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少華
(國家安全生產法規標準專家組,北京 100713)
《安全生產法》確立的生產經營單位安全保障制度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關于強化企業安全管理的組織保障,即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配置的法律規定。當前,一些企業之所以安全管理不到位,其重要原因是其安全生產管理缺乏組織保障,沒有依法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并沒有配備足夠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沒有專業、專職的安全生產管理隊伍,就會使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生產管理措施和日常、現場的安全管理落空,就會使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無法得到有效的貫徹實施。多年來,有些企業以減人提效、壓縮非生產人員為由,撤銷、合并了原有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有的干脆不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致使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混亂,發生生產安全事故。
企業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是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政府一般不做干預,法律、法規也極少直接作出規定。但是出于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公眾權益的保護,也有特例。為了解決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組織保障缺失的問題,早在2002年6月出臺的《安全生產法》第19條就曾對此做出了專門的、明確的法律規定。這是國家法律直接規定企業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的1個特例,足見其特別需要、特別重要。生產經營單位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應有必要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人員,即組織保障。這是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工作的重要環節。
新《安全生產法》不僅沒有取消相關原有的法律規定,反而進一步明確和完善了相關規定,這要引起企業的高度重視。新《安全生產法》對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組織保障及違法責任追究,作出了下列規定。
修改后的《安全生產法》關于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置的規定,是義務性、強制性的規定,不容企業自主選擇,企業應當不折不扣地執行。
(1)高危行業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新《安全生產法》第21條第1款規定,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道路運輸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這里所說的可以不設機構但需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情形,是指那些從事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道路運輸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活動規模極小、從業人員極少、不需要或者無法設置機構的單位和個人。
(2)非高危行業的生產經營單位,按照從業人員的數量,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新《安全生產法》對此區分2種情況分別作出了規定:
① 強制性規定應當配置機構或者專門人員的,即除礦山、建筑施工和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其從業人員超過100人以上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② 選擇性規定,即從業人員在100人以下的,可以不設專門機構,但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委托具有國家規定的相關專業技術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這里所謂“具有國家規定的相關專業技術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在立法時考慮的是為后來設定注冊安全工程師制度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據。
依照新《安全生產法》第24的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法定的安全資格條件:
(1)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
(2)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建筑施工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由有關主管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職。
由于種種原因,2002年6月出臺的《安全生產法》沒有規定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法定職責,客觀上存在著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職責不清的問題,不利于強化安全生產管理的組織保障。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擔負著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重任,必須明確他們的法定職責。為此,新《安全生產法》第22條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履行下列職責:
(1) 組織或者參與擬訂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 組織或者參與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
(3)督促落實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4)組織或者參與本單位應急救援演練;
(5)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及時排查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提出改進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
(6)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
(7)督促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整改措施。
為了保證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能夠依法履行職責、維護其切身權益,新《安全生產法》第23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恪盡職守,依法履行職責。生產經營單位作出涉及安全生產的經營決策,應當聽取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意見。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因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依法履行職責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任免,應當告知主管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為了保證關于企業安全生產機構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置及其職責等法律規定的有效實施,新《安全生產法》對相關違法行為設定了法律責任,實施法律制裁。
(1)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暫停或者撤銷其與安全生產有關的資格;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2)生產經營單位未按照規定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3)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暫停或者撤銷其與安全生產有關的資格;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