圈出水溫度最高達81 ℃,發電機定子其他線棒溫度測點(共54個測點)均在70~80 ℃。機組停運后,對該發電機定子進行內冷水反沖洗,發現在冷卻水泵出口濾網、反沖洗濾網、離子交換器入口濾網、冷水箱以及發電機匯水管排污口處有焊渣、聚四氟乙烯膠墊、纖維狀棉絮、金屬絲、金屬沫等雜質。
經調查分析,造成線棒堵塞過熱的原因是:內冷水系統工作結束后,維修單位未進行內冷水系統反沖洗。
具體情況是,在2009年10月大修期間,該機組進行了內冷水系統檢修,檢修主要內容包括:內冷水箱清理、內冷水過濾器濾芯更換、冷卻器查漏清洗、內冷水泵解體檢修、機械密封更換、內冷水濾網改造等。檢修工作結束后,維修單位未按規定對發電機定子水回路進行反沖洗,未對內冷水流量進行測試,致使檢修過程中產生的雜質遺留在內冷水管道內。內冷水系統投運后,雜質隨水流到發電機定子線棒入口處,導致部分定子線棒堵塞。
《二十五項反措》第11.3.1.2條明確規定:應安裝定子內冷水反沖洗系統,定期對定子線棒進行反沖洗。反沖洗系統的所有鋼絲濾網應更換為激光打孔的不銹鋼板新型濾網,防止濾網破碎進入線圈。第11.3.1.3條規定:大修時,應對水內冷定子、轉子線棒分路做流量試驗。
通過調查分析得知,機組大修結束后,維修單位既未按《二十五項反措》要求進行內冷水系統反沖洗,也未按其要求進行線棒流量試驗,因而導致事件的發生。
2011-03-04,國內某210 MW機組在運行中,發電機內冷水含氫量3.3 %報警。運行人員通過便攜式測氫儀在內冷水箱頂部排氣門處檢測發現氫氣溢出。連續幾天觀察發現,水箱含氫濃度基本維持在3.2 %~3.9 %,發電機內冷水導電率和銅離子含量均超標,導電率基本維持在2.81 μs/cm(標準為≤1.5 μs/cm),銅離子在185~205 g/L(標準為≤30 g/L)。采用連續換水和更換樹脂等措施后,效果并不明顯,機組補氫量明顯增大,自3月7日起補氫量已增大到15 m3/d,遠高于發電機制造廠家8.5 m3/d的出廠規定值。根據以上現象,分析發電機機內冷卻水系統存在滲漏點,氫氣由此滲入,導致內冷水導電率升高,補氫量增大。
3月10日,機組停運內檢。在氣體置換結束,盤車停運后,該廠技術人員打開勵端出線罩人孔門,通風2 h后,進入出線罩內部對內冷水系統動壓進行查漏。在啟動內冷水系統瞬間,檢查人員發現有明顯水流呈線狀流出;出線罩內部發電機A相主引線引水管與1只U形絕緣引水管交叉接觸,該A相主引線引水管接觸部位外壁已磨薄,而U形引水管接觸部位已磨透,水即由此處流出。
查閱該電機制造廠家QFSN-210-2發電機的安裝說明書,發現其對絕緣引水管的施工工藝有嚴格規定:為了防止發生發電機引水管漏水現象,應盡量避免絕緣引水管與其他部件相碰或交叉;若確實無法避免,必須用玻璃絲帶綁扎固定,且中間須墊滌綸氈。
同樣,《二十五項反措》第11.3.2條也明確規定:為防止發電機漏水,應重點對絕緣引水管進行檢查,確保引水管外表無傷痕;嚴禁引水管交叉接觸,引水管之間或引水管與端罩之間應保持足夠的絕緣距離。
因此可以斷定,造成此次引水管漏氫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絕緣引水管施工過程中未嚴格執行安裝規定及《二十五項反措》,存在施工工藝差、安裝缺陷嚴重等問題。
分析上述2起發電機不安全事件,可以看出某些電力設備制造、安裝企業和電力生產企業存在安全管理薄弱、技術管理松懈、對《二十五項反措》執行不力的問題。這就要求電力生產部門認真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在安全組織、技術管理上制定切實可行的反事故措施,同時認真實施,防止事故再次發生。
《二十五項反措》是對電力系統發生的重大、特大事故的經驗教訓的總結,它從電力設備制造,電站設計、安裝、調試、生產等各方面明確提出防止事故發生的重點技術措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電力生產單位應長期組織各級管理人員、一線員工認真學習,增強防范事故能力,把重點要求貫徹、落實到位,避免特大、重大和頻發性事故的發生,從而促進電力安全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